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科学   23篇
  9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1.
我国花生气力输送技术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力输送在输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应用范围广、涉及学科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气力输送技术的应用和特点入手,分析该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可知气力输送相对其他机械式输送方式具有设备结构简单、输送方向任意可调等优点,但也存在动力消耗大、输送物料尺寸受限等缺点,总体来看可适用于输送花生。同时,通过对不同类型气力输送装置的分析,结合花生自身生物与物理特性,系统梳理影响花生气力输送的主要因素,包括花生外形、容积密度、滑动摩擦角、休止角等花生自身生物物理特性,针对花生气力输送过程中荚果损伤率高的问题,归纳分析花生荚果和果仁的破壳和破碎挤压力学特性,同时还总结分析气流速度对花生气力输送的影响。最后,详细阐述和分析气力输送技术在花生播种、收获及产后加工等关键生产环节的应用现状,为气力输送技术在花生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自行研发的5H-1.5A型花生换向通风干燥机作业性能,该文介绍了研发设备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及烘干箱体、导风组件、换向通风机构、余热回收装置等关键部件,并开展了整机作业性能试验研究,对比了空载工况下有无导风组件时,介质空气穿过承料板后的风场分布特性,测得有导风组件时承料板上方10 cm处风速均在0.68~0.73 m/s范围内,水平方向介质空气通风均匀性显著提高。测试了双入风口并行通风干燥10 h和单入风口换向通风干燥38 h过程中床层物料温度变化及干燥终止含水率分布情况:0~10 h,底层物料温度快速升高,上层物料温度上升缓慢,物料层温差先快速增大后逐渐缩小;10 h后,上、中、下物料层温度呈类波浪式升落,波动幅度逐渐减小,物料层温度逐渐逼近设定干燥温度;干燥终止时,左、右2个干燥半区最大含水率差值分别为1.42%、1.74%,为左、右干燥区含水率总降幅的4.1%、5.1%,干燥均匀性良好。测试并评估了余热回收装置对整机加热贡献率、热效率、能耗成本等的影响:余热回收装置在换向通风阶段对干燥系统的加热贡献率约为61%,系统热效率提高至80%以上,批次干燥能耗成本降低48.7%。与传统固定床干燥设备相比,可节省能耗成本约64.7%,干燥不均匀度降低约82.6%。研究结果可为设备的改进熟化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3.
通过调查鉴定,共鉴定出33种出口花生仓储昆虫,隶属2个纲6目22科。其中,害虫29种,天敌4种。其中鞘翅目昆虫和鳞翅目昆虫构成该群落的主体。天敌数量较小。  相似文献   
24.
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发生设备及其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等离子体活化水(Plasma-Activated Water,PAW)具有广谱杀菌特性,可有效杀灭生鲜食品上的微生物,抑制其腐败变质。该研究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生原理设计了一套PAW发生设备,主要部件包括介质阻挡放电结构、通风散热通道、活化水流动通道、高压交流电源等。其中,介质阻挡放电结构采用圆柱形高压放电电极与平板形低压放电电极上下均匀间隙组配,不锈钢导流板与流动水膜一体化设计低压电极;圆柱形高压放电电极的散热采用双向逆流、内外散热通风双通道;高压交流电源的功率电路采用交流-直流-交流电路结构实现介质阻挡放电能量供给,控制电路可实现频率、电压、电流等参数监测与调控。将鲜切马铃薯片模拟感染大肠杆菌,并进行PAW杀菌保鲜试验,以验证所研制设备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600 mL/min、电极空气间隙10 mm、物料与活化水质量比1∶20、电源电压137.4 V、杀菌时间4.72 min条件下,PAW对染菌马铃薯片的大肠杆菌杀菌率达(98.65±0.59)%,经过24 d 贮藏后,不清洗组、蒸馏水清洗组和PAW清洗组染菌马铃薯片硬度分别为(3.01±0.84)、(3.54±0.81)、(4.70±0.48)N,色差值分别为22.08±1.05、13.21±1.43、7.35±0.82,相对电导率分别为(28.00±6.43)%、(26.72±2.07)%、(17.19±2.2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6.850±0.120)%、(5.430±0.006)%、(3.080±0.006)%,腐烂率分别为(87.04±1.63)%、(76.32±1.60)%、(52.09±1.41)%,PAW清洗组染菌马铃薯片品质优于不清洗组、蒸馏水清洗组,PAW杀菌保鲜效果良好。该研究可为等离体子活化水杀菌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固定床花生换向通风干燥作业特性,为已研发的箱式换向通风干燥设备提供合适的花生干燥通风参数,以花生与空气间的传热传质为基础,建立干燥状态偏微分方程组,并以此为基础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干燥过程进行数学模拟,分析左右干燥室同时从下向上通风干燥时长、换向干燥阶段换向时间、单位体积通风量对干燥行为的影响,并采用均匀设计和综合加权评分法确定最优通风干燥参数。结果表明:从下向上通风阶段,热量主要用于花生加热和表层水分快速蒸发,下、中、上层物料干燥升温速度差明显,易形成较大水分梯度;换向通风干燥阶段,物料温度呈类波浪状波动,有效控制整床物料干燥均匀性。缩短从下向上通风时间,有助于降低耗能和水分差,但对干燥耗时和生产率影响较小;换向时间的改变对耗时、生产率、耗能、水分差影响较小;单位体积通风量的增加有助于干燥耗时、水分差的降低及生产率的提高,但耗能亦将快速增加。均匀设计和综合加权评分表明,含水率>25%阶段通风量1 394 m~3/(m~3h),含水率15%~25%阶段通风量838 m~3/(m~3h),含水率0.98,模拟仿真可准确描述干燥过程物料温度和含水率变化。为花生换向通风干燥设备改进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随着油田生产形势日趋严峻,基层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基层单位是油田发展的一级关键组织机构,管理决定着基层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了油田的发展前景。所以,针对我队实际情况,在基层实施了《三维动态管理模式》,使每个班组逐步形成个个争当"红旗班组",人人争当"十佳职工"的良好氛围。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实施,为广大职工提升个人素质、施展才华提供机会,也为生产的持续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定基础。  相似文献   
27.
随着老油田的不断开发,现场使用的抽油机工况愈加恶劣,大量闲置的抽油机停放在野外,往往因被不法之徒偷盗损坏而无法利用,修理单位因为技术资金种种原因修理质量和数量上都无法保证实际的生产需要。我们通过对我队136台抽油机实施目标成本双向分解法,使抽油机管理更加规范、科学。  相似文献   
28.
为从源头上解决花生霉菌污染问题,对三种不同剥壳模式下的花生籽仁进行霉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籽仁中霉菌数量与剥壳模式有关,通过改变现有剥壳模式来解决霉菌污染问题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9.
网链式花生地残膜回收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针对现有花生地残膜回收设备存在的漏膜、回膜、缠膜等问题,设计一种网链式花生地残膜回收机,主要工作部件包括挖掘铲、升运网链、碎土辊、双作用激振装置、集膜装置等,可一次性完成挖掘起膜、输膜、清土和集膜作业.根据升运网链的结构特性,建立其残膜支撑度与土壤通过性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计算验证了网链结构用于残膜输送的优势;设计了可自由浮动的碎土辊,并对其工作压力进行力学分析,得出其结构参数;运用ADAMS软件对双作用激振装置进行仿真,确定其结构尺寸与振动幅度为25mm;开发了升运角可调的二级升运网链,在完成残膜输送的同时可使黏性土块沿网链滚落,对二级升运网链的有效分离长度和升运角调节范围进行了设计;为实现高效卸膜,设计了液压驱动的集膜装置,并对液压缸参数进行了计算校核.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具前行速度1.0m/s、挖掘深度100mm、一级升运网链线速度2.0m/s、二级升运网链线速度2.2m/s、双作用激振装置频率10Hz时,收膜率为91.5%,含土率为17.2%,能够满足花生地残膜回收需求.研究方法与结果可为相关装备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为了完善鸡腿菇热风干燥工艺,提高鸡腿菇热风干燥产品品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5复因子试验,研究漂烫方式和漂烫时间对鸡腿菇干燥产品复水比和色差的影响,在最佳漂烫预处理工艺下研究鸡腿菇热风干燥特性。结果表明,鸡腿菇通过100℃水蒸气漂烫15 s后进行热风干燥,可使干燥产品有最大复水比和最小色差,Logarithmic模型对干燥过程的拟合程度最高,有最大R~2(0.997 0),最小χ~2(0.000 359 8)、RMSE(0.015 87),在热风温度为55℃、热风风速为1.35 m/s、切片厚度为4 mm的干燥工艺下,模型方程为MR=0.969 1e~(-0.039 3t)+0.026 6。计算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鸡腿菇热风干燥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5.19×10~(-10) m~2/s。研究结果可为鸡腿菇热风干燥工艺条件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