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20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21.
ZEB1在细胞增殖分化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关于ZEB1在鸡胸肌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功能及其与miRNA互作的研究极少。为探索miRNA如何通过靶向ZEB1参与调节鸡胸肌细胞增殖分化,实验检测了ZEB1在55周龄和20周龄鸡胸肌组织中的表达,使用Target Scan及miRDB在线软件预测鸡ZEB1基因的靶向miRNA,构建ZEB1野生型、突变型双荧光报告载体,并在DF1细胞中验证了ZEB1的靶向miRNA,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说明miR-200a通过特异性结合ZEB1 3'非编码区种子序列直接靶向并抑制ZEB1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由于miR-200a在55周龄鸡胸肌表达下调,对ZEB1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ZEB1在55周龄固始鸡胸肌组织表达较20周龄显著升高(P0.01)。本研究首次在鸡上证明miR-200a是ZEB1的靶向miRNA,且miR-200a可能通过靶向ZEB1参与调节鸡胸肌细胞的增殖分化,为深入理解miRNAs在家禽及其他鸟类中的分子调节机制提供了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122.
猪MYNN基因可变剪接体的克隆及表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克隆猪MYNN基因的可变剪接体,并预测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各转录本的时空表达特性。本研究以马身猪为试验动物,采用RT-PCR技术对猪MYNN基因全长CDS区进行克隆,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在心、肝、脾、肺、肾、小脑、小肠、胰、胃、肌肉和脂肪组织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MYNN基因的表达谱进行研究,并在胃和肌肉组织中进行发育性表达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克隆出猪MYNN基因的两个转录本MYNN-1(GenBank登录号:KY470829)和MYNN-2(GenBank登录号:KY670835)。MYNN-1的CDS区全长1 830bp,编码609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属于碱性可溶性稳定蛋白质;MYNN-2的CDS区全长1 746bp,编码581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属于碱性可溶性不稳定蛋白质;与MYNN-1相比,MYNN-2少了84bp,缺失第6外显子,且通过功能结构域预测发现,MYNN-2比MYNN-1少一个C2H2类型的锌指蛋白结构域;同源性及进化树分析发现,猪MYNN基因的两个转录本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北极熊、山羊、马、家犬等物种的同源性较高,遗传距离较近,说明MYNN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十分保守。MYNN-1和MYNN-2在马身猪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各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显著(P0.05);在马身猪胃、小肠和胰中高表达,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低。在各组织(除肾)中MYNN-1的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MYNN-2(P0.05;P0.01),说明MYNN-1为主要亚型;随着日龄的增加,MYNN-1和MYNN-2在胃中的表达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背最长肌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本试验成功克隆了猪MYNN基因的两个可变剪接体,并推测MYNN在猪的消化吸收以及骨骼肌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其作用的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3.
古丈地处湖南西北部、武陵山脉中段,全县辖4个镇、8个乡,140个行政村,人口14.1万人,耕地7800hm2(11.7万亩)、其中稻田面积5667hm2."路无三里直,地无一亩平"的古丈,80%的耕地都是倚丘傍山,地块小、不规则、坡度大且零落分散.  相似文献   
124.
基于模型和WebGIS数字农作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系统用户需求及现有农作模型特点,研究GIS技术与农作模型集成的机制与方法,提出了"XML技术+自定义地图引擎"的技术思路,设计了合理的系统体系结构.运用软构件技术,基于B/S(Browser/Server) 的分布式网络技术,以WebGIS为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了基于模型和WebGIS的数字农作支持系统(MGDFSS) .该系统实现了基本地图操作、农作空间信息管理、作物生态区划、种植制度设计、栽培方案设计、生长模拟预测、管理策略分析、生长监测与调控、精准农作处方、生产力分析、专家咨询以及系统维护等综合功能.该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可显著提升农作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表达与信息化管理,促进数字农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5.
本文研究了闭锁育种群的近交对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选育初期,近交的各阶段体重有一定负*效应,随世代增加负效应减弱。断奶前绝对生长在选育*初期受近交不良影响较大;断奶后绝对生长,各世代均*未因近交加深而减弱,随世代进展呈现良好效应。相对*生长,各世代不同近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选育后期随*近交加深呈增大趋势。近交对6月龄体重、体长、胸围*的影响很小,各世代不同近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随世*代增加,对腱围则产生良好影响。适度近交对闭锁育种*群猪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6.
山西瘦肉型猪新品系肉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活重达90kg时的36头猪,其中24头SD-1系继代选育4世代猪和12头双杂交猪,LLW×DSD,[父本为长白猪(L)×大白猪(LW)的杂种1代(LLW),母本为杜洛克(D)×SD-1系猪(SD)的杂种1代(DSD)]肉质特性的研究表明SD-1系猪及其杂种猪肉质良好。杂交及肥育后期限制日粮能量水平在提高胴体瘦肉率的同时可导致肉质一定程度的下降。相关分析表明,各肉质性状间的相关均较低,但肉质与胴体瘦肉率有较密切的联系,表现出随胴体瘦肉率提高而有肉质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7.
总结渭源县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优选适种区、选种高产品种,合理施肥、分期管理、对症防治病虫等,供同类区在高产栽培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28.
为建立一种具有时空适应性、适用于稻麦轮作生产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运用系统分析原理和数学建模技术,构建了具有较强机理性和预测性的稻麦轮作生长模拟模型,并进一步结合气象生成模型与策略分析评价模型,以C#.net为编程语言,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软件技术,建立了综合性的稻麦轮作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具有农田信息管理、专家咨询、动态模拟、方案评估、因苗预测和系统维护等功能,实现了模拟预测、决策支持和人机交互技术的有机耦合.系统的建立为稻麦轮作生产管理和策略制定提供了定量化的辅助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129.
为阐明播期、播量及施氮量对冬小麦生长与光谱指标的影响规律,本研究通过开展连续两年不同播期、播量及施氮量的冬小麦田间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三因素及其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关键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leafarea index,LAI)和归一化红边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red edge,NDRE)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三因素对冬小麦冠层NDRE时序曲线的影响。另一方面建立了不同产量水平下冬小麦冠层NDRE适宜时序曲线,以便于实时监测不同产量水平下冬小麦长势动态。结果表明,冬小麦冠层NDRE与LAI随关键生育期的变化相似,且三因素对关键生育时期2个指标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2018—2019年冬小麦产量、不同生育时期LAI和冠层NDRE均随播期推迟而下降;2019—2020年除灌浆期外,晚播冬小麦产量、LAI及冠层NDRE峰值最大。2年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LAI、冠层NDRE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不同播量间无明显差异。三因素中播期、施氮量对冬小麦冠层NDRE时序曲线有显著影响。冬小麦冠层NDRE时序曲线随施氮量增加被纵向拉长;曲线下降部分随播期推迟向左平移,同时2018—201...  相似文献   
130.
4个早熟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新杂交种金穗2035、FC-254、禾农试302分别比对照酒单2号增产18.8%、18.5%和16.5%,生育期比对照稍长,但丰产性、抗病性及其它综合性状较好,适合渭源高寒阴湿区种植,可进一步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