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得到了中国霸王属种类的rbc L和trn L-F基因片段序列数据,同时在网络数据库获得了南非、纳米比亚、澳大利亚和中亚地区的霸王属种类的rbc L和trn L-F片段,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且对霸王属系统发育信号和31个形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霸王属种类聚为一大类,与南非和纳米比亚霸王属形成姐妹分支;2霸王属植物的生命周期、叶排列、叶形状及株高等8个性状具有明显的系统发育信号,其次,中国霸王属植物的萼片长度、萼片宽度、果实长度、茎性质和叶片结构等10个性状与国外霸王属有显著的差异,这与中国霸王属在该属系统发育树中形成单源分支相吻合。  相似文献   
62.
探究基质种类和容器规格对文冠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育苗条件。本文以文冠果为研究对象,设置基质种类与容器规格2个因素、3个水平,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于日光温室内开展实验,比较不同处理下文冠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指标、生物量分配。表明:(1)9个处理中AD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且发芽率与其它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2)不同处理间幼苗株高、冠幅、地径、叶片数、高径比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 AD处理株高、冠幅、叶片数和高径比最大,BD处理地径最大。综合评价表明,9个处理中AD处理对文冠果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3.
不同年代海岛棉品种光合、产量特性及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棉花的光合特性进行了许多研究,虽然尚不能确定光合作用与产量的数量关系,但研究棉花品种间在光合特性上的遗传差异一直为棉花育种者所关注.目前关于海岛棉光合特性及演化规律的研究极少.随着新疆海岛棉育种水平的提高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变化,年代品种已不能反映它们产量性状的实际差异.  相似文献   
6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正常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中度水分胁迫(50%~60%)和重度水分胁迫(30%~40%)条件下,胡杨和灰叶胡杨2年生幼苗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胡杨、灰叶胡杨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符合非直角双曲线函数.在正常供水条件下,胡杨、灰叶胡杨的最大光合速率(Pn max)分别为24.59、16.68 μmol CO2· m-2s-1,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分别为0.059、0.036 μmol CO2·μmol-1photons,光饱和点(LSP)分别为603、517 μmol photons·m-2s-1,光补偿点(LCP)分别为42、41 μmol photons·m-2s-1、暗呼吸速率(Rd)分别为2.99、1.45 μmol CO2·m-2s-1.土壤水分胁迫能显著降低胡杨、灰叶胡杨Pn max、AQY、LSP,而对LCP及Rd无显著影响.无论在正常供水还是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胡杨均表现出更高的光合活性,其Pn、Pn max、LSP、AQY及Rd值均比灰叶胡杨高,而LCP值,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生长在同一生境中的胡杨对光照、土壤水分的生态适应能力高于灰叶胡杨.  相似文献   
65.
紫花苜蓿主要性状的对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个紫花苜蓿材料及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产草量因子的主要性状是叶片数、侧枝长,其次是侧枝重、节间数;影响品质性状的主要因子是粗纤维、粗蛋白质,其次是钙含量.30个紫花苜蓿材料根据因子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可划分为5个不同遗传差异的类群.  相似文献   
66.
旱作条件下紫花苜蓿主要性状对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1个国内外优良紫花苜蓿品种在旱作条件下8个农艺性状与产草量的关系。结果表明:8个农艺性状与产草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茎粗对产草量的效应最大,其次为叶片数。因此,茎粗、叶片数可作为紫花苜蓿选种、育种、产草量估测和确定刈割适期的两个主要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67.
塔里木河上游灰叶胡杨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新疆塔里木河上游阿瓦提县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内设置1.25hm2的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研究灰叶胡杨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灰叶胡杨种群幼苗缺乏,大、老龄个体相对较多,其年龄结构呈倒金字塔型、属衰退型种群.种群更新困难,生存发展前景堪忧.灰叶胡杨种群空间格局符合聚集分布,随发育进程其空间格局由均匀型向聚集型转变,聚集强度逐渐增强.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物种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有关,而且与物种的生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8.
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径级结构与格局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相邻格子法"对塔里木河中游不同生境下胡杨种群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与5种聚集度指标,研究了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径级结构和空间格局及其动态。结果表明:河漫滩生境胡杨种群径级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储备丰富,种群呈增长趋势;沙地生境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严重不足,种群呈衰退趋势。胡杨种群的格局规模为25m2。不同生境下胡杨种群空间格局有所差异,分别表现为集群分布与随机分布;在胡杨种群生长过程中,空间格局呈现由集群分布至随机分布的扩散趋势;胡杨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主要受塔里木河洪水与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胡杨、灰叶胡杨蒸腾耗水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塔里木盆地3年生胡杨、灰叶胡杨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模拟不同土壤干旱条件,研究胡杨、灰叶胡杨的蒸腾耗水规律。结果表明:生长期胡杨、灰叶胡杨的蒸腾耗水量表现出适宜水分>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月蒸腾耗水量呈单峰变化,最高值出现在7月。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两树种月耗水量差异均较明显,说明土壤水分含量是决定树木蒸腾耗水量的主要因素;天气状况也影响苗木耗水量,耗水峰值多出现在晴天,峰谷多是阴天。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灰叶胡杨单株耗水量均高于胡杨,水分条件较好时灰叶胡杨的生长较胡杨好,水分利用效率高,但随水分的减少胡杨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表明胡杨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较灰叶胡杨强,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荒漠生境中生存。  相似文献   
70.
土壤水分含量的高低决定了荒漠绿洲过渡带的植被种类及群落构成,因此,掌握植被特征随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能为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选择典型的干旱区塔里木河中游流域作为样区,定点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含水量,并调查植被特征,分析了干旱区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水分与植被空间格局的关系,进行荒漠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对植被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荒漠绿洲过渡带20~40cm土层土壤湿度、草本密度及植被密度在研究区尺度上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其0~20、40~60、60~80、80~100cm土壤湿度、灌木个数、灌木密度、幼苗个数、胡杨个数、郁闭度和植被群落物种数,在研究区尺度上表现出强空间自相关;土壤水分和植被特征均具有相似且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其数值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即呈M型分布;灌木密度与20~40cm和40~6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呈显著相关,80~100cm土壤水分与胡杨个数、郁闭度、植物群落物种数有极显著相关关系,研究区生态系统脆弱,植被群落物种数较为单一,土壤水分和植被特征的空间变异性主要是结构性因素作用的结果;由于荒漠河岸林的主要建群树种为胡杨,研究表明20~6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对灌木的生存与生长起关键作用,而植被空间格局主要由80cm以下的土壤含水量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