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用不同质量浓度(0、6、8、10、12、14mg/L)的5-对氯苯基-2-间甲基苯甲酰胺基-1,3,4-噻二唑对小麦进行浸种和苗期水培处理,研究了其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对氯苯基-2-间甲基苯甲酰胺基-1,3,4-噻二唑处理后小麦种子发芽势(第3天)、发芽率(第7天)比对照显著增加,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组幼苗根长、芽长、根系活力以及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第7天)也显著增加。说明该药物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其中以10mg/L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过量摄入能够造成人体缺氧中毒;诱发组织器官产生癌变和畸变。基于NO2-氧化I-生成I2与淀粉显色的原理,样品采用GB/T5009.33中的处理方法,探讨I2~淀粉显色法测定的最优条件,对两者的测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样品测定数据接近,数据准确性和回收率方面相差较小,I2~淀粉显色法试验操作简单,药品廉价易得,适宜于基层试验室低含量亚硝酸盐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通过2-氨基-5-[1-(2,4-二氯苯氧)乙基]-1,3,4-噻二唑与芳酰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了12个新的芳酰基硫脲,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它们的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试验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其中化合物2 c、2 j具有较好的生长素活性,其促进率分别为26.6%与26.9%,但不及对照β-吲哚乙酸。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几种不同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并研究抗坏血酸对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络合物在55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光度,线性方程为Y=0.002 8+0.027 97X,R2=0.999 18。油菜、西葫芦亚硝酸盐含量较高,胡萝卜较低;抗坏血酸在酸性、40℃环境下,与亚硝酸盐反应10 min,清除作用最明显,抗坏血酸浓度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同浓度(6、8、10、12、14 mg·L-1)的N-[5-(2-氯苯基)-l,3,4-噻二唑-2-基]-N'-[2-(2-甲基苯氧)乙酰基]脲(TAU)分别对野生和栽培大豆进行浸种和苗期水培处理,考察了TAU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AU处理后,野生和栽培大豆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对氨基苯磺酸-盐酸萘乙二胺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陈皮提取液以及橘子汁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研究不同条件下提取的陈皮提取液、橘子汁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结果表明,提取陈皮的最优化条件是用65%的乙醇在60℃水浴下提取1 h;获得的陈皮提取液在反应温度60℃、pH值为2时,反应时间20 min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大;而橘子汁在反应温度20℃、pH值为1.9时反应时间10 min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