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8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810篇
林业   834篇
农学   1031篇
基础科学   639篇
  1163篇
综合类   2884篇
农作物   400篇
水产渔业   292篇
畜牧兽医   1227篇
园艺   374篇
植物保护   42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528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598篇
  2010年   605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适度卷曲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效率,增加植株光合产物的有效积累量。我们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籼型水稻保持系西农1B,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半外卷叶突变体。该突变体从十叶期开始各叶片逐渐向外卷曲直至半卷状,并伴随茎秆半矮化和叶片披垂,暂被命名为semi-outcurved leaf 1(sol1)。与野生型(WT)相比,sol1的叶片卷曲指数均达到30%以上(P<0.01);倒一、倒二、倒三、倒四节节间长度和穗长极显著缩短,倒一、倒二、倒三叶的叶夹角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有效穗数、千粒重、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一次枝梗数则增加11.3%(P<0.05)。sol1的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显著高于野生型。石蜡切片显示,sol1倒一叶的泡状细胞体积变小,数量显著增多,表皮细胞体积略微增大。遗传分析表明,sol1的半外卷叶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调控,定位于6号染色体标记JY6-3和JY6-10之间165 kb的物理范围内,共含15个注释基因。qRT-PCR结果表明,与泡状细胞相关的内卷基因和外卷叶基因RL14、Roc5、REL1在突变体sol1中呈不同程度的上调,NRL、BRD1、OsHox32、ADL1、LC2则呈不同程度的下调。研究结果为SOL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旨在探明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间作措施的合理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单作为对照,利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间作较单作显著降低了作物产量,尤其在温带地区。此外,在地面覆盖和豆科作物条件下,间作也降低了作物产量。然而,当降雨量超过600 mm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显著增加了29.6%。而当降雨量小于600 mm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降低了18.7%。年均气温也显著影响间作的产量效应,当年均气温高于20℃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降低了55.1%,长期间作(>5年)有利于提高产量,然而当年数少于3年时,间作较单作却降低了作物产量。高有机质含量(>20 g/kg)和低有机质含量(1 g/kg)条件下,间作均不利于作物产量提高。与此类似,当土壤全氮高于1.5 g/kg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降低48.6%。间作对作物产量的降低幅度在pH 6.5~7.5时是最大的。当土壤有效磷、氮和钾含量分别为>30 mg/kg、 <50 mg/kg和50~100 mg/kg时间作较单作降低作物产量。因此,间作的产量效应受气候、试验年限和土壤性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64.
控释氮肥与水溶肥配施对设施番茄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控释氮肥与水溶肥配施对番茄生理特征的影响,为设施番茄种植过程中合理的氮肥管理提供参考。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设施番茄产量、品质与生理特征的变化。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对照(CK)、常规施肥(尿素+水溶肥,U100)、常规总氮减20%(尿素+水溶肥,U80)、控释肥(控释氮肥+水溶肥,PCU100)和控释肥总氮减20%(控释氮肥+水溶肥,PCU80)。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氮显著增加了番茄产量,但施氮处理间差异不大;与尿素相比,控释氮肥显著降低了番茄硝酸盐含量、盛果期净光合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P0.05)。相比尿素,控释氮肥对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影响不明显。综上所述,控释氮肥与水溶肥配施较常规施肥能提高番茄盛果期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改善番茄品质。控释氮肥与水溶肥配施通过调控叶绿素、光合作用、氮代谢来影响番茄生理特征,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5.
荞麦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荞麦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同源作物,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逐渐重视,荞麦及其加工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中国拥有丰富的荞麦资源,多种植在干旱或半干旱的冷凉高原山区及边远山区。干旱严重影响荞麦的产量和品质,提高荞麦抗旱性在荞麦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从干旱对荞麦形态特征、抗旱性的生理生化基础、干旱对荞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荞麦抗旱性的研究进展,并对荞麦抗旱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6.
67.
肖旭峰  张祎  吴智明  杨寅桂 《园艺学报》2017,44(6):1181-1188
以‘油青49’和‘油青甜菜薹80’菜薹茎尖为材料,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基因Brcu PRMT5的全长cDNA和gDNA序列。BrcuPRMT5 cDNA序列全长为2 117 bp,其中完整开放阅读框为1 929 bp,编码642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71.55 kD,理论等电点(p I)为5.87;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Brcu PRMT5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含有高等植物PRMT5基因1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与大白菜、油菜及甘蓝的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软件分析得知,Brcu PRMT5蛋白无跨膜区域,可能定位于线粒体中;对应的gDNA全长为4 151 bp,含有23个外显子和22个内含子,最长的外显子长度为140 bp,内含子的长度范围为50~150 bp。利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基因的表达,BrcuPRMT5在菜薹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叶次之,根中最低;BrcuPRMT5从苗期至完全抽薹开花期的表达量呈现上升趋势。BrcuPRMT5在菜薹花发育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8.
周洪  朱鹏飞  徐佳 《蔬菜》2017,(10):11-13
为完善茄子穴盘育苗技术,对比研究了不同规格穴盘育苗的茄苗素质及栽培效益。结果表明:32孔规格穴盘育苗比50孔茄苗素质明显提升;移栽单栋钢架大棚后,32孔穴盘育苗的茄子早熟性比50孔穴盘育苗平均提前5 d,总产量增加15.3%;667 m~2投入成本32孔穴盘育苗比50孔穴盘育苗增加75.3%(35.6元),而收益增加了2 427.9元。因此建议大棚茄子种植采用32孔规格穴盘进行育苗。  相似文献   
69.
试验探究了外来物种琵琶鼠鱼(Pterygoplichthys multiradiatus)和本地物种鲫鱼(Crucian carp)混养时的关系,研究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结果表明,琵琶鼠鱼与鲫鱼在不同配比的混养情况下,体重均表现为降低,其中琵琶鼠鱼的体重下降更多,但均有正增长的趋势。琵琶鼠鱼与鲫鱼之间存在空间竞争关系,且鲫鱼表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0.
新疆多浪羊FecB突变检测及与产羔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基因(BMPR-IB)FecB突变是影响布鲁拉美利奴和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主效基因.本研究采集产双羔及以上的多浪羊(Ovis aries)母羊135只及后代羔羊血样共353份,公羊血样211份,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FecB突变,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个体母羊的产羔数.结果表明:在多浪羊群体中检测到BB、B+和++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05,0.146和0.849.B+型多浪羊产羔数均值比++型多0.51只(P<0.01),BB型多浪羊产羔数分别与B+和++型差异不显著.多浪羊群体在FecB位点上处于Hard-Weinberg平衡状态,表明在该位点上没有受到选择的影响.本研究首次在新疆多浪羊群体中发现了FecB突变BB基因型公、母羊个体(1只公羊和2只母羊),揭示多浪羊多羔产生的机理可能与布鲁拉美利奴和小尾寒羊相同,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携带FecB突变的情况开展选种选配,组建多浪羊肉用高繁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