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1篇
  免费   702篇
  国内免费   1324篇
林业   1284篇
农学   1638篇
基础科学   1022篇
  1767篇
综合类   4372篇
农作物   854篇
水产渔业   536篇
畜牧兽医   1649篇
园艺   560篇
植物保护   765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498篇
  2021年   553篇
  2020年   539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519篇
  2016年   454篇
  2015年   613篇
  2014年   569篇
  2013年   809篇
  2012年   982篇
  2011年   941篇
  2010年   914篇
  2009年   798篇
  2008年   731篇
  2007年   664篇
  2006年   626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曹健  李果  曹亮 《中国饲料》2021,(3):64-67
为研究复合双歧杆菌制剂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杜寒杂交肉羊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5.0%、10%的复合双歧杆菌制剂,预试验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3.5%、9.3%(P<0.05),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10.3%、9.4%(P<0.05),试验2、3、4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均高于1组(P>0.05);(2)试验2、3、4组的干物质、钙、磷、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较1组比分别提高17.2%、15.3%、12.5%、9.1%(P<0.05);(3)试验3、4组血清中的总蛋白(TP)含量较1组比分别提高16.0%、12.9%(P<0.05),试验2、3、4组血清中的白蛋白(ALB)含量均高于1组(P>0.05),试验2、3、4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含量均低于1组(P>0.05),试验3、4组血清中尿素氮(BUN)含量较1组比分别降低15.4%、13.8%(P<0.05)。综上,不同水平的复合双歧杆菌制剂可以提高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且对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以5.0%添加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2.
为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对高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BHBA)活化NF-κB炎性通路的影响,体外培养奶牛肝细胞,添加不同浓度(0.0,1.2,2.4,4.8 mmol/L)的BHBA,并转染过表达MFN2的腺病毒,运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检测NF-κB炎性通路关键分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随着BHBA浓度的增加,IKBα和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以及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MFN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过表达MFN2后,显著抑制了高BHBA诱导的IKBα和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及IL-1β、IL-6、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结果表明,在奶牛肝细胞中过表达MFN2可以显著抑制高BHBA活化的NF-κB炎性通路。  相似文献   
143.
VP1蛋白是口蹄疫病毒(FMDV)的主要结构蛋白,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以及激发保护性免疫应答。为探究VP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筛选出其最佳体外表达系统,使用Visual Gene Developer、CodonW、GraphPad Prism等软件,对VP1基因进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同时将VP1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与大肠杆菌、毕赤酵母、昆虫杆状病毒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作了比较。结果显示,VP1基因的CAI为0.21,ENC为55.43,GC3S为65.26%,表明该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较弱并且密码子偏好以G/C碱基结尾。结合VP1基因与各表达系统密码子使用频率比值,发现其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频率比值差异最小且CAI最大,因此推断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FMDV VP1基因最适体外表达系统。本研究为FMDV亚单位疫苗研制等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4.
为探究雏鸭重组禽流感(H5+H7)三价灭活苗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确定最佳首免日龄,将试验分为A组(种鸭免疫H5N1 Re-11+Re-12株、H7N9 H7-Re-2株、H5N2疫苗)和B组(种鸭免疫H5N2 rSD57株+rFJ56株、H7N9 rGD76株疫苗);选其孵化后的雏鸭各300羽,分别于1、7、14、21、28日龄时采血,每组随机采集100份样品,通过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禽流感母源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两组各亚型母源抗体在1日龄时平均滴度均达最高水平( 7.27log2),且离散程度低( 0.22)。两组雏鸭的禽流感母源抗体阳性率均随日龄增长而逐渐下降,7日龄时,平均滴度在4.26log2以上,群体抗体阳性率在76%以上,其中B组阳性率略高于A组;14日龄时,平均滴度都下降到2.55log2以下,群体抗体阳性率下降到25%以下;21日龄时,平均滴度均在0.43log2以下,群体抗体阳性率下降至1%以下。结果表明,高抗体水平种鸭能够使后代雏鸭具有较高水平的禽流感母源抗体,但母源抗体保护时间较短,重组禽流感(H5+H7)三价灭活苗的最佳首免时间为7~14日龄。本研究为鸭禽流感疫苗免疫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比例发酵构树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体重为(7.4±1.1)kg的健康断奶仔猪216头,随机分为Ⅰ(对照)、Ⅱ、Ⅲ、Ⅳ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仔猪。其中,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饲喂3%发酵构树饲料+97%基础饲粮;Ⅲ组饲喂6%发酵构树饲料+94%基础饲粮;Ⅳ组饲喂9%发酵构树饲料+91%基础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25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Ⅲ、Ⅳ组断奶仔猪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无显著差异(P>0.05)。2)与Ⅰ组相比,Ⅱ、Ⅲ、Ⅳ组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钙(Ca)和磷(P)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3)Ⅲ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较Ⅰ、Ⅱ、Ⅳ组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间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不同比例发酵构树饲料可以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未对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产生不利影响,其中6%的替代比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6.
不同饲养条件对蝇蛆生长发育及蛹虫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亮  何俊 《经济动物学报》2021,25(4):256-263
在不同饲养条件下饲养蝇蛆,从而建立蝇蛆养殖的最优环境组合量化标准.选择培养基基料中不同奶粉添加量、培养基湿度及饲养密度3个主要因素,每因素设4个水平,进行交叉组合试验,共有6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观测每个组合条件下饲养蝇蛆的蛆重、蛆长、蛹重、蛹长等指标,以评价这些因素对蝇蛆生长发育及蛹虫繁殖性能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奶粉添加量、培养基湿度及饲养密度对家蝇生长发育及繁殖性状等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奶粉添加量为6 g、培养基含水量为65%~80%、饲养密度为每瓶60~90条时最有利于家蝇生长发育及蛹虫的繁殖.此外,三因素之间对生长性状蛆重和蛆长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但在化蛹率指标中表现为任意两因素的交互作用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三因素交互却不显著(P>0.05);繁殖性状蛹重和化蛹率指标的三因素互作效应显著(P<0.05),而对家蝇蛹长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结果 显示,家蝇幼虫的饲养条件以30 g发酵麦麸+3g红糖的基础培养基中,添加奶粉量为6 g,培养基湿度为80%,饲养密度为60~ 90条/瓶时,生长性状中蛆重、蛆长、化蛹率和繁殖性状中蛹重、蛹长等指标均较为理想;而培养基湿度为50%时,羽化率最高,且随着培养基湿度的增大,羽化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7.
148.
对1株分离自西藏那曲地区养殖场有出血性症状牦牛的致病性菌进行分子鉴定及药敏分析,为西藏地区牦牛出血性疾病提供治疗依据。通过对病死牦牛肺脏、肝脏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获得疑似菌株,对所得疑似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与哥伦比亚血平板试验筛选出疑似致病菌株,再对疑似致病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试验、16S rDNA通用引物检测及测序、同源性比对,后经药敏试验得到该疑似致病菌株的敏感药物,最后通过动物回归试验验证其敏感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病死牦牛肺脏、肝脏分离纯化获得6株疑似菌株,经形态学观察试验、哥伦比亚血平板试验筛选出1株具有溶血性的革兰氏阳性球菌S-4。经生理生化鉴定试验、16S rDNA测序、同源性比对,鉴定S-4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S-4菌株对恩诺沙星、新霉素、多黏菌素B、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敏感,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中介敏感,对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氨苄耐受;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菌株具有致病性,且恩诺沙星、新霉素、卡那霉素3种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多黏菌素B、环丙沙星治疗效果差。本试验获得1株具有致病性的牦牛源表皮葡萄球菌,该致病菌在养殖过程中可使用恩诺沙星、新霉素、卡那霉素3种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9.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颁发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评估管理办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42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无非洲猪瘟区标准>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管理技术规范>的通知》(农办牧[2019]86号)等文件,随即启动了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0.
A pioneering boat-based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2019, to gather baselin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presence, composition, relative abundan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eep-diving and off-shore cetaceans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A total of 27 sigh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8 cetacean species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 13-day survey, including 5 deep-diving species (i.e. Risso's dolphin [Grampus griseus], short-finned pilot whale [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 sperm whale [Physeter macrocephalus], Cuvier's beaked whale [Ziphius cavirostris], and an unidentified beaked whale [either the ginkgo-toothed beaked whale, Mesoplodon ginkgodens, or Deraniyagala's beaked whale, Mesoplodon hotaula]), as well as 3 off-shore dolphins (i.e. pantropical spotted dolphin [Stenella attenuate], striped dolphin [Stenella coeruleoalba], and Fraser's dolphin [Lagenodelphis hosei]). With the exception of pantropical spotted dolphins, all other species were sighted and recorded at sea in the northern SC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pantropical spotted dolphin was the most frequently sighted species, comprising 30% of the total sightings. Deep-diving cetaceans were mainly sighted in the northern Xisha Archipelago, whereas off-shore dolphins were distributed across the survey area. The pantropical spotted dolphin was observed in aggregations of more than 100 individuals and nearly all encountered species included calves;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 survey area functions as an important feeding and calving ground for various cetacean species. This pioneering survey provides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cetacean fauna in the northern SCS and highlights the need to strengthen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 efforts concerning these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