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34篇
基础科学   21篇
  92篇
综合类   213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01.
江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对江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变趋势做出适当判断,对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具体对策,笔者在研究江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输入能值和产出能值的基础上,构建各种能值的结构指标,对江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率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购买能值投入率较高,有机能投入过多,工业辅助能值投入太少,系统处于自我维持的生产状态,具有较强的传统性和较高的保守性;净能值出产率较低,系统处于劳力密集型,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不高的粗放型阶段;环境负载率较大,且处于增长趋势,表明系统在能值利用技术上不断提高,同时面临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系统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为0.176~0.225,远小于1,系统是典型的消费型生态系统,产出的能值是消耗较多的资源获得。江西省农业系统应优化能值投入和产出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加大科技成份的投入,注重系统的协调性和整体性以及生态经营的合理性,把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向现代科学技术型、高度集约型和高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102.
钼酸铵法测定水稻过氧化氢酶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钼酸铵法测定植物CAT活性,具有准确、方便、高效的特点.以内两优6号、秀水09的剑叶为材料,通过与紫外吸收法准确度和精确度的比较,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结果均值接近,没有显著性差异.紫外吸收法的变异系数分别是0.78%和0.58%,钼酸铵法的变异系数分别是0.35%和0.42%.  相似文献   
103.
氮磷钾肥配施对黄河滩区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黄河滩区紫花苜蓿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饲草产量,与未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饲草产量增幅为8.62%~30.92%,氮、磷、钾肥配施效果显著优于单施;配施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粗脂肪、磷等的含量,且氮、磷、钾肥配施效果显著优于单施;能显著降低紫花苜蓿无氮浸出物含量.  相似文献   
104.
在河南省黄河滩区种植莜麦(Avena nuda)的地段上播前基施硒肥,研究硒肥(Na2SeO3·5H2O)用量在570~1143 g·hm-2时,对莜麦生产特点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探索提高莜麦生产水平的新途径,进一步丰富河南优质饲草资源。结果表明:对莜麦生产适宜的硒肥基施量为765~954 g·hm-2,基施硒肥能使莜麦的鲜干比平均降低6.69%(P<0.05),茎叶比平均提高10.01%(P<0.05),分蘖数平均提高12.50%(P<0.05),扬花期干草产量平均提高8.22%(P<0.05);另外,硒肥还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千粒重,但不能提高莜麦果实产量。 因此,合理基施硒肥是提高莜麦生产水平的可行而有效的手段,为莜麦在滩区的优质高产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05.
益生菌是指一类活的、摄入足够量就能够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饲料工业领域。随着市场上商品化益生菌的不断出现,如何评价一个菌株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益生菌的评价主要从安全性和有效性入手,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又包括体内和体外的评价。很多企业在开发益生菌产品时很少对菌株做出全面的安全性评价,而且各国研究者采用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有效性评价,同样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针对目前益生菌评价存在的问题,亟需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方法,对益生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科学地评价。作者从益生菌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及功效方面出发,着重论述了益生菌的溶血性、毒力因子、抗生素抗性和产有毒代谢产物的体外安全性评价方法,耐酸、耐胆盐、耐人工胃肠液、胃肠黏膜黏附性和抑菌活性的体外有效性评价方法,及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期望为建立完善的益生菌评价技术体系和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对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2种牧草在单播和混播(分别占单播量30%和70%)的情况下的生长动态进行分析,探讨2种牧草在不同播种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和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单播或混播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的生长均呈"S"型动态模式,可以用回归方程来表示,生长最快在4月15日到5月15日的抽穗扬花期和现蕾开花期;(2)成熟期混播牧草的生物量为1137.45gDM/m~2,比无芒雀麦单播提高了11.16%(P0.05),比苜蓿单播下降了2.83%(P0.05)。研究结果提示,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混播和各自的单播相比,有利于无芒雀麦的生长和牧草生产,而对苜蓿的牧草生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7.
施用锌肥和硼肥对玉米穗粒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究微量元素锌和硼对玉米果穗的影响,以豫单60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施用锌肥和硼肥(对照,CK)、施用锌肥、施用硼肥、同时施用锌肥和硼肥4种处理,调查了玉米穗粒性状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锌肥和硼肥,秃尖减少,行粒数增加,产量显著提高;施用锌肥籽粒长度增加,粒厚、百粒体积和百粒重降低,由于穗粒数提高,单穗产量增加;施用硼肥籽粒长度、百粒重、百粒体积和单穗产量均增加。与CK相比,单施锌肥、硼肥及锌肥和硼肥配施均能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施用锌肥籽粒脂肪含量显著提高,施用硼肥籽粒脂肪含量降低;各施肥处理淀粉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施用锌肥或硼肥以及锌肥和硼肥配施显著提高了籽粒锌和硼的含量。本研究结果为锌肥和硼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与发病规律,并对发病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经过2006-2008年为期3年在硒钴缺乏的河南省郑州市黄河滩区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地上基施硒钴配合肥料,研究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改善苜蓿生长环境和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硒钴配合基施均能够显著提高现蕾到开花期苜蓿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能力(P<0.05),提高苜蓿单位叶面积生产干物质的速率,有利于苜蓿的花前青干草生产;在4种硒钴配施肥中,以硒量570 g/hm2、钴量762 g/hm2配施效果最显著,2年内牧草平均增产8.0%(P<0.05),种子的千粒重提高了12.5%(P<0.01),耕作层地下生物量提高了4.6%。  相似文献   
110.
2009年,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延续着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下跌趋势,谷物、大豆、食用油、棉花价格明显低于 2008年水平;食糖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一季度,除棉花和食用油价格上涨之外,其他多数农产品价格仍有所下跌。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停滞且失业率高企;二是主要农产品供求偏紧的格局有所缓解;三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下跌,美元汇率处于近两年较高水平。展望后市,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向好,加之原油价格走高, 将推动农产品价格止跌回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