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6篇
  5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指出了营养是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保持和提高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营养的改善有助于降低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和延长寿命。研究发现卡路里限制能够延长一些生物的寿命,延迟衰老特征的产生,卡路里限制是通过调节表观遗传、细胞生长、衰老信号及细胞间传递信号分子来诱导细胞和整个机体水平上的衰老应答。适应性衰老应答可以使细胞和机体抗年龄有关的机体变化促进长寿。在人体中,卡路里限制能够抵抗癌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和神经组织退化等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从而促进人类的长寿。  相似文献   
32.
旨在探究幼年牦牛皮肤毛囊的组织学结构和TGF-β2及HIF-1α对幼年牦牛皮肤毛囊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10头健康幼年牦牛,采集其颈部、背部、胸部、腹部、小腿部、腋下及阴囊皮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后,采用HE和Sacpic染色,对各部位皮肤组织中毛囊进行观察和计数,并筛选出多毛及少毛部位。利用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TGF-β2和HIF-1α在幼年牦牛多毛皮肤和少毛皮肤进行定位与定量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幼年牦牛皮肤的毛囊分布于真皮层,常与汗腺及皮脂腺伴行,毛髓质及内根鞘结构不完整。Sacpic染色可见毛囊内根鞘为红色,外根鞘为苍绿色,结缔组织鞘为蓝绿色。腹部皮肤的毛囊数量最多[(2 085±15)个·cm-2],阴囊数量最少[(158±15)个·cm-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GF-β2及HIF-1α主要表达在表皮层、毛囊外根鞘、皮脂腺及汗腺。TGF-β2在阴囊和腋下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腹部和背部。HIF-1α在腹部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部位。幼年牦牛的毛囊处于退行期,在腹部数量最多,背部次之,阴囊最少;TGF-β2和HIF-1α在不同部位皮肤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研究TGF-β2和HIF-1α对牦牛皮肤毛囊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近10多年,倒春寒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黄怀南片麦区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本试验通过对供试品种进行降温后灌水处理,研究灌水对受冻品种产量及构成三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冷害后及时灌水可以显著提高小麦每穗粒数,减轻倒春寒危害,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34.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加快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无疑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意。为了全面掌握陕西省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找准问题、提出对策,实现加快发展,笔者对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35.
强调发展使用有机肥的重要意义,概述梨树县有机肥资源情况和利用现状,以期促进有机肥产业的发展及当地粮食生产的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36.
3种冠环线虫rDNA-ITS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利用PCR扩增3种冠环线虫5个样品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及5.8S片段,将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序列比对和分析结果显示,所测样品ITS1-5.8S-ITS2的长度范围为748~843 bp,总变异位点(包括gaps)119个,简约信息位点18个;其中ITS1和ITS2的长度范围分别为367~370 bp和228~320 bp,变异位点分别为14个和105个,简约信息位点均为9个。所有测试样品的5.8S片段完全相同,长度为153 bp。5条序列ITS1区的G+C含量(48.0%~48.5%)明显高于ITS2区(37.7%~40.3%)。通过序列两两比对,3种冠环线虫ITS1和ITS2的种间差异性分别为1.9%~3.5%和5.6%~31.8%;而种内差异性分别为0~0.5%和0~0.9%。并且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序列的同源性为99.07%~99.41%。本研究认为,ITS序列可以作为冠环线虫种类鉴定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7.
砂质土壤中低产田的土壤肥力是限制小麦产量的主要原因,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最为突出。本试验以开麦22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无氮、低氮、中氮、高氮4种氮肥施用量,探讨开麦22在实际生产中的适宜施氮量。结果显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累积等明显增加,但过多的施氮量反而造成小麦增产不显著,以及较低的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因此,开封地区砂质中低产田适宜的施氮量为210 kg/hm2。  相似文献   
38.
新型化学打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在豫东推行棉花化学打顶,以配合轻简化栽培管理,顺应棉花全程机械化发展要求,对新型化学打顶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化学打顶剂可以有效降低棉花的株高、减少果枝数,有效抑制棉花顶尖生长,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和衣分,基本可以起到类似人工打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正承德地处冀北山区,为典型的一季作种植区域。随着2015年农业部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在承德中南部进行马铃薯早春错期栽培,6月底7月初马铃薯收获上市,通过合理安排,再种植一季生育期短的作物,经过近3年的早春地膜栽培马铃薯复种琉璃苣的试验获得成功,实现由单季种植转为双季种植模式。而琉璃苣是集食用、药用、观赏、美容及保健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特色多用芳香植物,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为了充分发挥琉璃苣的多用功能,可在马铃薯收获后,采用20cm的小行距按3行1带的种植模式,待琉璃苣长到8~10片叶至叶片短毛未硬化前,茎叶可食用时,根据市场需求收获中间行的茎叶,仅留两侧行,正常管理,收获种子及全株,实现下茬一种(季)二收的创新模式。该模式既充分利用耕地资源,又增加琉璃苣的利用途径;既提高复种指数,又增加经济效益。为了在承德南部适宜范围内大面积推广该种植模式,现将夏季玻璃苣的一种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手术病人凝血功能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脑膜瘤切除手术的患者18例,随机分为异氟醚组10例及异丙酚组8例,异氟醚组患者采用1%~1.5%异氟醚维持麻醉,异丙酚组患者采用2~5μg·mL-1的靶浓度输注异丙酚维持全麻。两组病人均用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诱导,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失血量。结果两组之间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时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2~5μg·mL-1的靶浓度输注异丙酚维持麻醉与吸入异氟醚麻醉相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