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1篇
  11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宁夏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现状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泉  刘玉兰  闫鸣  王谦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0):163-164,180
从介绍宁夏气候概况及天气条件对旅游业的影响入手,深入分析了宁夏旅游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未来宁夏旅游气象服务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让服务人员更加了解宁夏旅游气象服务的现状,提高服务意识,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提高服务水平,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2.
本试验旨在研究天冬氨酸(ASP)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24头断奶仔猪,分为对照组、LPS组、LPS+0.5%ASP组(0.5%ASP)、LPS+1.0%ASP组(1.0%ASP)。结果表明:0.5%和1.0%ASP可缓解LPS刺激导致的日增重的降低(P<0.05);注射LPS 4 h后,0.5%或1.0%ASP可显著缓解LPS刺激导致的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数量的降低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升高,增加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HGB)浓度(P<0.05);注射LPS 24 h后,0.5%和1.0%ASP可显著缓解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嗜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升高和淋巴细胞比例的降低(P<0.05);0.5%或1.0%ASP可显著缓解LPS刺激引起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血糖的升高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降低(P<0.05)。结果显示,ASP缓解了LPS刺激所导致的生长抑制和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3.
为了研究割苗对吉林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玉米先玉335为材料,在玉米5叶1心时将玉米第一片叶以上的叶片全部割除,以同品种不割苗玉米作对照,对玉米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割苗后玉米生长发育各时期均延迟,全生育期延长;株高、茎粗、茎节数、穗位高、秃尖长、倒伏率均降低。测产结果表明:割苗玉米收获穗数显著增加,百粒重、穗长、穗粗、穗行数、穗粒重、含水量均增加,玉米平均增产12.84%。  相似文献   
34.
割苗和密度互作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割苗(割苗处理为A1,不割苗处理为A2)和密度(6.0万、7.0万、8.0万、9.0万、10.0万株/hm~2,分别用B1、B2、B3、B4、B5表示)互作对吉林省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高密度栽培条件下提高春玉米产量提供新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生育进程推后,生育期延长1~7 d,株高、穗位高增加;茎粗、叶绿素含量、单株叶面积、棒三叶叶面积均降低;穗部性状有变劣的趋势,除百粒质量外,割苗处理在B1、B2、B3条件下各性状差异总体上均不显著,且优于常规种植(A2B1)处理;产量、穗收获率总体上均呈降低趋势,籽粒含水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相同种植密度下,割苗使春玉米生育进程推后,生育期延长2~3 d;株高、穗位高、茎节数、单株叶面积、棒三叶叶面积、秃尖长(A1B5处理除外)降低;叶绿素含量、根数、茎粗、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质量、穗粒数、籽粒含水量均增加;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根冠比增加;穗收获率提高;产量极显著提高,其中,A1B1、A1B2、A1B3处理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A2B1处理增产13.81%、24.13%、21.85%,其他处理均低于A2B1处理。综上,在种植密度6.0万~8.0万株/hm~2条件下,适时割苗能增加春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35.
本文讨论了作物育种学课程改革的意义,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从提高任课教师的任课能力、完善教学内容及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改革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物育种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创新和实践,并且初见成效,加强了作物育种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6.
以3个野生稻品种(系)和常规稻品种吉粳301(CK)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野生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野生稻和常规粳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NaCl浓度≤0.3%时,盐胁迫对3个野生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没有影响,但促进吉粳301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NaCl浓度≥0.5%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3个野生稻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幼苗的根长、苗长、根冠比逐渐变小;NaCl浓度与3个野生稻种子发芽率有一定的负相关性;NaCl对野生稻幼苗根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苗的作用;不同野生稻品种对NaCl溶液的耐受能力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MY-3、延引红、HY-1。  相似文献   
37.
三种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比较了酯化葡配甘露聚糖(EGM)、水合铝硅酸盐(HSCAS)和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三种霉菌毒素吸附剂对饲喂霉变饲料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霉变饲料显著降低了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提高了料重比(F/G)(P<0.05);霉变饲料中添加0.1%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阻止了霉变饲料对生长性能的影响(P<0.05);0.05%EGM和0.2%水合铝硅酸盐均可提高ADFI和ADG,降低F/G.0.2%水合铝硅酸盐可显著降低白细胞数目且显著提高胸腺质量(P<0.05),其他两种吸附剂对免疫功能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8.
饲用酶制剂应用的影响因素及在猪日粮中应用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应用的一个引人瞩目的领域是饲用酶制剂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这使饲料工业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一般认为酶制剂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减少排泄物的污染以及可开辟新的饲料资源。Inborr(1989)揭示,在动物日粮中添加酶制剂的目的,是转化和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消化率,增加某一营养物质的生物学价值和减少动物排泄物造成的污染。从此,在单胃动物日粮中应用酶的研究大为加强。1 饲用酶制剂在畜禽日粮中应用的影响因素酶制剂的应用效果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只有充分了解这…  相似文献   
39.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影视制作、医学实习、建筑设计、军事训练、体育训练、娱乐游戏等许多领域,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更广泛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特征以及它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
以添加豆油方式提高日粮能量水平,研究其对肥育猪肌内脂肪(IMF)含量、肌内和皮下脂肪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36头杜长大母猪(平均体质量约40 kg)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能量水平(DE=12.82、14.24、15.66 MJ·kg-1,主要以添加豆油来提高日粮能量水平)的日粮.达到屠宰体质量(约90 kg)时每组屠宰5头,采取背最长肌和背部皮下脂肪,测定背最长肌IMF含量、肌内和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IMF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肌内和皮下脂肪的大部分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P<0.05),大部分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P<0.05);IMF中PUFA(包括C18:3n6、C20:0、C20.4n6、C22:5n3)和C24:1的含量与IM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肌内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的大部分脂肪酸呈显著正相关,而少数脂肪酸(包括C18:3n6、CLA-c9t11、C20:0、C20:4n6、C22:5n3和C24:1)在2个组织中没有显著相关性;总体上看,2组织中的SFA、MUF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PUFA呈显著负相关,PUF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以添加豆油的方式提高日粮能苘量水平可以在不降低IMF含量的前提下改善猪肉的脂肪酸组成,从而提高猪肉的营养价值而不降低肉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