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4篇
  9篇
综合类   154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吕志伟  王瑾  张文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95-19996
[目的]对地衣芽孢杆菌LCB-8进行紫外诱变,以提高其产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能力。[方法]利用紫外线进行诱变,并对诱变株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活力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当紫外诱变的时间为30 s时,菌落的致死率达72.4%,因此紫外线照射诱变最佳时间为30 s。经初筛和复筛,得到2株较好的诱变株。其中,DY-97的淀粉酶活提高150%,蛋白酶活提高78%,纤维素酶活提高17%;DY-34的纤维素酶活提高31%,淀粉酶活提高46%,蛋白酶活提高64%。[结论]通过诱变筛选得到的DY-97可用于含蛋白质和淀粉较多的饲料发酵,而DY-34可用于含纤维素较多的饲料发酵。  相似文献   
42.
将含钾矿物(包括黑云母、白云母和正长石)研磨成粒径分别为251~840、151~250、74~150及74μm的颗粒,采用10mmol/L酒石酸和10mmol/L草酸连续振荡浸提的方法,研究粒径对含钾矿物钾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粒径为251~840μm颗粒相比,粒径为151~250、74~150及74μm的黑云母经过酒石酸和草酸浸提后的钾素释放量分别增加-9%、34%、129%和-21%、20%、152%;白云母经过酒石酸和草酸浸提后的钾素释放量分别增加246%、495%、566%和288%、511%、610%;正长石经过酒石酸和草酸浸提后的钾素释放量分别增加32%、167%、417%和182%、675%、1 687%。白云母和正长石中钾素的释放量随粒径的减小显著增加,黑云母则随粒径的减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3.
苦郎树扦插育苗及其苗木对木麻黄化感作用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BT1、IBA、NAA诱导苦郎树[Clerodendrum inerme(L.)Gaertn]扦插生根,对苦郎树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扦插育苗和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凋落物浸提液对苦郎树扦插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表现出高浓度降低苦郎树扦插成活率的趋势,ABT1适中浓度的400 mg/L处理对苦郎树扦插苗生根数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郎树扦插苗主根根长没有显著影响。木麻黄凋落物浸提液对扦插苗基径、株高的生长没有显著的影响,对苦郎树扦插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没有显著影响。表明苦郎树是适宜在木麻黄海防林中生长的树种。  相似文献   
44.
武汉市郊早稻氮磷钾肥效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利用"3414"试验设计了早稻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为8.0%~42.6%,增产量最大的是N2P2K3处理。氮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最高增产量达1326kg/hm2,增加纯收益达1325.5元/hm2,其次是钾肥和磷肥。通过拟合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早稻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95、80、220kg/hm2,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53、61、55kg/hm2。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苹果新品种‘蜜脆’在伊犁河谷的生长表现及适应性,为伊犁河谷苹果品种合理规划布局及栽培管理奠定基础.[方法]引进苹果新品种‘蜜脆’进行区域栽培试验,调查其物候期、植物学性状、结果习性及苗木抗寒性,测定果实经济性状.[结果]‘蜜脆’苹果在伊犁表现为生长势中等,叶片肥厚,卵圆形,不平展,花瓣白色,椭圆形,果实圆锥形,果形指数0.81,平均单果重257.9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7;,酸度0.56;,果肉硬度8.06 kg/cm2,平均冻害指数为0.18,抗冻表现较为突出,抗低温能力高于长富二号,具有较强的抗寒性.[结论]‘蜜脆’苹果引入伊犁河谷以来苗木能适应该地气候环境,具有品质佳、外观着色好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中晚熟苹果品种.  相似文献   
46.
采用振荡提取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小分子有机酸和阳离子对含钾矿物(黑云母、白云母和正长石)中钾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分子有机酸和阳离子均可显著提高黑云母、白云母、正长石中钾素的释放量。与对照处理(去离子水)相比,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NH4Ac溶液、CaCl2溶液、NaCl溶液、HCl溶液从黑云母中提取的K+量分别增加188.2%、151.6%、149.6%和24.6%、32.6%、3.5%、169.8%;不同溶液从白云母中提取的K+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11.0%、202.8%、199.4%和81.6%、38.3%、21.7%、169.1%;不同溶液从正长石中提取的K+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19.0%、206.6%、216.0%和144.1%、27.5%、60.4%、210.9%。同种浸提剂,不同矿物的释钾素量显著不同,表现为白云母>黑云母>正长石,含钾矿物释钾素量随着溶液浓度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47.
文章运用经济学博弈论分析方法,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监管问题,分别在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及上市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建立博弈模型并进行均衡策略的分析求解,得出相应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结果。从理论上解释了各博弈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动机及其相互影响的过程与机理,指出了监管制度安排的重要意义。最后从法律法规、内外部监管及激励机制的设计等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监管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增温对不同作物秸秆在土壤中分解速率的影响。  【方法】  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进行两个生长季的田间填埋试验,观测增温和对照处理下玉米、红薯、大豆秸秆在夏熟作物生长季的分解率以及冬小麦、大蒜、油菜秸秆在秋熟作物生长季的分解率,并以秸秆初始碳含量、氮含量、碳氮比、木质素含量模拟不同处理下不同作物秸秆的分解速率系数。利用模型模拟得到的分解速率系数k值进一步模拟增温和对照处理下不同作物在填埋后不同天数的剩余秸秆质量,将剩余秸秆质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进行回归分析以评估模型模拟效果。  【结果】  增温对玉米、红薯、冬小麦秸秆初期分解率具有显著(P < 0.05)促进作用,而对这3种作物秸秆在其他时间段的分解率无显著影响。增温对油菜秸秆在整个生长季的分解率具有显著(P = 0.029)促进作用。增温对大豆、大蒜秸秆在整个生长季的分解率无显著(P > 0.05)影响。增温对6种作物秸秆分解速率系数均无显著(P > 0.05)影响,而不同作物秸秆分解速率系数之间存在显著(P < 0.05)差异。无论是对照还是增温条件下大蒜秸秆分解速率系数均最高,而大豆秸秆分解速率系数最低,大蒜秸秆分解速率系数超过大豆秸秆2倍。以不同作物秸秆碳含量(C)、氮含量(N)、碳氮比(C/N)、木质素含量(L)为因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可得不同处理下不同作物秸秆分解速率系数的模拟方程 (k = ?1.073C+7.315N+0.223C/N?0.004L+33.900),该方程可模拟92.1% (R2 = 0.921, P < 0.001)的秸秆分解速率变异,描述模拟值和观测值之间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斜率非常接近1∶1线。利用模拟得到的秸秆分解速率系数k值对本研究填埋试验中观测的不同填埋天数后的剩余秸秆质量进行验证分析,可见增温和对照处理下不同作物剩余秸秆质量模拟值和观测值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R2 = 0.922,P < 0.001),表明该模拟方程可有效模拟秸秆分解动态。  【结论】  增温比对照显著增加了玉米、红薯和冬小麦秸秆在分解初期的分解率,并增加了油菜秸秆在整个生长季的分解率,但对大豆、大蒜秸秆在整个生长季的分解率没有显著影响。作物秸秆的分解速率系数可用秸秆碳氮含量、木质素含量以及碳氮比进行模拟,用分解速率系数的模拟方程可有效估算对照和增温处理下不同作物秸秆在填埋后不同天数的剩余秸秆质量。  相似文献   
49.
为进一步探究树上干杏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引物技术,通过PCR扩增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树上干杏等9个杏品种(类型)的18对SSR多态性引物进行鉴定,获得DNA指纹图谱,从DNA水平鉴定伊犁树上干杏品种与其他杏品种(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对各杏品种(类型)间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杏1(树上干杏1号)和杏2(树上干杏2号)2个品种差异较大,杏4(树上干杏4号)与杏1(树上干杏1号)为同一类。与杏1(树上干杏1号)亲缘关系由近及远依次为巩留野杏、珍珠油杏、第四师61团古杏,其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为0.673~0.808。杏3(树上干杏3号)与杏2(树上干杏2号)为同一类,与李光杏亲缘关系较近,其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为0.654~0.846。霍城野杏与树上干杏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明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对草坪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影响,为生物质在草坪土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坪土壤为研究对象,以不施用生物质碳为对照,设8、20、40和200 kg/m2共4个生物质炭用量处理,对照和4个处理分别标记为BC0、BC8、BC20、BC40和BC200。播种5个月后采集0~30 cm土壤,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水溶性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及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群结构,分析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对草坪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群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BC0相比,施用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下同),BC40和BC200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显著增加,BC200处理的水溶性碳显著增加,而土壤微生物量碳无显著变化(P>0.05)。BC20处理的土壤平均光密度(AWCD)值较对照BC0提高12.4%,BC200处理的AWCD值则较对照降低51.3%。BC20处理增加了生物群落结构AWCD值,利用胺类物质微生物活性显著提高;BC200处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对利用多聚物类物质微生物的负面影响最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可解释变异的86.06%,主要为代谢吐温40、吐温80、L-丝氨酸、D-半乳糖酸内脂、D,L-α-磷酸甘油和4-羟基苯甲酸等六种碳源物质引起的,能有效区分适量(BC8、BC20、BC40)和过量(BC200)施用生物质炭含量处理的草坪土壤。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与i-赤藓糖醇的光密度值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和水溶性碳含量与L-精氨酸、L-丝氨酸等多种碳源的光密度值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结论】适量施用生物质炭可提高草坪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施用生物质炭的草坪土壤利用L-精氨酸、L-天门冬酰胺的能力较强,但对利用L-苏氨酸、i-赤藓糖醇、D-木糖和2-羟基苯甲酸等碳源基质的利用能力较弱。建议在种植草坪草时,生物质炭的施用量控制在20 kg/m2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