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51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49篇
  149篇
综合类   551篇
农作物   95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280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不同氮水平日粮对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和氮组分的影响。【方法】选用4头体重(148.5±9.2)kg的3岁去势公牦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饲喂4种氮水平日粮:低氮(A:35.92 g•d-1)、中低氮(B:49.44 g•d-1)、中高氮(C:61.28 g•d-1)和高氮(D:72.48 g•d-1)。试验分为4期,每期20 d。在最后1 d,于饲喂前(07:30)和饲喂后(10:00、12:00、14:00和16:00)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液中各发酵指标及氮组分。【结果】日粮不同氮水平处理间牦牛瘤胃pH无显著差异(P>0.05),肽氨基氮、可溶性蛋白氮、游离氨基氮、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浓度差异显著(P<0.05)。氨态氮在不同氮水平日粮和时间交互作用下也有显著差异(P<0.05)。乙酸/丙酸在氮水平处理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试验日粮下,当氮水平超过1.97%时,牦牛瘤胃大部分氮组分不再受日粮氮水平的影响,在高氮日粮时乙酸/丙酸最小,总挥发性脂肪酸最高。  相似文献   
992.
大同盆地盐碱地生态修复利用植物的初步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盐碱化是大同盆地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大同盆地盐碱状态和抗逆树种的栽培及其抗盐碱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大同盆地为寒、旱、多风气候,土壤盐碱化严重而且植被稀少.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5个树种进行盐碱地栽培实验,其中成活率较高的依次为枸杞、新疆杨、柽柳、白榆、沙枣、漳河柳.盐胁迫6个当地栽培树种的幼苗,...  相似文献   
993.
利用条分法对铰接式混凝土砌块护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条分法计算了护坡土体(无砌块)的稳定性,然后对条分法加以改进(考虑砌块)计算了护坡整体的稳定性,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表明毕肖普条分法更为适合。基于毕肖普条分法,进一步计算了不同坡角和不同砌块重量时护坡的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不同坡角和砌块重量对护坡的稳定性有较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的5种大量元素对青钱柳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NH4 NO3、KN03浓度分别降至1/2C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积累;当KH2P04浓度为3/2C时,愈伤组织生长量与黄酮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53g/瓶和4.67%;MgSO4浓度在3/2C时,愈伤组织生长良好,而1/2C有利于黄酮积累;CaCl2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影响愈伤组织生长,适当提高Ca2+浓度有利于黄酮积累.  相似文献   
995.
米健  罗其友  高明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124-5127,5174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进一步增产存在3方面有利因素:①冬闲田面积达7.4×106 hm2,广东、广西、云南、湖南4省区冬闲田面积均超过1.0×106 hm2;②最重要的3个技术瓶颈都与脱毒种薯培育和检测相关,相关科研正在加强;③马铃薯的种植收益远高于油菜,部分油菜耕地将改为种植马铃薯。南方冬作区马铃薯产量的适度规模为1 517.8万t,在高增长方案中,南方冬作区2028年达到适度规模,所需播种面积约为2.5×106 hm2,而在低增长方案中,南方冬作区2048年达到适度规模。达到适度规模时南方冬作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  相似文献   
996.
用金鱼Carassius auratus var红白虎头(HH)和红自蝶尾(DD)两个品种进行繁殖及杂交,获得了4个F1代组合HH、DD、HD(HH♀×DD♂)、DH(D♀×HH♂),并观察F1代的受精率、孵化率、体色分离和体型差异。结果表明:1)反交F1代(DH)的受精率最低,为64.58%。2)4个F1代的体色均出现分离,分化出青灰色、白色、全红和红白色个体。3)4个组合间,DD组和DH组的全长/体长差异不显著,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为极显著(P〈0.01);HH、HD组与DD、DH组之间的头长/体长差异显著(P〈0.05);HH、HD组与DD、DH组间的体高/体长差异极显著(P〈0.01);DD组与DH、HD组之间的体宽/体长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HH、DH组与HD组之间的体宽/体长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组合在部分形态特征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DD组与DH组,HH组与HD组差异显著指标较少,DD组和HH组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5)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两个反映形态特征信息的综合性指标——主成分1、主成分2,两者的贡献率分别为59.876%和29.297%,分析结果显示,DD与DH组、HH组与HD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芦苇内生真菌Choiromyces aboriginum Mü1W1C6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与麦芽糖培养基、查彼培养基相比,该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PDA培养基上1,0~35℃均能生长2,0~30℃时生长较好2,5℃时最适;葡萄糖、果糖能显著促进该真菌的生长,而乳糖、淀粉、麦芽糖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机氮源更有利于菌丝生长,无机氮源不利于菌丝生长;该内生真菌对pH的适应范围很广,在pH 5~11的范围内都能生长良好,相比之下,在中性偏碱性的环境中生长最好;光周期、生长因子、微量元素对芦苇内生真菌的生长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8.
褐多孔菌发酵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DA培养基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对最佳碳源、氮源、培养时间和培养基装液量进行筛选,并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对其最佳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PDA液体培养基(葡萄糖马铃薯液体培养基+酵母粉5.37 g/L+葡萄糖26.31 g/L),褐多孔菌在培养液装液量为每250 mL中装入60.74 mL,经28℃,150 r/min旋转振荡培养68.32 h,次生产物对小麦赤霉的抑制作用最强。培养基优化后褐多孔菌的抗菌活性显著提高,表明响应面法在培养基优化中十分有效,相对简单,且节省时间和材料。  相似文献   
999.
不同品种氮素累积量及转移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4个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吐丝前后氮累积量和氮转移的基因型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单209耐低氮能力较强;四密25对增施氮肥反应敏感,增施氮肥后增产幅度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喜氮特性。吐丝之后氮累积量较少的基因型,其相应的产量也较低。高产品种的选育应侧重花后氮素吸收,同时对于现有高产品种也应侧重花期氮肥的追施。  相似文献   
1000.
两种供氮水平下玉米穗部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优良杂交种豫玉22两亲本Z3和87-1为基础构建一套F8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在正常供氮和低氮两种氮水平下进行田间试验,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玉米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单穗粒数进行QTL定位分析。两种氮水平下共定位到24个玉米穗部性状的QTL位点,其中正常供氮条件下定位到13个QTL,低氮水平下定位到11个QTL,集中分布在第1(8个QTL)、第5(6个QTL)和第8(5个QTL)染色体上。两种氮水平下共位或紧密连锁的QTL位点较少,表明玉米穗部性状在低氮水平下的遗传机制发生很大改变。研究发现,第1染色体umc1122/bnlg1556位点是一个控制低氮水平下玉米单穗粒数的主效QTL,单个QTL可解释19.7%的表型变异,该位点还同时影响低氮水平下玉米穗长、穗行数和百粒重的表型。与前人定位结果比较发现,该位点所在的染色体区域是一个产量及氮效率相关性状的QTL富集区,对此位点附近进行相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能会在玉米氮高效分子育种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