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抗病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绥粳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绥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7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具有抗病、优质、高产等特点,预备试验平均产量8214.7kg/hm^2,比对照垦稻10号平均增产11.5%,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016.1kg/hm^2,平均比对照增产12.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60.2kg/hm^2,平均比对照龙稻3号增产12.0%。  相似文献   
12.
<正>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14年种植面积超380万hm2,总产量在2 720万t左右,稻谷商品转化率达65%左右,年大米外销量1 660万t以上,对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绿色稻米产业的兴起,香粳稻在该产业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香粳稻,以其香甜可口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和世界稻米市场的青睐[2]。我国是香稻的产地之一,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黑龙江省粳稻育种,特别是粳稻品质育种的现状,分析了在育种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国标1级优质粳稻品种匮乏,优质长粒型香稻品种不多,营养功能型粳稻品种紧缺,及品种抗高寒、抗逆性、抗倒伏性还需要提高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措施,如大力培育优质长粒型香稻品种,提高新品种的食味品质、抗高寒和抗逆性,培育高品质、营养、丰产的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绥粳11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育成的抗病优质耐冷的水稻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主栽糯稻遗传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黑龙江省近年审定的糯稻品种,对其遗传背景进行分析,试图挖掘其系谱中的骨干亲本,为糯稻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部分通过审定的糯稻品种都含有日本水稻的血缘;一些骨干亲本能够直接育成或衍生出糯稻品种,为优秀的糯稻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今后,应加强骨干亲本的筛选和利用,以为糯稻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高产育种目标,分析了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30个水稻品种的产量性状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的第一主因子为每穗粒数,第二主因子为剑叶宽,第三主因子为千粒重,第四主因子为穗长,第五主因子为结实率,第六主因子为株高。在今后高产育种工作中,应将改良水稻株型及提高每穗粒数作为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7.
绥粳14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垦稻10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2013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收敛,叶色浓绿,抗稻瘟病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口感佳。  相似文献   
18.
水稻不同栽培密度与施肥方法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水稻不同栽培密度与施肥方法(常规施肥法和叶龄诊断施肥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绥粳3号适宜的栽培密度为C3(30 cm×10 cm);叶龄诊断施肥方法比常规施肥方法产量高,在叶龄诊断施肥方法和栽培密度C3互作时产量最高,产量为9 739.1kg/hm2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轻水稻干尖线虫病对水稻育种和水稻生产的影响,在水稻干尖线虫病发病严重的试验田取种作为试验用种,以17%杀螟·乙蒜素和25%劲护氰烯菌酯为试验药剂对附带病源的种子进行浸种试验。结果表明,17%杀螟·乙蒜素可有效抑制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发生,并且对稻种发芽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单一采用25%劲护氰烯菌酯浸种不仅对水稻干尖线虫病无效,还会促进干尖线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寡分蘖力水稻品种栽培模式,以绥粳4号为试材,研究密度与施肥量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绥粳4号在产量最高(9 122.5kg·hm-2)时求得最佳密度为33.9万穴·hm-2,氮、磷、钾分别为141.2、60.0和58.4kg·hm-2;绥粳4号在食味品质最高(86.5分)时求得最佳密度为39.0万穴·hm-2,氮、磷、钾分别为116.6、80.5和74.4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