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27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21篇
  24篇
综合类   382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开农56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性好、脂肪含量高、增产潜力大、抗叶斑病、抗倒伏、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适于湖北省及河南省大果花生种植区春播和麦套种植。  相似文献   
92.
胡丁猛  许景伟  韩友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56-6757,6759
结合实地调研和资料查询,对潍坊市古树名木的类别数量、生长状况、分布情况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后期保护措施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设立专项养护资金、界定好养管责任人等建议。  相似文献   
93.
【目的】确定肉苁蓉多糖的闪式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其抗糖基化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料液比、转速以及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及其对赖氨酸/葡萄糖模拟体系中形成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抑制效果.【结果】当料液比1∶53 (g/mL)、提取转速5 387 r/min、提取时间60 s时,多糖得率可达12.35%.制备多糖和阳性对照氨基胍(AG)对模拟体系中AGEs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438和0.341 mg/mL.【结论】采用闪式提取肉苁蓉多糖方法简单可行,回收率高,其多糖具有一定糖基化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4.
西藏地区干旱指标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西藏自治区干旱情况的时空变化特征,了解该地区气候变化规律,为该地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是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以西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根据37个气象站点从1981—2012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对西藏32 a的UNEP干旱指数、降水、降水集中指数PCI进行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干旱程度随时间推移递减,UNEP干旱指数从西到东逐渐增大,整个区域从西到东依次由特干旱气候区向湿润半湿润及湿润气候区过渡。降水量从西部地区到东南部地区逐渐增大,年均降水量从68.8 mm增大到700 mm。西藏地区年内降水量的季度集中性从东南到西北地区越来越高。研究为西藏自治区大范围的水资源管理和农业灌溉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5.
徐紫薯8号为高花青苷型甘薯新品种,生育期影响结薯习性、产量及品质性状。本试验研究78~188 d共12个生育期下徐紫薯8号薯形、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产量、花青苷含量及淀粉含量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徐紫薯8号各个性状差异显著。大中薯率、亩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和花青苷产量随生育期延长逐渐升高;薯块长宽比、小薯率、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生育期延长而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亩鲜薯产量与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烘干率、亩薯干产量和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148 d甘薯单株结薯数最多,亩鲜薯产量和花青苷产量均最高,分别达每667 m23 927.00 kg和4. 25 kg,大中薯率达90%,甘薯商品性好,食用品质佳。  相似文献   
96.
为了明确麦田水肥供应特征,针对特定区域、特有的栽培模式和品种的养分水分需求规律,建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的水肥综合调控技术,我们设立了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水肥综合调控技术研究试验。试验共设为6个处理,处理1:N_(12)P_8K_5,越冬始期和拔节初期分别浇水30 m~3/亩;处理2:N15P8K5,越冬始期和拔节初期分别浇水30 m~3/亩;处理3:N18P8K5,越冬始期和拔节初期分别浇水30 m~3/亩;处理4:N_(12)P_8K_5,越冬始期和拔节初期分别浇水50 m~3/亩;处理5:N15P8K5,越冬始期和拔节初期分别浇水50 m~3/亩;处理6:N18P8K5,越冬始期和拔节初期分别浇水50 m~3/亩。裂区设置,以灌水为主区,氮水平为副区,主区内各施氮水平处理随机排列。结果表明,处理1的冬前最大分蘖最少,处理4的春季最大分蘖最少;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浇水量过大,基本苗和最大分蘖反而减少;在同一浇水量的情况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基本苗、冬前最大分蘖和春季最大分蘖逐渐增大,说明氮肥有助于小麦的生长。在同一浇水量的情况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逐渐增高;在同一施氮水平下,千粒重、株高和产量随着浇水量的增大,逐渐增多;处理6产量最大,处理1产量最小,处理6比处理1增高23.62%。说明氮肥有助于小麦增产,因此可以合理施用氮肥。  相似文献   
97.
98.
正到目前为止,被认可的病原菌大多通过气流、风雨和雨水等传播,那么被侵染的植物体应该是大面积的较为均匀的,而生产中病害的发生为什么是局部的、有发病中心的?如苹果树腐烂病、褐腐病、叶斑病、烂果病等均是如此。长期以来的结论是由病原菌的侵染几率和植物体的抗病性决定的,那么植物体的抗病性又由什么决定?同样的,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失调(缺乏)应该是广泛的较为均匀的,但为什么缺素症如苹果苦痘病、小叶病等大多是局部果实和新梢上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