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4篇
  4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田高效种植技术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多年多点调研和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适宜黄河三角洲植棉区应用的“重度盐碱地一熟制棉花种植技术模式、盐碱地棉-粮均衡丰产技术模式和生态高效种植技术模式”,并对各项技术措施作了简要分析。该技术模式既可指导棉花和其它作物生产,又能较好兼顾棉花产业的发展和综合比较效益的提高,对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为研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81头体重相近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组和NAC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9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 000 mg/kg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NA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mg/kg NAC。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组和NAC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显著提高9.34%(P0.05)和7.52%(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6.5%(P0.05)和7.0%(P0.05)。各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存活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组和NAC组的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无显著性变化(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分别显著提高18.99%(P0.05)和26.97%(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18.35%(P0.05)和16.51%(P0.05);一氧化氮(NO)含量分别降低15.24%(P0.05)和19.48%(P0.05);过氧化氢(H_2O_2)的水平分别显著降低31.40%(P0.05)和30.34%(P0.05);抑制羟自由基的能力(IHR)分别增加9.64%(P0.05)和2.51%(P0.05)。3)与对照组相比,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组和NAC组血清的IgM含量分别增加39.21%(极显著,P0.01)和9.03%(P0.05);IL-2含量分别增加19.92%(P0.05)和18.22%(P0.05);IL-6含量分别降低23.56%(显著,P0.05)和7.85%(P0.05)。与NAC组相比,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组血清IgM含量显著升高(P0.05),IL-2和IL-6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说明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和NAC均能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在增强仔猪免疫能力方面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3.
发展盐碱地植棉对于缓解我国粮棉争地矛盾、提高棉花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在制定滨海盐碱地植棉关键技术的同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技术,包括盐碱地棉田改良与培肥、棉花适当晚播、适增播量、加强苗期管理、雨季及时排涝等。本文对这些配套技术作了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34.
为明确合理密植条件下调亏灌溉的节水增产效果,在新疆干旱区大田研究了灌溉量(饱和灌溉、正常灌溉、调亏灌溉)和种植密度(12万、18万、24万株·hm-2)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量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物产量、经济系数、经济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但对纤维品质没有影响。调亏灌溉显著抑制营养生长,但提高了收获指数;调亏灌溉下适当提高密度,显著提高了生物产量和单位面积铃数。调亏灌溉下高密度处理组合在用水量减少20%的情况下,棉花产量与正常灌溉下中、高密度以及饱和灌溉下低密度等高产组合的产量相当。调亏灌溉配合合理密植是旱区棉花节水增产的有效栽培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5.
精量播种减免间定苗对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间苗、定苗是黄河流域棉区十分普及却费工费时的棉田管理措施。通过精量播种减免间苗、定苗环节,将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轻简化栽培提供新的技术途径。2011-2013年连续3年在山东省临清市、夏津县、惠民县和东营市4个地点,以常规播种保苗方式为对照,研究了精量播种保苗(播量11.25 kg hm–2,出苗放苗后不间苗、定苗)方式对棉花收获密度、籽棉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年份、地点和播种保苗方式对棉花收获密度、籽棉产量和铃数皆有显著的互作效应。12个点次(3年4个地点)中有10个点次精量播种保苗方式的收获密度达到4.5~8.5株 m–2,铃数和籽棉产量与常规播种保苗方式相当;2011年东营点和2012年惠民点精量播种保苗方式的密度分别只有3.53株 m–2和3.63株 m–2, 铃数比常规播种分别减少13.8%和9.7%,单铃重与各自的对照无显著差异,籽棉产量分别减少14.2%和5.5%。精量播种处理中2个点次减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收获密度过低,导致铃数降低。通过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较高的收获密度,精量播种减免间定苗能够实现省工节本不减产,可作为一项重要的简化栽培措施在黄河流域棉区推行。  相似文献   
36.
滨海盐渍土抗虫棉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特点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辛承松  董合忠  唐薇  张冬梅  罗振  李维江 《作物学报》2008,34(11):2033-2040
以转Bt基因抗虫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中早熟品种鲁棉研18和早熟品种鲁棉研19为材料,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高、中、低产田抗虫棉的主要养分吸收、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低产田抗虫棉的主要养分吸收量显著低于高产田,而养分生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高产田。高、中、低产田抗虫棉的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分别为4.81、6.33和8.05 kg皮棉 kg-1 N,磷素生理利用效率分别为28.57、40.06和50.48 kg皮棉 kg-1 P,钾素生理利用效率分别为9.16、11.58和12.76 kg皮棉 kg-1 K。养分吸收比例总体上N高于K,更明显高于P。中、低产田抗虫棉的净光合速率和生物产量明显低于高产田,皮棉产量也显著低于高产田,分别低12.44%和36.93%,但棉柴比显著高于高产田。表明滨海盐渍土中、低产田的盐分高而养分有效性和供应能力差,影响抗虫棉的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进而阻碍棉花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滨海盐渍土棉田经济施肥的原则是保证中、低产田的肥料供应,高产田重施P、K肥,低产田重施N、P肥。  相似文献   
37.
K638(鲁棉研41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育成的中早熟常规抗虫棉品种,201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10号)。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后期叶功能好、抗早衰,铃大、吐絮畅、易采摘,已成为近年来山东省棉花良种推广补贴主导品种和山东省主推品种之一。现根据该品种在试验和生产中的表现,对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作一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38.
转AhCMO基因棉花苗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转AhCMO基因的2个棉花品系L1和L2及其转化受体泗棉3号(SM3)为材料,研究了转AhCMO基因棉花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试验采用盆栽方式在日光温室中进行,以维持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45%作为干旱处理,以正常供水维持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75%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正常供水条件下转基因品系L1和L2与SM3生长表现一致。但是干旱胁迫下,转基因品系L1和L2的干物质积累量、平均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片叶绿素的含量都显著高于SM3;而且L1和L2叶片中甜菜碱含量显著高于SM3,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也较SM3显著提高。说明2个转AhCMO基因品系的耐旱性得到明显提高,耐旱性的提高与甜菜碱积累量的增加、POD和SOD活性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39.
那坡县发展生物能源林的几种树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把发展生物质能源作为重点项目来抓,那坡县具有发展木本生物质能源树种的土壤、气候环境优势。现根据那坡实际情况及适地适树原则,介绍几种适宜那坡县发展的生物质能源树种。1麻风树麻风树Jatropha curcasL·,又名小桐子、臭油桐等,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在  相似文献   
40.
农村畜禽饲养条件较为简陋,防护设施落后,如不加强冬季畜禽疾病预防、防寒保暖和饲养管理,畜禽就易发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