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8篇
  15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机制。通过测定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呼吸代谢途径和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影响,探讨冬凌草甲素的抑菌机制。试验结果显示,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5μg/mL和50μg/mL;冬凌草甲素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培养液的电导率升高,β-D-半乳糖苷酶活性增大,核酸外泄量也增加,2 MIC药物组处理6 h后的电导率比空白组升高了18%(P0.01),处理12 h后的β-D-半乳糖苷酶活性比空白组增大了124%(P0.01),胞外核酸大分子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冬凌草甲素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9h,菌体可溶性蛋白质总量比对照组减少了约50%(P0.01);冬凌草甲素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酶活性,其中对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抑制率为53.22%(P0.01),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抑制率为33.96%(P0.01)。试验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抑制菌体内的蛋白质合成、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发挥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72.
闫鹏  刘岐  石磊 《畜禽业》2008,(4):40-42
实验研究了卵丘细胞与卵母细胞通过间隙连接通道对绵羊卵母细胞核成熟的影响。采用抽吸法从2~6mm的卵巢上收集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将部分COCs脱去全部卵丘细胞,成为机械裸卵(DOs)后,分4种方式培养,即卵丘细胞包裹的卵母细胞(CEOs)的单独培养、DOs与COCs共培养(DOs(COCs))、DOs与卵丘颗粒细胞共培养的(DOs(CCs)),以及DOs单独培养,培养26h,用0.2%地衣红对绵羊卵母细胞进行染色检查。各组卵母细胞到达减数分裂2期的比率分别是79.6%、5.6%、9.9%和46.4%,4组间都有显著差异统计核成熟率(P<0.05)。表明卵丘细胞及间隙连接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核成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从资料看,我国已经进行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但是相关研究数量少、程度低,尤其是高层次成果少,多是笼统地研究农业高质量发展。这些文章基本来源于期刊和日报,几乎没有相关学位论文。可见,我国对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还不全面且不够深入系统。  相似文献   
74.
<正>河北省水稻种植面积10万hm~2左右,其中滨海稻区6.67万hm~2左右,其余分布在邯郸、石家庄、保定、沧州、承德、张家口等市沿河、沿淀、洼地等区域。滨海稻区涵盖唐、秦二市六县区(唐山曹妃甸区、丰南区、滦南县、乐亭县,秦皇岛市抚宁县、昌黎县),其中唐山市5.33万hm~2左右,秦皇岛市1.33万hm~2左右。水源主要来自滦河中下游的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陡河水库、桃林口水库。种植品种主要是160~175 d左右常规粳稻品种。1曹妃甸  相似文献   
75.
保护地土壤N2O排放通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保护地土壤N2O排放通量特征,于2009年8~12月,在河北辛集不施氮(N0)、当地习惯施氮(N900)及减量施氮(N675)处理下的秋冬季番茄保护地土壤上使用静态箱采集、气相色谱仪检测的方法测定了土壤N2O排放通量。得到以下研究结果:灌溉施肥后,各处理N2O平均排放通量与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灌溉施肥后7 d内是施氮处理土壤N2O主要排放期,其排放量占当季总排放量的55.9%~59.8%;高峰值一般出现在第3~5 d,此时的土壤含水量对硝化、反硝化作用都较适宜。8~10月份由于温度较高,N2O排放通量明显高于较冷的11~12月。8~10月份施氮是影响保护地土壤N2O排放的主导因素,减少施氮量显著降低了N2O排放量;之后温度是主导因素,此时N2O排放量受追施氮量的影响较小。经估算,保护地秋冬季番茄不同施氮处理N2O总排放量的大小顺序为:N900(N 5.304 kg/hm2)N675(N 3.616 kg/hm2) N0(N 0.563 kg/hm2),差异显著,减量施氮比习惯施氮处理降低了31.8%的N2O排放量;N675和N900处理的N2O排放系数分别为0.45和0.53。  相似文献   
76.
为了填补鄂伦春自治旗玉米极早熟品种稀少,适合各乡镇不同积温的极早熟品种,帮助农户更快利用上适合本地不同积温的玉米新品种,特组织极早熟品种进行适应性、抗逆性、高产性的优良品种进行筛选试验,从而解决鄂伦春旗对玉米极早熟品种奇缺的状况,增加广大农户对玉米新品种选择应用到更加适合各自生态型品种,增加他们的农作物产量,扩大玉米栽培面积,尽而在农作物结构调整中起到推动作用,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中发挥技术指导员的作用,贴近服务发挥专长,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用种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利用好试验筛选出更好的优良新品种,以解决鄂伦春旗玉米种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7.
河北中南部平原棉薯套作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河北中南部平原棉花单作生产模式因光温资源利用效率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同时考虑本地区水资源严重超采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实际问题,对目前正在试验研究和小面积示范的棉薯套作漫灌、棉薯套作滴灌、马铃薯-玉米复种3种新型种植模式开展了综合评价。以传统的小麦-玉米复种和棉花单作为对照,利用试验获得的数据,采用AHP法,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对5种种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棉薯套作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棉薯套作滴灌模式,经济效益表现最好,生态效益仅次于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但是,社会效益在5种模式中却是最低的,指标值仅为0.068;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表现最好,而经济效益指标值仅达到棉薯套作模式的35.4%。就综合效益而言,3种节水高效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均高于棉花单作和小麦-玉米复种模式,棉薯套作滴灌模式综合效益最高,比棉花单作模式综合效益指标值提高了1倍,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次之。在适当提高棉薯套作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工投入后,棉薯套作滴灌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对新疆阿克苏地区长富2号苹果果实不同采收期的品质进行研究,为当地以鲜食销售为主的果实合理采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整体呈升高的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早采时的13.43%上升至晚采时的15.18%,增加了1.75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由92.4mg/g上升至103.4 mg/g,增加了11.90%;糖酸比由15.74上升至26.96,增加了71.28%。硬度和有机酸含量逐渐降低,硬度由22.53 kg/cm~2降至11.67 kg/cm~2,下降了48.20%;有机酸含量由5.58 mg/g降至3.73 mg/g,下降了33.15%。色差值L~*、b~*整体呈下降的趋势,a~*值呈升高的趋势;L~*值由24.03下降至21.29,b~*值由20.59下降至17.71,a~*值由21.52上升至27.14;表现为果皮颜色逐渐变红,但果皮光洁度逐渐降低。糖心率逐渐升高,变化范围由87.5%上升至100%,上升幅度为14.3%。果实在11月2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达到最大值,11月2—9日,各项生理指标趋于稳定,但硬...  相似文献   
79.
植物在不同时间对氮素营养的需求迥异,为掌握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氮素分布特征和营养需求规律,以7 年生“赤霞珠”为研究对象,每株施氮255.10 g(15N- 硫酸铵10 g+ 普通硫酸铵245.10 g)。利用15N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施氮后35、70、105、140 和160 d 采集土壤和酿酒葡萄根、茎(茎分为主干、一级分枝、二级分枝)、叶、果,对其15N 丰度和全氮量进行测定分析。计算不同时间各器官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分配率、氮肥利用率、残留率以及损失率。结果表明:根、主干、一级分枝、二级分枝、叶和果的干物质量均在施氮后70 ~ 105 d 明显增加,施氮后105 d 的干物质量较施氮后70d 分别增加了95.19%、4.23%、6.51%、58.58%、30.00% 和219.84%。在施氮后70 ~ 105 d,根、主干、一级分枝、二级分枝、叶和果的Ndff 值明显上升,施氮后105 d 的Ndff 值较施氮后70 d 分别增加了6.38、5.89、5.87、7.25、4.34 和7.01 个百分点。根的15N 分配率在施氮后35 d 高于其他施氮时期,为1.46%。主干、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的15N 分配率均在施氮后160 d 高于其他施氮时期。根、主干、一级分枝、二级分枝、叶和果的15N 分配率在施氮后70 ~ 105 d 均明显增加,施氮后105 d 的15N 分配率较施氮后70 d 分别增加了5.26、0.52、0.24、2.55、3.70 和3.21 个百分点。综上所述,酿酒葡萄在施氮后70 ~ 105 d 为氮素吸收峰值期,在此期间应注重氮肥的施入。整个施氮时期酿酒葡萄的氮肥利用率为38.97%,氮肥残留率为17.77%,氮肥损失率为43.25%。  相似文献   
80.
森林航空消防具有响应速度快、机动能力强、受地形限制小等优势,可有效解决当前森林防火灭火"到不了、上不去"困境。回顾了森林航空消防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家应急管理改革后森林航空消防的运行管理模式,分析了森林航空消防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新时期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建设发展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