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5篇
  55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京郊有机肥产品质量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了解北京郊区生产的有机肥产品的质量现状,摸清有机肥原料的养分及重金属含量范围,选取当地14家有机肥厂生产的有机肥成品及其原料作为研究对象,对采集样品的主要养分、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郊区有机肥产品仍存在养分含量不达标,重金属含量超标等质量问题。所检测的14个有机肥样品中,21%的样品总养分含量不达标,36%的样品有机质含量不达标;不同种类的生产原料总养分和有机质的含量差异较大,且同一种类不同批次类原料养分含量也有较大差异;重金属Cr、Hg、As含量均未超标,Cd、Pb、Cu、Zn含量部分厂家产品有不同程度超标,其中Cu超标比例最大,有28.6%的样品超过国家限量标准;不同种类生产原料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牛粪、鸡粪、糖渣中的重金属含量普遍偏高。  相似文献   
62.
【目的】设施蔬菜生产中水肥的过量投入不仅引发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增加生产成本。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调整肥料养分释放速率,在满足作物营养充分供应的同时,降低肥料和劳动投入,提高产出。为此,本文研究了习惯施肥与3种番茄控释专用配方肥对京郊番茄产量、品质、氮钾吸收以及土壤中硝态氮和钾残留的影响,以期为番茄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蔬菜大棚内小区试验的方法,试验设对照(不施氮肥,CK)、 有机肥(只施有机肥,MN)、 习惯施肥(施N 300 kg/hm2,TN)、 控释专用肥Ⅰ(CN1)、控释肥专用肥Ⅱ(CN2)和控释肥专用肥Ⅲ(CN3)共6个处理。3个专用肥的氮由80%的控释氮与20%速效氮构成,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用量与习惯施肥相同,除CK外其他处理的有机肥用量均为8 t/hm2。 控释肥为自制的聚合物包膜尿素(含N 42%)和包膜硫酸钾(含 K2O 47%)。包膜尿素3种,2个为延迟释放型,1个为直线释放型;2种包膜钾肥均为直线释放型。按不同比例组成3种专用肥。试验采用自压式滴灌系统,每畦安装一条滴灌管,共灌水6次,各小区等量灌溉,分别在移栽及移栽后第44、65、73、79和89 d灌水,每次分别为45、37、35、28、30和27 mm,每小区总量均为202 mm。小区面积为24 m2,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高畦栽培,畦宽1.4 m,双行定植,行距40 cm,株距40 cm。【结果】 各处理番茄鲜果产量为79.2~87.1 t/hm2,其间无显著差异。CN3处理果实的硝酸盐含量增加,但Vc含量却下降,果实品质有所降低。3个控释肥处理的S型控释肥表现为前控后促的供氮趋势,在果实膨大期无机氮供应达到N102247 kg/hm2,与习惯施肥处理多次追肥形成的供氮规律相似。控释钾肥仅释放23.2%~36.0%,环境温度对于控释钾肥的释放促进作用很小。收获后土壤硝态氮的残留主要集中在表层(020 cm)和次表层(2040 cm),占0100 cm土层的87.1%;060 cm土层内,CN3处理的NO-3\|N残留量与习惯施肥相当,而CN1和CN2处理的NO3--N残留比习惯施肥减少37.3%~55.0%,有效降低了硝态氮向下淋洗。施肥增加了各处理表层土壤中的钾含量,表层以下各处理的钾含量差别不大。【结论】3个专用肥处理中控释肥一次性施用不仅节约了施肥时间和劳动成本,而且在果实膨大期提供了充足的氮素供应,实现了与作物氮素吸收的同步。控释专用肥配方1和配方2可以提供合理的氮素供应,在降低劳动投入和节水的情况下,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不降低,并减少了硝态氮的淋洗损失。  相似文献   
63.
发酵床不同垫料配比前期发酵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基于控制畜禽粪便排放与污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其技术核心在于养殖垫料的调配与管理。按照各处理垫料总重量相同,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常规垫料(CK)、70%常规垫料+30%玉米秸秆(30% S)、40%常规垫料+60%玉米秸秆(60% S)、10%常规垫料+90%玉米秸秆(90% S)、20%常规垫料+60%玉米秸秆+20%沸石(60% S+20% Z),研究畜禽进入发酵床前垫料堆积阶段的发酵特征。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垫料堆积2~4天后温度可升到45℃左右,并可保持1~3天;各处理垫料含水率、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均呈降低趋势;pH值缓慢升高;电导率在整个发酵期间变化不明显。其中30% S处理发酵效果最好,温度在高温期和降温期均高于其他处理;其含水率、全氮和有机质分别下降了16.23%、26.31%和37.06%;pH值则升高了7.13%。综合判断,本试验条件下常规垫料和玉米秸秆按30% S混合进行前期发酵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64.
蔬菜废弃物沤制液体有机肥的理化性状和腐熟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探索和推广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试验选用白菜废弃物、西红柿秧废弃物为原料,根据不同原料和预处理方式共设12个处理,经过96天的沤制,形成液体有机肥,测量各项指标及GI值。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沤制时间条件下,叶菜类废料中磷、钾等营养元素相对于果菜秧更易转移到肥液中;切碎预处理对叶菜类废料的影响大于果菜秧;接种沼液和纤维素菌对沤肥各项指标影响不显著;曝气明显改变了沤肥的发酵状态,特别是加快了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增加了氮素的挥发损失,并可能使氮、磷等养分经微生物吸附而更快地向固相转移。  相似文献   
65.
不同干污泥返料量对污泥堆肥氮素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条垛式堆肥法,对污泥堆肥温度及氮素各项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堆体中添加不同量成品腐熟干污泥能够使堆体快速升温并在高温期维持较长时间,所有添加干污泥的处理均能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7959-1987)>要求.添加30%~40%干污泥的处理能够很好地控制氮素以铵态氮形式累积和损失,并且硝态氮损失也较少,堆肥结束后全氮损失量分别为12.26%和9.86%.经过50 d的污泥堆肥化处理,物料由原来的深黑色变为灰黑色腐殖质状,疏松,臭味消失,基本达到腐熟.  相似文献   
66.
填闲玉米对京郊设施菜地土壤氮素淋洗影响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郊区开展了3 a(2008—2010年)的田间试验,在前茬蔬菜3种施肥处理(CK,不施肥;N1,施N380 kg/hm2;N2,施N 260 kg/hm2)的基础上,在夏季休闲期分别在N1和N2处理上增设了甜玉米种植处理,即N1C和N2C,以探讨填闲作物种植对京郊设施菜地夏季敞棚期氮素淋失的阻控作用。利用田间系统观测数据对土壤-作物系统水氮管理模型WHCNS进行了校验,并对设施菜地夏季休闲期土壤水氮平衡及氮素淋洗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休闲处理的水分消耗项主要是蒸发和渗漏,而填闲处理的水分消耗项主要是蒸腾和渗漏,各处理水分渗漏量由大到小依次为:CK、N1、N2、N1C、N2C,甜玉米的种植提高了土壤水分的上行通量,减少了近42%的水分渗漏量。休闲处理的水分平衡均值为正,而填闲处理的水分平衡为负,说明甜玉米的种植消耗了土体储存的水分。硝态氮淋洗量由大到小依次为:N1、N2、CK、N1C、N2C,填闲处理的氮素淋洗量范围为1.3~50.9 kg/hm~2,远低于施肥处理的59.2~273.6 kg/hm2,甚至低于不施肥处理的38.6~151.6 kg/hm~2,N1C和N2C处理的氮素淋洗量分别比N1和N2处理降低80%和85%。因此,在夏季选择深根系的甜玉米作为填闲作物,对硝态氮的淋洗有明显的阻控作用,是降低土壤硝态氮淋失风险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探索包衣尿素养分释放规律和对育苗生长的影响,以普通尿素为对照,分别按等氮量设置了L30、L60和S60三种释放类型树脂包衣尿素处理并进行黄瓜穴盘基质育苗试验。在第15、21、29、36天测定了基质、肥料及幼苗中氮素含量变化情况,并在最后一天还测定了壮苗指数。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基质中无机氮含量、幼苗吸氮量以及壮苗指数差异显著,其中L30处理氮素的释放与黄瓜幼苗吸氮趋势相吻合。幼苗株高、茎粗、单株干物重均优于CK处理,壮苗指数提高20.2%。因此,采用L30型控释氮肥,可以实现一次底肥投入,达到育苗期间免追氮肥的目标。  相似文献   
68.
长期连作下不同栽培措施对设施蔬菜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东寿光地区设施蔬菜大棚的夏季拉秧期分别测取茄子、丝瓜、番茄、黄瓜和辣椒5种设施蔬菜3个土层土壤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与pH值、EC值。结果发现,寿光地区不同农户对不同设施蔬菜采用不同栽培措施,使得土壤中全氮、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主要累积在上层土壤中,使得土壤有酸化趋势,但对土壤EC值影响不显著。设施黄瓜的铵态氮与硝态氮相关化肥投入量较其他设施蔬菜多,但设施番茄的不同栽培措施中施入速效钾肥量与有机质投入量较其他设施蔬菜少。寿光地区设施蔬菜中的有机质投入应该加大厩肥的投入比例,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以达到碳氮比例的平衡,为寿光地区设施蔬菜减施化肥对环境效益的评价体系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不同过磷酸钙添加量对蔬菜废弃物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过磷酸钙添加量对蔬菜废弃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过磷酸钙能够提高堆体温度,其中添加量为堆肥物料干重10.26%时的最高温度值最高,为64.33℃。堆肥结束时,添加过磷酸钙对各堆肥处理的C/N值无显著影响,但降低了堆肥物料的pH值,提高了电导率,其中添加量介于物料干重4.10%和10.26%时的EC值显著高于CK处理(P0.01);添加量低于物料干重10.26%时的GI值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1),其中添加量为物料干重2.05%(S5处理)时的值最大,为105.61%。添加过磷酸钙显著降低了堆肥的氮素损失率(P0.05),其中添加量为物料干重2.05%时的氮素损失率最低,仅为23.94%,且此添加量下的产投比最大,为3.93。本试验条件下,添加过磷酸钙可显著提高堆肥腐熟度,显著降低堆肥物料的氮素损失率,其适宜添加量为物料干重的2.05%。  相似文献   
70.
应用采用水基成膜法研制的4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B2、PS、F2、F2F)进行土柱淋洗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的氮素溶出规律。结果表明:4种胶结包膜肥料氮素累积溶出率达到50%所需时间为B2 42 d左右、PS 36 d左右F、2 30 d左右F、2F 18~24 d;B2的累积溶出率曲线最平缓,其后依次为PS、F2和F2F。同一种胶结包膜肥料在红壤、褐土和黑土中的氮素溶出率峰值出现时间一致(以B2为例);氮素溶出峰值之前,瞬时溶出率在2~13 d内为红壤褐土黑土,峰值氮素溶出率为红壤(12.84%)褐土(10.15%)黑土(8.39%),而峰值过后,24~48 d氮素瞬时溶出率褐土最高,红壤与黑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包膜肥料本身释放氮素的速率受不同质地的土壤影响较小,但其淋出量受土壤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