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9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6篇
  15篇
综合类   226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01.
细菌降解农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降解农药的细菌种类、工程菌的构建、农药降解的机理、降解特性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细菌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细菌降解农药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一些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02.
为比较3种来自雁荡山产业基地的铁皮石斛茎多糖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免疫功效,为其精准利用提供参考,本文对雁斛1号石斛茎多糖(DOP1)、雁斛3号石斛茎多糖(DOP2)和圣兰8号石斛茎多糖(DOP3)进行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苯酚硫酸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和红外光谱法(FT-IR)对其单糖组成、总糖含量、分子量、单糖连接方式进行比较,并探究了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多糖均含有3个不同组分,且均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4种单糖组成,但其单糖比例不同。红外光谱是以β构型为主的吡喃杂多糖。3种多糖均对RAW 264.7巨噬细胞有一定的增殖作用,但DOP3多糖的效果最好(P<0.000 1),且1 600μg·mL-1 DOP3能显著促进RAW 264.7细胞NO的释放(P<0.05)。3种多糖的理化性质和免疫功效存在明显差异,而DOP3的免疫调节活性优于其他两种石斛多糖,其原因可能是由3种多糖的结构、组成等差异导致的。  相似文献   
503.
现有的“重城轻乡”的环保法律制度和行政监管体制,导致农村环境问题得不到由上自下的重视,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环境污染的分散性、随机性和不易监测性的特点,决定了单靠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很难治理,必须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才能真正建设美丽乡村。农村社区参与农村环境法制建设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04.
为了探究枇杷花的美白功效及其功能因子,以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枇杷花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物质的醇提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静态吸附-解析和动态吸附-洗脱实验分别确定D101大孔树脂纯化工艺中吸附-解析平衡时间和最佳纯化工艺;对纯化物进行HPLC-MS分析,初步鉴定出主要化合物。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在料液比(m∶V)1∶20、50℃和50%乙醇体积分数条件下,进行重复3次,每次1 h,提取枇杷干花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物质,粗提物得率为30.01%;D101树脂对粗提物的最佳吸附平衡时间为4.5 h,解析平衡时间为3.5 h;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浓度40 mg·mL-1,上样流速3 BV·h-1,洗脱剂为60%乙醇体积分数,洗脱速度4 BV·h-1,纯化物得率为4.39%;纯化物中共鉴定出137种成分,分为黄酮类物质、肉桂酸及其衍生物、苯及其衍生物等26个大类。对比中外文献报道,筛选出槲皮素、异鼠李素、对香豆酸等12种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本研究为枇杷花在美白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05.
506.
目的:探讨对于食用菌实施生长环境控制的系统软硬件设计要点,合理给出系统运行控制的具体技术运用措施。方法:通过构建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网络体系结构,确保实现针对食用菌生长空间条件因素的准确控制目标,促进食用菌的产能提升。结果:食用菌生长的空间环境条件因素重点包含空间湿度、空间温度以及光照强度等组成部分,技术人员针对传感监测仪器应当进行科学的优化设计,全面消除监测数据结论的误差。结论:智能传感器的自动监测控制手段有益于技术人员准确评估食用菌的生长空间条件变化状况,因此体现了智能控制手段普及运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