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塔里木河上游灰胡杨种群生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是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中最古老、最原始的木本植物,也是新疆干旱荒漠区的主要建群树种和珍贵的抗逆种质资源.灰胡杨生长慢、抗逆性强,已成为抵御风沙、遏制沙化、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绿洲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屏障.  相似文献   
42.
塔里木河上游荒漠河岸林土壤速效氮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塔里木河上游流域三源交汇区荒漠河岸林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通过采集测定研究区内不同层次土壤样品的速效氮,并利用GIS、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的方法,对研究区内土壤速效氮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荒漠河岸林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的土壤速效氮变异系数均属于中等变异,变异系数的大小与土壤深度有关,20~40 cm、40~60 cm土壤的变异系数大于0~ 20 cm土层;采样数量从精确性、经济性、采样效率3个方面分析,确定了合理的采样数量为0~20 cm土层的采样数为15个,20~40 cm土层的采样数为24个,40~60 cm土层的采样数为24个;0~2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主要由随机因素与结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40 cm、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具有弱空间相关性,主要是随机因素作用的结果;林区土壤速效氮的空间分布表现为0~ 20 cm土层中部含量相对较高,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片状和斑块状分布特点,土壤速效氮含量在20~ 40 cm土层由南至北依次呈现由高到低,空间范围内呈现出一致性的块状分布;土壤速效氮含量在40~ 60 cm在空间范围内,由西北至东南依次呈现由高到低的斜条状分布;此研究为区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塔里木荒漠豆科植物种子休眠原因与破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小芳  韩路  王海珍 《种子》2016,(5):36-40
以塔里木荒漠区3种豆科植物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破除豆科植物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不同方法对种子休眠的解除效应,探讨种子体眠原因并寻求打破种子体眠的最佳途径.结果表明:3种荒漠豆科植物种子属物理性种壳休眠,种皮障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热水、赤霉素、过氧化氢、乙醇、氢氧化钠等化学处理均可破除种子休眠,但种子发芽率与清水对照无显著差异,处理效果不佳.机械破损种皮和浓硫酸处理均能有效打破种子休眠、显著提高发芽率.种子发芽率随硫酸浓度增加与处理时间延长而明显提高,80%以上浓度的H2SO4处理效果较好,其中以80%H2SO4处理90 min,90% H2SO4处理50 min,98% H2SO4处理30 min为最佳,种子发芽率超过98%.因此,利用小型机械和浓硫酸处理是破除荒漠豆科植物种皮休眠障碍的最佳方法,研究结果可为荒漠区人工种植与荒漠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采用非条件和条件数量遗传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果枝的发育遗传规律。非条件遗传方差分析表明,陆地棉果枝的发育动态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并且表达效果逐渐加强。显性效应在果枝发育的前期、后期几乎不表达,中期有一定的表达,且超过加性效应。条件遗传方差分析表明,加性效应在前期就达到1%的显著,中前期几乎不表达,到后期加性效应又逐渐加强;而显性效应在510d时段不表达,在1015d时段显性效应开始表现且逐渐增大,至30125天表达量最高,除首、尾发育阶段,其它各发育阶段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因此,根据陆地棉果枝的发育遗传规律,选择在中、后期进行将会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在查阅大量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评述了栽培密度、刈割方式等耕作栽培措施对苜蓿产草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正常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轻度干旱胁迫(50%~60%)和重度干旱胁迫(30%~40%)条件下2年生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和灰叶胡杨(P. pruinosa)的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进程中,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胡杨、灰叶胡杨的净光合速率经历了急剧下降--缓慢回升--下降3个阶段.在相同的干旱胁迫处理下,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Pn,Gs,Ci,WUE,Fv/Fm,Fv/Fo,qP和NPQ胡杨明显高于灰叶胡杨,表明胡杨比灰叶胡杨对干旱胁迫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7.
不同育苗方式对棉苗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育苗方式对棉苗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裸苗育苗和穴盘育苗法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穴盘育苗的棉苗出叶速度快,裸苗育苗的茎粗、根系干重和侧根数均较穴盘育苗的粗、重和多;裸苗育苗棉株的棉苗素质好,良好的植物学形态特征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施肥对干旱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植棉条件下,设七种不同施肥处理。通过1996~1998三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使土壤中过氧化氨酶、转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较不施肥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幅较小,最大增幅仅为13.06%.而转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增幅较大,最大增幅分别为73.21%、101.10%、67.65%,其中脲酶活性增加最多。单施有机肥(棉籽饼、棉杆)处理酶活性的增幅多高于单施化肥(尿素+重过磷酸钙)处理,但以有机肥结合施用化肥处理酶活性的增加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49.
克隆植物由于克隆性的存在,在很多方面同非克隆植物存在差异.为了解克隆生长对植物适应性的影响,以婆婆纳属(Veronica)植物为对象,从系统角度开展了其属内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①克隆性并不是一个保守性状,婆婆纳属的祖先状态中克隆植物可能性为0.94;②克隆植物大多为多年生植物,花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非克隆植物中一年生植物占优势;③与克隆植物相比,非克隆植物更加耐干旱和高温.在婆婆纳属的进化过程中,随着气候日益变得干旱,利用种子的耐旱特性逃避恶劣时期的策略受到青睐,克隆生长的相对重要性逐渐降低,以致于一些植物最终转换成了非克隆植物,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更高,也能耐受更高的温度,从而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50.
影响苜蓿产草量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31个国内外优良苜蓿品种单株产量与相关性状间的关系。经分析,单株产量与各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以8个相关性状为自变量,以单株产量为因变量,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各自变量与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偏相关系数。茎粗、单株分枝数对产量的作用既有直接正效应,也有间接正效应且偏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茎粗、单株分枝数具有较大的决策系数,对产量起主要决定作用;节间数最小,为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