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6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425篇
林业   379篇
农学   332篇
基础科学   194篇
  420篇
综合类   2413篇
农作物   399篇
水产渔业   289篇
畜牧兽医   680篇
园艺   349篇
植物保护   15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392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改培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项目是吉林省林业厅为加快全省林业发展、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森林资源恢复性建设启动的林业重点工程。本文对蛟河市改培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2.
以万利香与冈46B杂交,选择优质长粒型的单株建立株系,并与珍汕97A连续多代成对回交,育成柱头外露率高、不育性稳定、异交特性好、株叶态理想的优质不育系金山A-4。金山A-4配合力好,已配制出金山A-4/R401、金山A-4/蜀恢527等优质杂交稻组合。该不育系于2005年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993.
以庆大霉素生产菌--绛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purpurea, M.p), 小诺霉素、庆大霉素生产菌--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echinospora, M.e)和西索霉素生产菌--伊尼奥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inyoensis, M.i)为研究材料, 对其遗传性状特别是质粒DNA进行了分离、鉴别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质粒DNA与该菌产生孢子、色素有关, 而与产生抗生素无关. 说明这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产生抗生素的基因在染色体DNA上, 从而为研究、改造这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染色体DNA遗传性状和提高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不同生育期油菜种子的成熟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长沙地区对早熟、中熟、迟熟油菜品系种子成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月上旬成熟的品系是长沙地区的最适品系,表现在种子成熟天数较短(51 d),经历的总积温适宜(864.9℃),经历的日平均气温适宜(16.96℃),种子平均每天积累干重最高(0.33 g),种子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均较高.由于种植结构调整,一季稻-油菜两熟制情况下,油菜可推迟到5月中下旬成熟,现有迟熟品系往往高温逼熟,有必要选育出在20℃以上气温下能正常成熟的品系.  相似文献   
995.
油菜叶片和种子硫苷总量形成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时期油菜叶片和种子的硫苷含量,结果表明:高硫苷材料967H和246009—2叶片硫苷含量苗期最高,从苗期到盛花期保持下降,从盛花期到座果期Ⅱ保持增加,从座果期Ⅱ到座果期Ⅴ又保持下降;而低硫苷材料967L和04068-4现蕾期的硫苷含量最高,从现蕾到抽薹降低,从抽薹到始花有所升高,从始花到盛花又有所降低,而从盛花到座果期Ⅴ保持升高。高硫苷和低硫苷材料种子硫苷含量都是先降低后升高,从座果期Ⅲ到座果期Ⅳ,高硫苷材料硫苷含量平均增加89.40μmol/g,而低硫苷材料仅增加9.17μmol/g。在种子发育时期,叶片和种子硫苷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6.
设施栽培下香石竹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及数量消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个设施栽培基地采集香石竹发病株和正常株根际土壤,用混菌法分析计数细菌,稀释涂布法分离计数真菌与放线菌,主要研究设施栽培条件下的作物发病与不发病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组成与差别。分析结果表明,在设施栽培下,土壤中微生物种群以细菌为主,其次为真菌,放线菌数最少;香石竹根际微生物总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细菌数量的变化上。正常株和发病株对比,正常株根际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低于发病株,正常株下厌氧性生长菌数量高于发病株;在设施栽培下,香石竹的发病与真菌和放线菌存在有较密切的关系,病症主要是立枯病与枯萎病。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组成的不同有一定制约病害发生的作用,这为预测、预报和病害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对紫茎泽兰的毒性反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LGZ-G4菌株在新鲜紫茎泽兰下已无变态反应。研究证明,利用紫茎泽兰毒性为选择压力可获得抗毒性的菌株,也能得到可解除毒性的菌株。安全的酵母菌种若能够脱除紫茎泽兰毒性,对实现以用代防策略以及在生态、健康、能源和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管宁 《国际木业》2008,38(11):37-38
美国林产品杂志58卷第7/8期发表了JimL.Bowyer等的论文,“The Green Movement and the Forest Industry”,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北美绿色潮流的发展及其对林产工业的影响,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研究林产工业的发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养殖密度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成鱼生长性能、生化指标及性腺发育的影响, 本研究设置低、 中、高 3 个密度梯度, 初始密度分别为(6.12 ± 0.04) kg/m3 、(8.92 ± 0.19) kg/m3 和(11.75 ± 0.29) kg/m3 , 密度养殖实验周期 12 个月,实验结束后将鱼转入恢复池进行低密度[(4.11 ± 0.03) kg/m3 ]恢复实验(6 个月), 分别在 0、12 个月和 18 个月时测定实验鱼的生长、血液生化和性激素水平等指标。结果表明, 密度养殖实验结束后, 低、中、高密度组分别达到(10.99 ± 0.21) kg/m3 、(13.59 ± 0.10) kg/m3 和(17.78 ± 0.28) kg/m3 ; 随着设计密度的增加, 实验鱼体重、 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日增重率(DWGR)显著降低(P < 0.05), 体重变异系数和饲料系数(FCR)显著升高(P < 0.05); 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总蛋白(TP)浓度随设计密度的增加呈逐渐递减的趋势, 高密度组血糖(GLU)浓度高于中、低密度组, 各密度组间白蛋白(ALB)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各密度组 17α,20β-双羟孕酮(17α, 20β-DHP)和睾酮(T)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但其浓度比实验开始时略有升高; 高密度组雌二醇(E2)、卵黄蛋白原(VTG) 和孕酮(P)浓度水平显著低于低、中密度组(P < 0.05), 低、中密度组间差异不显著。低密度恢复实验结束后, 各密度组实验鱼体重、肥满度(CF)、体重变异系数的组间差距较恢复期开始时要明显缩小, SGR 和 DWGR 随设计密度升高呈逐渐增加趋势; 各密度组血清 GLU、ALB、TG、TC 和 TP 浓度基本恢复至实验开始时的浓度水平, 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各密度组 E2、VTG 和 P 浓度基本恢复至同一浓度水平, 且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说明, 高密度养殖对中华鲟成鱼的生长和性激素水平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而中、低密度组实验鱼未受到显著影响。因此, 在保障中华鲟成鱼性腺正常发育的前提下, 为了尽可能实现养殖设施的最大化利用, 可以适当舍弃一些生长性能, 建议中华鲟成鱼的实时养殖密度不宜超过 13.59 kg/m3 。  相似文献   
1000.
蓝田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分析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粗铅冶炼活动对周边土壤的污染情况,防止重金属再污染和修复改良已污染土壤,对蓝田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初步分析,并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该区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距冶炼厂100 m处的表层土壤中Pb、Zn、Cu、Cd四种重金属的含量最高,分别达1 341.693、188.877、251.015、21.810 mg/kg,依次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3.833、0.630、2.510、36.349倍.随着距离的增大,重金属含量大体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的分布状况;剖面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从表层到深层递减,0~35 cm范围各层含量变化幅度较大,35 cm以下基本上趋于稳定.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表层土壤和剖面土壤各样点的综合污染指数均远大于3,说明该区农田土壤已处于重度复合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