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14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71.
鸡新城疫Ⅰ系苗穴位注射比常规免疫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鸡NDⅠ系苗穴位免疫与肌肉免疫的免疫效果进行了比较。将132只9~11日龄非免疫艾维茵肉鸡分成A、B、C、D四组。A组7只鸡,为空白对照,每只鸡注射生理盐水1.0mL;B组35只鸡,肌肉常量注射NDⅠ系疫苗,每只鸡1.0mL;C组45只鸡,莲花穴(位于鸡泄殖腔上方,尾端与泄殖腔间肌肉的正中处)常量注射NDⅠ系疫苗,每只鸡1.0mL;D组,45只鸡,莲花穴半量注射NDⅠ系疫苗,每只鸡0.5mL。免疫后1个月,采血测定各组试验鸡的NDHI抗体。结果,A组鸡的NDHI几何平均滴度为20.28,B组为36.25,C组为143.62,D组为62.24。试验证明,穴位免疫注射…  相似文献   
172.
某黄制肉种鸡场,于1991-1996年间,连续六年延绵不断发生禽霍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此期间,我们在诊断(冶)工作方面进行了大量摸索探讨,积累了些经济与教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3.
中子仪是目前广泛用于土壤水分动态监测的重要仪器.采用503DR型智能中子仪对科尔沁沙地坨甸相间地区的草甸地各试验点土壤水分进行测量,并用三点平滑原理对草甸地进行了分层标定.结果表明,在科尔沁沙地的草甸地区通过分层标定法中子仪可以得到精确的标定,是掌握草句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重要前提性工作.  相似文献   
174.
为了能更深入地研究和应用池塘养殖河蟹底层微孔曝气技术,通过定时、定距、分层采集试验河蟹池塘水质,测定其溶解氧,以此确定单个PVC盘状管能改善水中溶解氧的最大范围和效果,结果表明:PVC盘状增氧圈有较好的水体底部增氧作用,其范围为距增氧圈1~10 m,而作用深度为水下1 m。河蟹池塘底PVC盘间适宜间距为15~20 m,增氧开机时间最好为4:00—6:00,持续开机2 h,14:00—16:00开动增氧机有利于水体降温和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175.
"核桃是重要的木本油料和用材树种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甘肃陇南市康县共有核桃树600多万株,其中结果树280多万株,平均单株产量只有1.5kg左右。除病虫害、气候等其它因素影响外,核桃树修剪技术不能全面的得到应用,亦是造成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示范性实践中我们通过加强对核桃树各个时期的修剪,有效解决了大树产低质差的问题,同时经过对幼树实施整形修剪,使其提早挂果增加产量,取得了显著成效。加之它投资小、见效快,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基于此,根据甘肃陇南市康县核桃生长情况和当地雨量多(807mm),湿度大,日照时间较短(1715.7h日照率39%)等实际情况,结合多年来的实践操作经验,提出如下修剪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6.
为分析鳜鱼(Siniperca chuatsi)生肌调节因子基因(mrf4)的特征,阐明其在鳜鱼不同组织以及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规律,用反转录PCR法扩增鳜鱼mrf4 的cDNA序列,并将其连入克隆载体,进行测序、分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rf4基因在不同组织及胚胎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的鳜鱼mrf4 cDNA全长为726 bp,编码的蛋白质含241个氨基酸,具有生肌调节因子的典型的碱性螺旋–环–螺旋结构;mrf4在成体鳜鱼白肌、红肌、心脏、脑以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中均有表达,在红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P<0.05);在胚胎发育阶段的原肠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mrf4的表达量呈递增趋势,而在胚胎发育的心搏期、血液循环期、仔鱼期,mrf4的表达量呈递减趋势,肌肉效应期mrf4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胚胎发育的其他阶段的mrf4表达量(P<0.05)。  相似文献   
177.
(一)前言中国考古学史最早提到的稻作遗迹,是1921年瑞典考古学者安特生博士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从事发掘调查发现的。可是当时人们注目于从那里出土的以彩陶为主体的仰韶文化的精华,质朴的稻作问题未引起学者的注意。半个世纪后的1976年,从杭州湾南岸的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炭化米、稻壳、稻茎、稻叶等遗物堆积层,才引起研究者对中国先史时代稻作农辨的急切关心。当然这期间不是全然没有稻作遗址发现。  相似文献   
178.
许昌从荷译引进小尾寒羊64只发现消瘦、贫血、下颌水肿的有27只,致死亡率为51.85%,经尸检,实验室诊为感染捻转血矛线虫所致。经用左旋咪唑(8mg/kg)和丙硫苯咪唑(15mg/kg)相隔10天治疗两次即愈。以后每年2、9月各驱虫一次,该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79.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概述 猪圆环病毒是由Tischer(1974)首次从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中分离出来,并在1982年证实了该病原来源于当初制备PK-15细胞的猪肾细胞,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将其命名为圆环病毒(PCV)。该病毒长期持续感染PK-15细胞却不表现细胞病变(CPE),用其人工感染试验猪,均未引起任何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故认为PCV仅是一种能感染猪却不会致其发病的常规病毒。但是,到了1991年Clark报道,在加拿大的猪群中发生一种被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新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之后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丹麦、荷兰、北爱尔兰、墨西哥、日本等国纷纷报道了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0.
随着猪疫苗种类和免疫次数的急剧增加,以及猪品种和应激因素等变化.近些年因注射疫苗而发生的过敏反应明显增多.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过敏性休克,常因猝死而造成较大损失。猪注射疫苗的过敏反应率一般为1%~2%.但不同种类和批次的疫苗,不同猪群或窝次,其发生率差别可能很大,如过敏性反应属休克型.其致死率可达30%~70%。不同种类的疫苗(含菌苗),如全病原体苗、基因缺失苗、基因工程苗、组织苗、细胞苗或油乳剂、铝胶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