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黑龙江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小结,并针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体对策如下:有针对性的选育适于不同生态区域的优质、抗逆水稻新品种,并对新品种的轻简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研究;适时开展水稻直播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及开展秸秆还田技术研究;开展稻米精加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育成的89个水稻品种基本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育成的水稻品种在育成品种总数、产量、品质及抗病、抗逆性等方面均有一定提升;黑龙江省水稻选育的遗传基础仍然十分狭窄,配制组合时不可避免的出现重复,审定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今后在黑龙江省的水稻育种工作中应从国内外引进新的优质种质资源,努力挖掘新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3.
绥粳28是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集优质、抗逆、香型等诸多优点于一身的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对该品种未来在黑龙江省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为今后寒地优质粳稻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黑龙江省水资源短缺现象加剧及干旱灾害时有发生的情况,采用田间直接鉴定法,对黑龙江省第二、第三积温带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进行抗旱性筛选与鉴定。结果表明,绥粳3号、绥粳8号、绥粳18、龙粳31等4个品种抗旱性较好;影响水稻抗旱性的第一主因子为4叶1心期根系活力,第二主因子为分蘖盛期根系活力,第三主因子为有效穗数,第四主因子为穗粒数,第五主因子为强势粒灌浆速率,第六主因子为播抽历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水稻栽培区土壤的盐、碱化日趋严重,植物体内Na+、K+浓度及Na+/K+是植物耐盐、碱性重要指标。在盐、碱胁迫条件下检测水稻苗期地上部和根部的Na+、K+浓度及Na+/K+的QTL位点,为水稻的耐盐、碱性遗传机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东农425与耐盐、碱水稻品种长白10为亲本构建重组自交系(RIL)为作图群体,利用102对SSR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水稻基因组约1 915.05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8.77 c M;在140 mmol·L-1 Na Cl盐胁迫和0.15%Na2CO3碱胁迫处理条件下,对水稻苗期地上部和根部的Na+、K+浓度及Na+/K+等性状进行测定,利用SPSS v19.0对各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采用QTL Ici Mapping v3.3的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进行QTL定位。【结果】盐、碱胁迫条件下,亲本及RIL群体地上部Na+、K+浓度均高于地下部Na+、K+浓度,各性状在RIL群体中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表现出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符合QTL定位要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条件下,地上部Na+与K+及根部Na+与K+均呈极显著正相关,2种胁迫条件下的各性状相关性不显著。盐、碱胁迫条件下共检测到15个与Na+、K+浓度和Na+/K+相关的QTL,2种条件下所检测到的QTL位于不同染色体区域。在盐胁迫下共检测到5个QTL,包括1个与地上部K+浓度相关QTL,位于第8染色体的RM1308—RM281区间内,贡献率为6.83%;3个与根部Na+浓度相关QTL,位于第3和第8染色体上,其中q SRNC3-1贡献率最大,为16.41%;1个与根部K+浓度相关QTL,贡献率为3.52%;未检测到与地上部Na+浓度、Na+/K+及根部Na+/K+相关的QTL。在碱胁迫下共检测到10个QTL,包括1个与地上部Na+浓度相关的QTL,位于第2染色体的RM1347—RM48区间内,贡献率为14.41%;1个与地上部K+浓度相关QTL,位于第2染色体的RM1255—RM213区间内;3个与地上部Na+/K+相关QTL,分别位于第2、7、10染色体上,其中q ASNK2贡献率最大,为7.57%;1个与根部Na+浓度相关QTL,位于第3染色体的RM293—RM232区间内,贡献率为13.71%;2个与根部K+含量相关QTL,分别位于第1染色体的RM5—RM9和第2染色体的RM12865—RM12941区间内;2个与根部Na+/K+相关QTL,分别位于在第3和第4染色体上,其中q ARNK3贡献率较大,为10.48%。通过比较图谱发现,本研究中的大部分QTL与以往不同群体中影响耐盐、碱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在同一或相邻的染色体区域,另外在碱胁迫下所检测到的q ASKC2和q ARKC2在前人研究中未见报道,可能存在新的耐碱性位点。【结论】在盐、碱胁迫条件下,Na+、K+的吸收和运输均是平行而独立的过程,且根部对Na+和K+的吸收与向地上部运输存在不同的遗传机制;盐、碱胁迫条件下,水稻Na+、K+浓度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6.
优质高产香粳水稻新品种绥粳18育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绥粳19是2000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与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历经产量鉴定、品种比较、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于2014年1月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命名为绥粳18。1绥粳18特征特性香稻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4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450℃。该品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高产育种目标,分析了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30个水稻品种的产量性状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的第一主因子为每穗粒数,第二主因子为剑叶宽,第三主因子为千粒重,第四主因子为穗长,第五主因子为结实率,第六主因子为株高。在今后高产育种工作中,应将改良水稻株型及提高每穗粒数作为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8.
绥粳20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的糯稻新品种,具有高产、多抗、广适等特点,2017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07032,填补了目前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缺少高产、多抗、广适糯稻品种的空缺,推广前景很大。本文从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3个方面对绥粳20进行了介绍,以期促进其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育种多目标性状优化方案,利用7个主推水稻品种的22个农艺性状值和NSGA-II遗传算法、熵权综合评价法,对适宜的育种目标性状参数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育种各优化参数值为:食味品质分值90.9~94.5分,较供试品种均值增加8.5~13.0分;产量9 916.3~10 959.8kg/hm2,较供试品种均值增加799.0~1 842.5kg/hm2。本研究提出的育种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可统筹设计不容易兼顾的育种多目标性状,以便获得更加合理的育种方案。综上,遗传算法和熵权评价法结合是一种可用于不同生态区水稻新品种育种多目标科学量化并高效设计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花培育种粳稻品种亲缘系谱及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花培育种粳稻品种亲缘系谱及农艺性状的综合特性,以黑龙江省1975—2019年育成的22个花培育种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遗传亲本和15个农艺性状的信息数据,采用亲缘协方差及相关、多重比较、聚类等统计方法,对供试材料亲缘遗传系数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花培育种技术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其推广与应用还有很大潜力。此外,具有亲缘关系品种组合仅占231个组合的4.8%,遗传差异大、遗传多样性水平高,筛选出‘龙粳香1号’、‘龙粳45’、‘龙粳3767’、‘龙粳7号’和‘龙粳4号’5份种质资源为核心亲本种质。同时,明确了今后黑龙江省花培育种目标,即在稳定改善产量、胶稠度含量、穗粒数、糙米率、食味品质及垩白度的基础上,着重提高结实率、整精米率、穗长,降低株高、垩白粒率、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穗颈瘟级别。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黑龙江省花培育种技术推广以及种质资源利用、新品种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