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3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377篇
林业   404篇
农学   565篇
基础科学   320篇
  428篇
综合类   3579篇
农作物   382篇
水产渔业   174篇
畜牧兽医   1848篇
园艺   713篇
植物保护   254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405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548篇
  2011年   537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51.
利用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烃源岩岩性主要为煤岩和暗色泥岩,不同层段烃源岩成量有所差异,烃源岩质量最好的层段为太2段,下石盒子组只有盒1段烃源岩达标,上石盒子组暗色泥岩基本为非烃源岩;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部分暗色泥岩烃源岩有机质娄型表现力Ⅱ型;大牛地气田上古毕界烃源岩成熟较高,基本处于成孰~过成熟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52.
通过对树根解剖法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基于全树龄的坡面土壤侵蚀调查方法。利用该方法,选择河北省涞源县、兴隆县两地作为典型调查点,对河北省环首都山地的坡面土壤侵蚀进行了调查,探讨了树龄分析法在不同地貌部位、不同岩性、不同树种条件下土壤侵蚀研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全树龄分析方法所取得的坡面水土流失数据与RUSLE模型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而且基于全树龄的树轮地貌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壤侵蚀情况的时空变化特征具有更强的指示性和分辨率,实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3.
基于野外实地考察、植物标本的采集与鉴定以及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该区维管植物共115科469属1323种,包括蕨类植物14科25属61种,裸子植物4科8属25种,被子植物97科436属1237种。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优势现象明显,≥20种的优势科共879种,占该区维管植物总种数的66.44%;小属和单种属成分比例较大,占该区维管植物总属数的95.31%,总种数的75.51%。科级水平上,热带科(30.43%)稍多于温带科(26.96%);属级水平上,温带科(72.49%)明显高于热带科(13.01%);种级水平上,中国特有种有545种,其中538种与周边省份所共有,体现了该区系明显的过渡性和交汇性。该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的分布有15个分布型和5个变型,温带地理成分占绝对优势,尤其以北温带分布为主。该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较多,被列入保护名录有37种;一些古老、孑遗植物在该保护区具有良好的原始类群分布。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特征,为以后了解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4.
本试验旨在探讨应用智能监控系统对荷斯坦泌乳牛发情揭发率和受胎率的改善情况。试验选用澳亚集团东营神州澳亚四场的2237头泌乳天数为40~200d的各胎次荷斯坦泌乳牛,随机分为2组,未佩带项圈的806头为对照组,另一组佩带有项圈的1431头为试验组。对照组依靠尾根涂蜡笔进行发情揭发,试验组依靠智能监控系统进行发情揭发,尾根涂蜡笔作为校正对比。另外,对照组和试验组饲喂相同的日粮,采用相同的预同期繁育方案,并且是相同的繁育人员。整个试验期持续6个月。结果表明,试验组发情揭发比例与配种比例都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全期的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10个百分点,P<0.05),配次为1、2~3次时的受胎率,试验组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情期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将近10个百分点,P<0.05);试验组全期的发情揭发率高于对照组(高3个百分点,P>0.05);试验组全期的21d怀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4个百分点,P<0.05)。因此得出,智能监控系统设备可以完全替代人工涂蜡笔进行发情揭发工作,并可提高合计配次受胎率、情期受胎率、发情揭发率和21d怀孕率,以及提高夜间的发情揭发率和受胎率,有助于改善繁育效益。  相似文献   
155.
根据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P72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锁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TaqMan探针,建立了基于P72基因的LNA-TaqMan探针的ASFV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LNA-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最低检测限为3.9拷贝/μL,且与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猪圆环病毒2型等多种病原不存在交叉反应;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6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OIE推荐的q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ASFV LNA-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为ASFV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56.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高粱根际微生物的研究成果,综述了高粱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影响因素、高粱根际微生物对高粱生长的影响、根际促生菌对高粱重金属携带能力的影响及土壤的生物修复等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成果分析了高粱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对植株生长、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意义及交互作用,并展望了今后高粱根际微生物方向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从多组学、功能性状和全球变化等多角度认识高粱根际微生物,为高粱的科学生产种植及利用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57.
调亏灌溉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对黑土区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而调亏灌溉方案的优劣取决于它的综合效果,难以直观评价。以2013年在黑龙江省红星农场进行的玉米调亏灌溉技术效应的试验研究为基础,选取了8个评价指标,采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其投影方向,根据投影函数值得到各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的贡献大小对不同调亏处理的各项指标进行排序。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调亏程度为田间持水量60%的处理为最佳调亏灌溉方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适宜调亏灌溉处理分别提高了2.11%和6.42%。研究结果可为黑土区玉米灌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8.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添加富利宝和谷氨酸对大约克×长白二元杂种猪肥育与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体重约51kg的"大×长"二元杂12头,随机分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对照组喂常规(对照)日粮,试验组日粮是在对照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1%富利宝和0.6%L-谷氨酸。试验期共62d,试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中选取1头体重相似的试验猪进行屠宰和肉品测定。结果表明:两组试验猪的肥育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猪背膘厚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反,对照组眼肌面积、肉色和系水力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猪眼肌的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总氨基酸和总鲜味氨基酸含量也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5.85%(P0.05)和6.87%(P0.05);此外,眼肌的肌内脂肪也由对照组的5.11±0.24%提高到8.86±0.52%(P0.05)。由此可见:日粮添加富利宝和谷氨酸虽然未能提高"大×长"二元杂种猪的肥育和屠宰性能,但可显著提高肌肉总氨基酸、总鲜味氨基酸和肌内脂肪的含量,从而改善其肉质。  相似文献   
159.
安徽省西甜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通过总结分析安徽省西甜瓜产业发展概况及特点,指出了目前安徽省西甜瓜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安徽黄瓜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0.
以夏枯草种子为试材,采用0.01~0.50mmol·L~(-1) SNP溶液对夏枯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了以上浓度对120mmol·L~(-1) NaCl模拟盐胁迫下夏枯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抑制了夏枯草种子萌发,不同浓度SNP溶液浸种对夏枯草种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0.10mmol·L~(-1) SNP处理比盐胁迫对照组夏枯草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提高68.06%和130.56%,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分别提高78.71%和325.93%,胚根长、胚芽长及根芽比分别提高165.63%、43.43%与74.49%,鲜重提高57.66%。综合评定表明,在不同的SNP浸种处理中,0.10mmol·L~(-1) SNP处理总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