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155篇
基础科学   145篇
  102篇
综合类   710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374篇
园艺   91篇
植物保护   11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以盆栽3年生红松实生苗为材料,分为CK(对照)、T1(+3.25 μW·cm~UV-B辐射)、T2(+6.51μW·cm~UV-B辐射)及T3(+9.76 μW·cm-2 UV-B辐射)4个处理,研究环境UV-B辐射增强对红松叶片自由基含量、脂质过氧化程度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显著提高红松针叶内羟基自由基(·OH)、过氧化氢自由基(H2O2)和MDA含量(P<0.05),T3处理下叶片的H2O2(149.05 mmol·g-1)和MDA(12.56 μmol·g-1)含量最高;UV-B辐射增强诱导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显著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P<0.05);抗氧化物质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UV-B胁迫程度加强而显著增加(CK为0.17 mg·g-1,T3处理为0.26 mg·g-1),而各UV-B辐射增强处理均降低了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各生理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红松针叶内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自由基、MDA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OH含量与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研究证实UV-B辐射增强通过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对红松幼苗的生理代谢产生影响,而红松幼苗通过提高抗氧化酶(CAT,APX,SOD)的活性和蛋白质的含量来抵抗UV-B辐射引起的损伤,但其防御机制并不能有效地缓解这个伤害.  相似文献   
132.
以提高胶冻样芽孢杆菌在土壤中的存活率、减缓其衰亡速率,延长存活时间,提高其对土壤难溶性钾的解钾效率为目的,利用不同种类的秸秆生物质炭与胶冻样芽孢杆菌进行复配筛选。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发现,中性小麦秸秆炭可作为胶冻样芽孢杆菌较理想的载体。当土壤培养35天后,土壤速效钾含量在施用炭基解钾菌肥条件下较空白提高了28.53%,较小麦秸秆炭和纯菌液处理分别提高了20.75%、13.41%。纯菌液处理土壤中胶冻样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从1.1×10~9个/g土降为9.0×10~5个/g土,而炭基解钾菌肥处理则为1.4×10~7个/g土。田间施用炭基解钾菌肥能够提高番茄植株和果实中的全钾含量;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番茄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因此,中性小麦秸秆炭与胶冻样芽孢杆菌的复配能够提高菌剂的存活率,有效促进土壤中矿物态钾的释放。  相似文献   
133.
随着养牛业的高速发展,牛精液液体保存技术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人工授精技术降低了养殖成本,加速了肉牛的繁殖改良,同时还促进了育种工作的进程,合理有效的使用人工授精技术能够提高牛的饲养效益。与此同时,优良的种牛精液品质也是改良的关键,有实验结果表明:遗传、气候环境、饲养管理等因素会影响牛的精液品质[1],同时强制运动也是决定种牛精液品质的关键环节[2]。合理的精液冷冻与保存不仅能发挥优良的精液品质,同时也为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提供保障。本文从牛精液新型冷冻保护剂和损伤修复、牛精液冷冻保存添加剂、牛冷冻精在人工受精中的应用、冷冻保存的发展前景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牛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以期对今后种牛精液冷冻和保存技术发展有所帮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以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E001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了编码木聚糖酶Ⅱ(Xyla-nases,XynⅡ)成熟肽的DNA片段。构建重组克隆质粒pUCm-T-XynⅡ,并以其为摸板,PCR扩增XynⅡ成熟肽的cDNA片段(555 bp),连接于表达质粒pGEX-5X-3的BamH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间,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5X-3-XynⅡ,转化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XynⅡDNA中存在1个内含子,长度为51 bp;融合蛋白GST-XynⅡ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 ku,IPTG诱导1,3和5 h融合蛋白GST-XynⅡ的表达量分别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2.6%,25.3%和32.1%。表明宇佐美曲霉E001菌株XynⅡ基因融合表达成功。  相似文献   
135.
河北省马铃薯病毒鉴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病毒病是马铃薯的重要病害之一,经4的疃调查和鉴定,明确了河北省马铃病毒病主要表现类型有花叶型、卷叶型、皱缩花叶型、束顶型和矮小株型5种。经指示植物、抗血清和化学鉴定,发现侵染我省马铃薯的病毒有: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PVX)、马铃薯重花叶病毒(PVY)、马铃薯潜隐花病毒(PVS)、马铃薯轻花叶病毒(PVA)、马铃薯副皱缩花叶病毒(PVM)、以铃薯卷叶病毒(PLRV)和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  相似文献   
136.
桑蚕雄蛾与药食两用的中药配制成的桑蚕雄蛾酒,经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应激能力(包括缺氧试验、高温试验和游泳试验)试验表明:桑蚕雄蛾酒的安全性极高;应激能力的提高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37.
在分析脑心肌炎病毒VP1蛋白抗原表位基础上人工合成一段含VP1抗原表位双链DNA序列(150bp),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感受态细胞,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经过GSTrap FF亲和层析柱获得纯化蛋白,经SDS-PAGE电泳显示相对分子质量为30800。以该纯化蛋白免疫家兔,获得效价分别为1:25600和1:1600的抗血清。Western—blot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与经过空载体pGEX-6p-1表达的GST蛋白孵育的抗血清反应后有明显的特异性条带。结果表明:脑心肌炎病毒VP1蛋白抗原表位区150bp编码基因在E.coli中获得正确表达,纯化后的蛋白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138.
根据黄牛β-珠蛋白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了中国牦牛的β-珠蛋白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克隆测序和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其与黄牛β-珠蛋白基因的同源性很高,达到97%以上;检测到中国牦牛β-珠蛋白基因的2个等位基因7β3A sn和1β35A sn,其中67号牦牛个体中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7β3A sn和1β35A sn,64号牦牛个体中检测到等位基因1β35A sn,1078号牦牛个体中检测到等位基因7β3A sn;等位基因1β35A sn是中国牦牛特有的一个等位基因,推测该等位基因编码的第135位氨基酸天冬酰胺,可能会降低牦牛血红蛋白的氧亲和力。  相似文献   
139.
本论文基于不同的林分能引起不同的林火特性规律,针对北京八达岭林场林分状况,统计分析了各林班不同林分类型、林龄、郁闭度、坡度的面积分布百分比,根据不同林班林分特点,提出了合理的营林防火措施。  相似文献   
140.
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茄子品种的选择性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由选择法测定了南美斑潜蝇对茄子不同品种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选择性最强的茄子品种为星技紫龙,其对星技紫龙的选择性与对短把黑圆茄、蒙茄4号、湘早茄、黑又亮808等品种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而与万吨早茄、快圆茄、呼茄2号、茄杂之号、紫红茄等品种差异不显著.测定结果表明,茄子不同品种间的叶毛数、可溶性蛋白质及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南美斑潜蝇对茄子品种的寄主选择性与其叶毛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712(p=0.0054),而与叶片的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