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娟娟  舒德斌  郭柏福  高勇 《水产科技情报》2013,40(3):113-115, 121
为研究超低温冻存时间对史氏鲟精子活力的影响,使用史氏鲟冻精与鳇鱼卵子进行了杂交授精试验。结果显示:经超低温冷冻后的精液,与对照组的鲜精(126.7±9.4 s)比较,其寿命显著下降(冻存5 h的为78.7±4.11 s,336 d的为72.0±4.32 s,702 d的为57.3±2.05 s),且授精率和受精卵的孵化率受到显著影响。冻存5 h的精液,其授精率和受精卵孵化率分别为(73.31±15.27)%和(55.68±9.81)%,与鲜精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冻存时间为336 d[授精率(59.20±2.39)%,受精卵孵化率(53.08±1.23)%]和702 d[授精率(25.29±8.26)%,受精卵孵化率(21.38±9.91)%]的精液则差异显著。结果表明,超低温冷冻对史氏鲟精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长时间的超低温冻存会显著降低精子的活力,影响授精率和受精卵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鲟鱼卵母细胞在体内成熟的生理机制、体外成熟培养的方法及条件,分析了其成熟的生理特点,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鲟鱼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机理和探讨鲟鱼生殖生理调控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养殖密度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成鱼生长性能、生化指标及性腺发育的影响, 本研究设置低、 中、高 3 个密度梯度, 初始密度分别为(6.12 ± 0.04) kg/m3 、(8.92 ± 0.19) kg/m3 和(11.75 ± 0.29) kg/m3 , 密度养殖实验周期 12 个月,实验结束后将鱼转入恢复池进行低密度[(4.11 ± 0.03) kg/m3 ]恢复实验(6 个月), 分别在 0、12 个月和 18 个月时测定实验鱼的生长、血液生化和性激素水平等指标。结果表明, 密度养殖实验结束后, 低、中、高密度组分别达到(10.99 ± 0.21) kg/m3 、(13.59 ± 0.10) kg/m3 和(17.78 ± 0.28) kg/m3 ; 随着设计密度的增加, 实验鱼体重、 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日增重率(DWGR)显著降低(P < 0.05), 体重变异系数和饲料系数(FCR)显著升高(P < 0.05); 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总蛋白(TP)浓度随设计密度的增加呈逐渐递减的趋势, 高密度组血糖(GLU)浓度高于中、低密度组, 各密度组间白蛋白(ALB)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各密度组 17α,20β-双羟孕酮(17α, 20β-DHP)和睾酮(T)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但其浓度比实验开始时略有升高; 高密度组雌二醇(E2)、卵黄蛋白原(VTG) 和孕酮(P)浓度水平显著低于低、中密度组(P < 0.05), 低、中密度组间差异不显著。低密度恢复实验结束后, 各密度组实验鱼体重、肥满度(CF)、体重变异系数的组间差距较恢复期开始时要明显缩小, SGR 和 DWGR 随设计密度升高呈逐渐增加趋势; 各密度组血清 GLU、ALB、TG、TC 和 TP 浓度基本恢复至实验开始时的浓度水平, 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各密度组 E2、VTG 和 P 浓度基本恢复至同一浓度水平, 且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说明, 高密度养殖对中华鲟成鱼的生长和性激素水平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而中、低密度组实验鱼未受到显著影响。因此, 在保障中华鲟成鱼性腺正常发育的前提下, 为了尽可能实现养殖设施的最大化利用, 可以适当舍弃一些生长性能, 建议中华鲟成鱼的实时养殖密度不宜超过 13.59 kg/m3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中药复方对长江鲟幼鱼抗氧化和抗应激指标的影响,筛选能有效提高长江鲟幼鱼免疫力及抗病力的中药复方,为中药在长江鲟养殖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7味中药按照中药配伍理论设计4种中药复方,分别是复方I(鱼腥草:金银花:大黄:茯苓:甘草︰黄芪=3:3:1:2:1:2)、复方II(板蓝根:大黄:五加皮:党参=3:3:4:3)、复方III(金银花:杏仁:贯众:大青叶:山豆根:桔梗=3:2:2:2:3:2)、复方IV(黄芪:黄柏:甘草:山楂:五味子:大黄:党参=3:3:1:2:2:2:2),以不添加中药为对照组,按0.5 g/kg的添加量进行长江鲟幼鱼饲喂试验,并于第7和第14 d采集血样测定各项血清生理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复方I组和复方II组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长江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POD)、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但仅部分指标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复方III组和复方IV组可明显提高长江鲟血清SOD、CAT、GSH-Px、POD、AKP活性及T-AOC,降低MDA和皮质醇(COR)含量,且大部分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OD活性与GSH-Px活性及T-AOC、POD活性与GSH-Px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POD活性与SOD活性、CAT活性及T-AOC呈显著正相关,SOD活性与COR含量、T-AOC与COR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GSH-Px活性与COR含量、T-AOC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适宜的中药复方对长江鲟幼鱼抗氧化和抗应激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以复方III(金银花、杏仁、贯众、大青叶、山豆根、桔梗)和复方IV(黄芪、黄柏、甘草、山楂、五味子、大黄、党参)的效果最佳,可有效缓解长江鲟幼鱼机体面临的应激反应,达到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超低温冷冻保存中华鲟子一代(F_1)的精液,研究4种不同激活液、2种不同的授精方式及5种不同冻精授精量对授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保存365d的中华鲟F_1冻精,用养殖水激活授精效果优于4种激活液,获得(15.04±0.58)%的受精率和(14.6±0.59)%的孵化率。相同条件下,试验1、试验2和试验3的湿法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18.3±1.45)%、(13.57±0.76)%、(18.65±0.42)%和(16.82±2.01)%、(11.03±0.98)%、(15.87±1.25)%,湿法授精效果均优于干法授精。用10mL中华鲟卵与不同冻精授精量进行湿法授精,精子密度3.82×109个/mL,稀释比1∶2,冻精活力(35.45±5.26)%,冻精用量0.1~0.6mL,随着冻精用量的加大,受精率和孵化率呈现上升趋势,0.6mL时,受精率和孵化率达最高,分别为(16.43±1.57)%和(14.58±1.35)%,但随着冻精用量的继续加大,其受精率和孵化率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6.
中华鲟子一代亲鱼长途运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华鲟子一代亲鱼个体大、体表有硬骨板等生理生态学特征,设计构建大型车载水箱运输系统(4.2×2.0×1.0)m,为防止运输途中鱼体与箱体产生碰撞,在水箱内壁加装泡沫板。运输试验在高氧、适温条件下开展(水温控制在8.9.9.8℃,溶氧含量为10.0.20.1mg/L),以氨氮含量指标作为水体可溶性有毒物质的评价标准,对其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试验开始6h时水体中氨氮含量已增至O.8mg/L,此时箱内运输水体更换1,2,再注入等量的优质控温水,换水后运输水体的氨氮降到0.2mg/L以下。经过16h长途运输,亲鱼成活率100%,转入暂养池后,亲鱼能够迅速恢复正常活力。研究结果证实运用该种水箱运输系统进行中华鲟等大型鱼类的长途运输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中华鲟(Aclpenser Sinensis Grdy)是一种大型的海淡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切断了中华鲟由海口上溯金沙江生殖洄游的通道。为了补偿葛洲坝工程对中华鲟的不利影响,成立了宜昌中华鲟研究所,从1983年起每年向长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鲟。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珍稀动物已濒于灭绝。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长江鲟幼鱼免疫、抗氧化及抗病能力的影响。选择体重(537.68±25.47)g、体长(46.27±5.71) cm的长江鲟幼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对照组鱼投喂基础饲料,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料添加0.5%、1.0%、1.5%复方中草药。试验期21 d,在试验第14、21 d分别从各组中随机抽取长江鲟幼鱼20尾,使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7 d,1.5%试验组鱼血清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第14 d,1.0%试验组和1.5%试验组鱼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IgM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第21 d,1.5%试验组鱼血清IgG、IgM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7、14 d,1.5%试验组鱼血清补体C4、抗菌肽(AMP)含量及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升高(P<0.05);第21 d时,1.5%试验组鱼血清AMP含量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  相似文献   
9.
在风情万钟、千姿百态的热带观赏鱼中,怪模怪样的琵琶鼠鱼虽算不上色彩绚丽,但其奇异的外貌和独特的生活习性愈来愈深受人们的青睐。当然,饲养它也自有一番独特的情趣。琵琶鼠鱼属鲶科,口呈吸盘状,体形似“琵琶”,主要分布在以亚马逊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南美洲全境。因其体色花纹的不同,其种类繁多,如红琵琶、斑马琵琶等,但它们的生活习性大致相同,为夜行性,白天静悄悄地隐蔽,夜晚异常活跃。喜中性或碱性稍硬、溶氧高的水质,适宜水温为23~26℃,能接受任何鱼用饵料,更喜食植物饵料。在水族箱中它会清食掉附着在缸壁上的藻…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6月初,中华鲟研究所大溪流水养殖基地养殖的子二代中华鲟幼鱼发生了水霉病,经笔者及时诊治后,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幼鱼养殖恢复正常。本文总结该病的基本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效果,旨在为中华鲟幼鱼水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一、发病基本情况此次发病的子二代中华鲟幼鱼系2014年中华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