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0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林业   387篇
农学   255篇
基础科学   129篇
  353篇
综合类   2035篇
农作物   290篇
水产渔业   101篇
畜牧兽医   555篇
园艺   255篇
植物保护   10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光呼吸通过清除2-磷酸乙醇酸(2-PG)使氧合光合作用成为可能,该过程对C3植物至关重要。H-蛋白是光呼吸过程中将甘氨酸转化为丝氨酸的甘氨酸脱羧酶(GDC)的关键组成蛋白之一。本研究克隆了紫花苜蓿MsGDC-H1,该基因编码166个氨基酸,具有1个硫辛酰基附着位点保守结构域和1个N6-硫辛酰赖氨酸保守位点。进化分析表明,MsGDC-H1蛋白与双子叶植物的甘氨酸脱羧酶H-蛋白(GDC-H)亲缘关系近。表达模式分析表明,MsGDC-H1在苜蓿叶中表达丰度高,且受光诱导。为了探究MsGDC-H1基因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分别使用光诱导的茎叶特异性启动子ST-LS1和组成型启动子CaMV 35S驱动MsGDC-H1ST-LS1::MsGDC-H1; CaMV 35S::MsGDC-H1)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检测过表达植株生物量、淀粉、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光合速率。数据分析显示,CaMV 35S::MsGDC-H1过表达拟南芥(G系列植株)生长受阻,淀粉含量比ST-LS1::MsGDC-H1特异性表达拟南芥(GS系列植株)增加了34%~67%,比野生型(WT)增加了7.3%~33.7%;可溶性糖含量比GS系列降低了36%~38%,比WT增加了44.3%~49.7%;与WT相比,GS系列植株生长更快,淀粉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结果表明,MsGDC-H1基因在调控拟南芥光合速率、碳水化合物合成以及生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可作为提高苜蓿产量的基因工程育种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2.
选择同一条件下饲养的21日龄体重相近的新广麻鸡母鸡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分别饲喂含0(对照组)、1%、2%和3%野葛(Pueraria lobata)叶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共49 d,旨在研究肉鸡饲粮中添加葛叶粉对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肉鸡饲粮中添加1%~3%葛叶粉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2%、3%葛叶粉均能显著提高肉鸡血清白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甘油三酯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添加3%葛叶粉还可提高肉鸡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尿素氮、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3)添加1%~3%葛叶粉可显著提高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添加3%葛叶粉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4)添加1%葛叶粉能显著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添加2%葛叶粉显著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降低白细胞介素1β含量;添加3%葛叶粉显著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降低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3%葛叶粉对肉鸡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鸡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功能,有利于机体健康.葛叶粉可应用到肉鸡饲料中,添加3%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3.
李天溪  党萌  龙淼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5):1828-1839
【目的】 筛选黄曲霉颉颃菌,探究其最佳培养条件及有效抗菌成分,为实际生产中应用生物防治方法抑制黄曲霉污染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平板对峙法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待测菌株进行筛选鉴定。以抑菌率作为衡量标准,判断所得黄曲霉颉颃菌的最佳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接种量、转速、pH及装液量。通过硫酸铵沉淀法从颉颃菌无菌发酵上清液中提取蛋白,观测粗提物对黄曲霉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进一步纯化粗提蛋白,并进行质谱测序及序列对比分析,筛选鉴定颉颃菌产生的有效抑菌成分。【结果】 筛选到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10(菌种保藏号CCTCCNO:M2018353)。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40 ℃,培养时间36 h,接种量3%,转速120 r/min,pH 6.0,装液量30 mL,最大抑菌率可达46.56%。其粗提蛋白能有效抑制黄曲霉生长,破坏菌丝正常形态,并从中筛选出几丁质结合蛋白、壳聚糖酶、葡聚糖酶等8种可能的有效抑菌成分。【结论】 本试验分离鉴定出1株抑制黄曲霉正常生长发育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10,其产生的多种蛋白成分对黄曲霉有显著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绥宁县福建柏种子园建设地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交通和种质资源、技术支撑等建设条件的研究和市场前景的分析,提出福建柏种子园建设的必要性及种子园建设方案,阐述了福建柏种子园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5.
松材线虫侵染对松树苯丙氨酸解氨酶及酚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日本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为材料,研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Buhrer,1934)Nickle]感染对苯丙氨酸解氨酶和酚类物质的影响.两种松树的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在发病过程中都有明显增加,并且伴随着酶活性的变化,各种苯丙烷次生代谢产物,如总酚、类黄酮的含量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湿地松在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和酚类物质的积累上的变化比黑松要大些.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发展与寄主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6.
国内树木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树木形态的复杂性对模拟技术和系统开销的要求较高,树木生长的生理确定性和长势不确定性等特点,使树木三维可视化的研究至今仍未得到一个完备的具有林业研究意义的三维计算机树木模型.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树木三维可视化软件开发的基础上,从分形理论、图像解析和GIS技术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分类阐述,简要叙述了现有研究的主要技术思路与最新研究成果,并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相似文献   
107.
吉安山上已绿,山下林业相对薄弱,充分利用全市四旁闲置土地资源,发展山下林业,完全符合吉安市情、林情,抓住机遇,采取措施,再建一个高效商品林区,是林业调整结构、发展产业、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吉安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8.
试验对圆齿野鸦椿发芽过程进行了观察,根据其变化特征将其发芽出苗的过程分为吸胀、萌发、发芽和出苗4个阶段。通过对不同时期采集的圆齿野鸦椿种子发芽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得出11月30日采集的种子发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林业产业科技支撑现状;提出了科技支撑的原则和目标。针对我省林业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提出了在工业原料林建设、经济林果产业、林木种苗产业、生态旅游业、林产加工业方面的待研关键技术。此外,本文介绍了我省拟重点推广的科技成果;并提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强化科技支撑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10.
对泰和湿地松纯林补植阔叶树实验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山杜英、木荷为当地适合的补阔树种。补植阔叶树能减少林地水土流失,改善林分小气候,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