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冬春17号是以CMS1-8-1为母本,自交系优1-7-3为父本配制的极晚抽薹大白菜一代杂种。植株半直立,株型紧凑,外叶绿色,叶面稍皱。株高43 cm,开展度52 cm,叶球中桩合抱,特紧实,单球质量2.5 kg左右,品质优;抗逆性强,特别耐湿抗寒,抗多种病害。在贵州作越冬栽培生长期可延长至145 d以上仍不未熟抽薹。丰产稳产,一般每667 m~2净菜产量5 000 kg左右,是冬春季节栽培的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12.
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 常州市郊区蔬菜局;  相似文献   
13.
萝卜抽薹机制及耐抽薹种质资源选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萝卜是我国广泛栽培的重要蔬菜作物,但先期抽薹成为严重影响萝卜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选育耐抽薹萝卜品种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该研究通过分析近年来在萝卜耐抽薹性的遗传、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以及萝卜耐抽薹种质资源的鉴定和培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更深入了解萝卜耐抽薹的机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雄性不育性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为耐抽薹萝卜新种质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萝卜杂交组合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萝卜16个杂交组合与产量有关的6个性状及单株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萝卜杂交组合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为株高0.7226、叶片数0.7279、开展度0.7024、肉质根长0.6628、肉质根粗0.7831、肉质根皮厚0.6048;关联序为肉质根粗>叶片数>株高>开展度>肉质根长>肉质根皮厚;各性状的灰色权重为w1w2w3w4w5w6=0.1720.1730.1670.1580.1860.144.  相似文献   
15.
萝卜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几种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多代纯合的不育性稳定的萝卜雄性不育系A1、A5为材料,以其相应的保持系B1、B5为对照,对POD、SOD、PAL及淀粉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萝卜雄性不育性的表现仅与花蕾的POD和淀粉酶活性的增强有关,而与SOD及PAL活性无关.同时,在叶片中,以上酶的活性在不育系和保持系间差异不明显.认为萝卜雄性不育性的基因可能仅在生殖器官中表达,而对营养器官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萝卜雄性不育系几种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普通PAGE对开花期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1、A5及其相应保持系B1、B5的叶片和花蕾中几种同工酶进行了酶谱分析。结果表明:在花蕾中,POD、COD、EST及a-淀粉酶同工酶种类和活性与不育性有关,而SOD同工酶在不育系与保持系间无明显差异;在叶片中.不育系与保持系问均无明显差异,说明与雄性不育性有关的同工酶可能仅在花蕾中表达。  相似文献   
17.
以"胭脂红1号"萝卜为试材,在人工光照培养箱内对萝卜幼苗进行6个不同的昼夜温差处理(白天5℃/夜间5℃;白天10℃/夜间5℃;白天15℃/夜间5℃;白天20℃/夜间5℃;白天15℃/夜间10℃;白天15℃/夜间15℃),研究了萝卜最适宜的低温春化和抽薹的条件,以期为萝卜加代繁殖或防止萝卜先期抽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昼夜温差和春化处理时间,对萝卜的抽薹、现蕾和开花的影响差异显著,低温昼夜温差春化处理可促进萝卜抽薹、现蕾、开花以及植株花芽分化,还可以促进腋芽萌发成枝,处理时间越长促进作用越明显。白天10℃/夜间5℃、处理18d是"胭脂红1号"萝卜最适宜的低温春化和抽薹条件。低温抑制了植株的营养生长,春化处理时间越长,腋芽越容易萌发成枝,但随着开花结荚,花荚的质量明显降低,花薹相对矮小,对萝卜的茎粗、最大叶长叶宽的抑制作用也愈加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控制萝卜抽薹开花、提高萝卜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冬春17号是以优CMS1-8-1为母本,自交系优1-7-3为父本配置的极晚抽薹大白菜一代杂种。植株半直立,株型紧凑,株高43 cm,开展度52 cm,叶球中桩合抱,特紧实,单球质量2.5 kg左右,品质优;抗逆性强,特别耐湿抗寒,抗多种病害。在贵州作越冬栽培生长期可延长至145 d以上仍未熟抽薹。丰产稳产,一般每667 m~2净菜产量5 000 kg左右,是冬春季节栽培的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春梢1芽2叶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4个古茶树优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古茶树氨基酸含量最合适的流动相A为0.1mol/L无水醋酸钠∶乙腈=93∶7,流动相B为乙腈∶水=8∶2;古茶6号的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最高,古茶4号的茶氨酸含量占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最高为53.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