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曹娅  王彦平  王思 《河南农业》2013,(18):39-40
食品营养学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食品类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从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的内容、知识更新、实验环节和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以采用DE型氧化沟工艺的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在选用聚合硫酸铁实施化学除磷的基础上,对DE型氧化沟处理污染物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影响DE型氧化沟对BOD5、COD的去除效果,平均水温为15.9℃的3、4月份去除率分别为91.8%和86.6%;而平均水温上升到21.5℃的5、6月份BOD5、COD的去除率上升至96.5%和90.0%。由于聚合硫酸铁的作用,SS去除不受温度的限制,达到92.0%的良好去除效果。DE型氧化沟对TN、NH3-N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均值分别为19.65和4.91 mg/L。DE型氧化沟对TP的去除效果不佳,在添加聚合硫酸铁实施化学除磷的情况下,出水TP均值也仅为1.2 mg/L。  相似文献   
53.
呼伦湖湿地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呼伦湖湿地与气候变化相互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几年在全球气候暖干化趋势的驱动下,有关呼伦湖湿地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从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及当前退化现状、湿地水文科学研究成果及与气候变化相互关系的内在机制角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1990-2011年以来开展呼伦湖湿地生态系统研究成果;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呼伦湖湿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进一步综述了其研究成果;最后,在现有试验数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继续开展呼伦湖湿地生态系统与气象水文因子关系等3方面的研究目标进行了简述,以期为湿地的监测、预测和气候变化评估等气象业务,湿地的保护、恢复重建、开发利用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和可操作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4.
为研究采食特性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89头鲁育大约克和82头鲁育杜洛克饲养于种猪生产性能自动测定系统,实时检测试验猪的采食信息和生长性能.结果表明,采食量越多,鲁育杜洛克和大约克猪的日增质量、4月龄体质量越大,试验时间、料重比、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越小,采食量正向调控猪的生长性能.采食量极显著影响鲁育杜洛克和大...  相似文献   
55.
内蒙古东北部马铃薯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内蒙古东北部地区1975~2005年马铃薯产量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马铃薯产量与生育期各气象要素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为:5~8月降水量>5~6月10cm平均地温>5~8月平均气温>7~8月气温日较差>5~8月水热综合配合(降水量与气温比值)>5~8月日照时数,所对应的关联序为0.7191>0.7190>0.7180>0.7025>0.6603>0.6597;并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多元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马铃薯产量的预测模型,经检验模型精度较高,可提前一个月对该地区马铃薯产量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56.
呼伦贝尔市土壤水分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利用基本代表呼伦贝尔市土壤类型的3个农牧业气象观测站1988-2007年的气象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年降水量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趋势,年变化率为8.275~10.347 mm/a,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不明显;0-50 cm土壤水分含量以3.816 2~0.723 6 mm/a速度逐年剧减,农区、林区达极显著水平,土壤干旱化程度加重;土壤水分含量与4-10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年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效应主要集中体现在夏秋季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7.
目前,对于精子线粒体膜电位(MMP)的检测分析,通常采用JC-1单独染色,这种染色方法可以准确地区分高、低MMP精子,但不能明确区分精子的存活状态。本研究采用JC-1与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2种荧光染料联合染色的方法,对6种不同保存条件下的猪精子进行染色,分别使用流式细胞仪与荧光显微镜2种检测手段对猪精子MMP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死亡精子头部呈红色,高MMP精子尾部呈橙红色,低MMP精子尾部为绿色。2种检测手段的结果比较显示,荧光显微镜能够有效地区分出高、低MMP死精子,但对于活精子MMP的高低检测效果不甚理想。相反,流式细胞仪则能够有效地区分活精子MMP的高低,但对于死精子MMP高低的检测仍较困难。因此,对于猪精子线粒体MMP的检测,采用JC-1与PI双染的方法,用流式细胞仪与荧光显微镜进行联合检测,能比较全面的反映出精子线粒体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58.
气候适宜度在内蒙古东北部马铃薯发育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内蒙古东北部马铃薯发育期预报模型,通过采用内蒙古东北部地区16个气象站,2003—2012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土壤水分资料和马铃薯生育期观测资料和相关农业气象指标,计算了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的温度适宜度、日照适宜度和水分适宜度,进而研究了内蒙古东北部不同区域的马铃薯气候适宜度,建立了基于气候适宜度的马铃薯发育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大兴安岭以东,大兴安岭以西及大兴安岭山地3个气候小区域的模拟值与实际值的平均误差在2天以内,各发育期误差的平均值也在2天以内;预报检验结果表明,各区域各发育阶段预报误差的平均值,除大兴安岭山地的预报误差为3.4天外,其他区域的预报误差都在1.0天以下。预报模型效果较好,可用于该地区进行马铃薯发育期预报。  相似文献   
59.
防疫期间对猪场环境采取控制措施后的细菌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掌握和评价防疫期间猪场环境控制的各项安全措施对猪群安全的重要作用及潜在问题,本研究针对各项常规环节进行了全面的细菌监测,探索了细菌消长规律,并依其探讨了各项措施的安全效果和改进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防疫期间确定的消毒措施可以较为有效地防止病原入侵,但空气中细菌数目回升较快,且猪舍内部中间部位洁净程度明显低于两端;而饮水器、食槽等主要器具的消毒效果不确定,可能是猪群内部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并据此提出在特殊时期应设计有针对性的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60.
日粮纤维水平对猪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日粮不同纤维水平和品种对猪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4月龄猪,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试验。4种试验日粮按等能等氮设计,日粮Ⅰ、Ⅱ、Ⅲ、Ⅳ粗纤维水平分别为3%、6%、9%和12%(干物质基础),4个品种分别为莱芜猪(100%)、大莱猪(50%)、大大莱猪(25%)、大约克猪(0%)。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纤维在较低的范围内(3%~6%)粗蛋白质(CP)消化率随粗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赖氨酸、蛋氨酸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CP在粗纤维含量6%时,消化率最高达到86.90%。不同品种猪对干物质、Ca、P的消化率影响极显著(P<0.01),但莱芜猪和大约克猪对干物质、CP消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莱芜猪对NDF的消化率为51.44%,大约克猪为43.51%,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随猪血统中莱芜猪血比例的降低而显著降低,NDF在小肠中已得到有效的分解,本试验结果证实莱芜黑猪具有耐粗饲的特性。不同品种猪对必需氨基酸(EAA)的表观消化率除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外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