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4篇
  13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选用 4种低毒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2 5 %使百克 1 0 0 0倍液、 80 %大生—M 80 0倍液对葡萄灰霉病防治效果最好 ,3 2 5 %丰收纯 80 0倍液次之 ,其它供试药剂防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2.
黄瓜是一种呼吸非跃变型果宾,12℃下,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包装可以有效抑制黄瓜采后失水、黄衰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包装环境内的气体(O2,CO2)组成和湿度对黄瓜保绿具有同等效果;而对黄瓜可溶性蛋白的影响则以湿度更为重要。结果表明:薄膜包装对黄瓜采后保鲜的因子是包装环境内具有的高湿和适当的低O2、高CO2气体组成。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调查猪场及周边环境中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对消毒剂和抗生素耐药情况,分析消毒剂抗性与抗菌药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广东省某猪场采集130份样品,包括养殖场各阶段猪的粪便、猪场周边环境(猪舍空气、池塘水、周边土壤样品)以及猪场人员的粪便样品.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4种消毒剂和10种抗菌药的MIC值,PCR法检测qac E、qac E△1、qac F、qac G、emr E、sug E(c)、sug E(p)、mdf A和ydg E/ydg F消毒剂抗性基因.【结果和结论】130份样品中共分离到97株大肠埃希菌,分离率达74.6%.受试菌株对4种消毒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不同来源的菌株对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氯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都表现出较高的抗性水平,而对双胍类消毒剂三氯生和氯己定则较为敏感.87.6%(85/97)的大肠埃希菌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68%~88%的菌株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多西环素、萘啶酸、头孢噻肟和氟苯尼考等抗菌药表现出耐药.消毒剂抗性基因的检出率不高(2.1%~20.6%),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为qac E△1.大肠埃希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的抗药性与抗菌药耐药性呈正相关,消毒剂抗性基因与一些特定的抗生素耐药表型也存在一定关联.在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萘啶酸、环丙沙星、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和黏菌素耐药菌株中,消毒剂抗性基因检出率分别高于其敏感菌株的检测率.抗生素-消毒剂联合耐药给周边环境带来了风险,因此养殖场消毒剂和抗生素应规范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4.
105.
鱼类体表覆盖着一层由表皮黏液细胞分泌的黏液,表皮黏液作为鱼体与外界水环境之间的物理及免疫屏障,其组成成分和分泌量受到表皮黏液细胞的分布、数量、发育阶段及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随着国内外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关于鱼类表皮黏液相关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文章对鱼类表皮黏液的组成成分、功能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鱼类体表黏液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为探讨中国北方地区宽幅精播麦田的节水灌溉模式,2010-2011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采用宽幅精播和常规种植两种种植模式,每种种植模式设3种灌溉处理,研究了宽幅精播和灌溉对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相关主要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宽幅精播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增产的原因在于显著增加了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数,且以灌拔节水和抽穗水条件下增产潜力最大。常规播种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但籽粒蛋白质产量仍以宽幅精播最高。宽幅精播灌两水处理提高了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综合考虑冬小麦产量和品质,以宽幅精播条件下于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溉60mm为宜。该研究可为中国北方冬小麦的节水灌溉及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7.
热平衡式茎流计在测定植物蒸腾耗水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平衡式茎流计是用于测量植物蒸腾耗水速率的仪器,该茎流计以其精确、方便、无损和数字化等优点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比较深入的研究。旨在对近年来热平衡式茎流计在国内测定植物蒸腾耗水中的运用和发展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讨论,为以后科学地运用和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热平衡茎流计的工作原理,归纳了植物液流速率日、生长季的变化规律,总结了植物蒸腾速率的影响因素,对热平衡式茎流计的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提出了热平衡式茎流计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注意的问题和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08.
为了研究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对冬小麦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采用2种种植模式(宽幅精播种植和常规种植),每种种植模式设3种灌溉处理(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各灌溉40 mm,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溉60 mm和拔节期一次灌溉120 mm),进行了灌溉频次和宽幅精播对冬小麦生育后期茎秆主要物理性状参数、机械强度、抗倒伏指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溉总量一定情况下,抽穗期、灌浆期和蜡熟期的冬小麦重心高度随着灌溉频次的增加而降低,3次灌溉对冬小麦茎秆倒数第二节间外径影响最大;1次和2次灌溉下常规种植倒数第二节间机械强度均显著大于宽幅精播,而3次灌溉下的抗倒伏指数均大于1次和2次灌溉;冬小麦茎秆机械强度和鲜质量呈显著相关,抗倒伏指数和重心高度呈显著负相关;无论何种种植模式均为2次灌溉下的产量最高,相对于常规种植模式,在减少灌溉频次的情况下,宽幅精播种植模式可以通过提高穗数发挥增产潜力.研究表明,统筹考虑冬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和籽粒产量,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溉60 mm和宽幅精播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探索不同种植模式对秸秆覆盖的麦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宽幅精播和常规种植2种种植模式,每种种植模式设0和0.6 kg/m2 2种秸秆覆盖方式,以研究种植模式和玉米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阶段耗水量、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覆盖虽然显著减少了冬小麦耗水量,但是也显著降低了冬小麦穗数和千粒质量,从而显著降低了冬小麦产量.玉米秸秆覆盖条件下,宽幅精播种植模式通过显著增加穗数而对产量损失起补偿作用,且宽幅精播种植模式的耗水量显著低于常规种植模式,故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种植模式.在山东地区,为了提高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宽幅精播种植与玉米秸秆覆盖相结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节水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0.
秸秆覆盖条件下宽幅精播冬小麦茎秆抗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秸秆覆盖和宽幅精播对冬小麦茎秆抗倒伏的影响,采用宽幅精播和常规种植,设置秸秆覆盖和不覆盖2种覆盖方式,研究了宽幅精播和秸秆覆盖对冬小麦茎秆主要物理性状参数、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60mm的情况下,冬小麦生育后期茎秆抗倒伏特性与株高、重心高度和倒数第二节间壁厚有较强的相关性。无秸秆覆盖条件下,宽幅精播冬小麦抗倒伏指数和常规种植没有显著差异,而在秸秆覆盖条件下宽幅精播冬小麦抗倒伏指数则显著提高。秸秆覆盖显著降低冬小麦产量,但宽幅精播种植模式能够通过增加穗数弥补秸秆覆盖造成的产量损失。秸秆覆盖和宽幅精播相结合有利于改善冬小麦的抗倒性能,但显著降低冬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