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9篇
  2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红胫戟纹蝗痘病毒Dociostarus kraussi EPV(DkEPV)包涵体蛋白基因克隆、测序与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DkEPV包涵体蛋白基因包含2 922 bps的开放阅读框架, 编码109.4 kDa蛋白质.与鳞翅目及鞘翅目昆虫痘病毒包涵体蛋白氨基酸的同源性小于20;,而与其他直翅目昆虫痘病毒包涵体蛋白氨基酸的同源性均高于80;.DkEPV包涵体蛋白包含19个半胱氨酸位点,主要分布在C-末端.此包涵体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基因,富含A+T,并且具有典型的痘病毒晚期启动子信号TAAATG,直翅目昆虫痘病毒之间此序列保守.同时在此痘病毒包涵体基因的下游克隆了另一个不完整的基因序列,与血黑蝗痘病毒的MSV072基因同源,与包涵体蛋白基因比邻但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52.
室内用生物测定方法评价了七星瓢虫的5个虫态对取食转(Bt+CpTI)双价基因棉(SGK321)和常规棉(石远321)棉蚜在不同密度下捕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方程模型.由模型得出在一定范围内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寻找效应均随棉蚜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捕食量除在成虫期N =80,2...  相似文献   
53.
用硫酸铵和聚乙二醇(PEG)沉淀技术对杨小舟蛾幼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进行了纯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硫酸铵沉淀,杨小舟蛾GSTs活性主要分布在40%~60%沉淀段,比活力为174.41nmol/(min·mg),纯化倍数为1.39。在5种PEG(PEG400、PEG2000、PEG4000、PEG6000和PEG20000)中,PEG20000的纯化效果最好。杨小舟蛾PEG20000沉淀的GSTs活性峰主要分布在10%~15%沉淀段,GSTs比活力&454.14nmol/(min·mg),纯化倍数达到15.50。因而,PEG20000沉淀对于杨小舟蛾幼虫GSTs的纯化效果优于硫酸铵。  相似文献   
54.
对淮北棉田节肢动物优势种群组成和时空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棉蚜、烟粉虱、棉叶螨、棉盲蝽、四点亮腹蛛、龟纹瓢虫、T-纹豹蛛、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华姬猎蝽、小花蝽和青翅隐翅虫为优势种群;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值都是以龟纹瓢虫最大,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与棉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值以八斑球腹蛛最大,空间生态位重叠值以T-纹豹蛛最大。综合分析了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的数量、与棉蚜发生在时间上同步性和空间上同域性以及捕食量大小,建立了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对棉蚜控制作用模型,以龟纹瓢虫控制作用指数最大,达19.82%。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介绍了温度偏移饲养法在昆早生态研究中应用的基本原理、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56.
对安徽江淮地区中稻田害虫和天敌群落动态进行了研究,田间调查共记录捕食性天敌12种,害虫12种。天敌优势种为草间小黑蛛、青翅蚁型隐翅虫、四点亮腹蛛、拟水狼蛛和圆尾蟏蛸;害虫优势种为褐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草间小黑蛛、拟水狼蛛、褐飞虱、青翅蚁型隐翅虫主要分布于稻株下部;四点亮腹蛛和白背飞虱主要分布于稻株中、下部;圆尾蟏蛸和稻纵卷叶螟主要分布于稻株上、中部。群落多样性在中稻生育中期最高,群落均匀度是影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以功能团为单位和以物种为单位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高度正相关。群落特征在中稻生长发育期间变化较大,群落稳定性较低。  相似文献   
57.
试验结果表明,洋槐蚜(Aphis robiniae Maccniati)、萝卜蚜(Lipapkiserysimi(Kaltenbach))、桃蚜(Myzus persicae(Sulz.)和瓜蚜(A.gossypii Glov.)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对乙酰硫代胆碱的比活力和最大反应速度(V_(max))值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米氏常数(K_m)值,瓜蚜是其他蚜虫的2倍。4种蚜虫的 AChE 对氧乐果和抗蚜威的动力学常数具有明显的不同。瓜蚜 AChE 对抑制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其他蚜虫,对氧乐果的双分子速率常数(Ki)值降低10~30倍。瓜蚜 AChE 的磷酰化速率或氨基甲酰化速率(K_2)以及与抑制剂的亲合力也明显低于其他蚜虫,这可能是由于瓜蚜 AChE 变构所致。根据蚜虫 AChE 对抑制剂的敏感性,将其分为4种类型,即 A、B、C 和 D 型 AChE,其中 B 型 AChE 在蚜虫种群中出现的频率与其对氧乐果和抗蚜成的敏感度显著相关。说明氧乐果和抗蚜威对蚜虫种间的选择毒性是由于靶标酶——AChE 的敏感度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8.
菜青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甘蓝田菜青虫及其捕食性天敌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菜青虫卵、幼虫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菜青虫卵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幼虫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中,中华跃蛛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三突花蛛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八斑球腹蛛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它的发生期较长、分布范围较广;草间小黑蛛与菜青虫卵和幼虫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最大,其次为四斑踞鳌蛛,说明这两种天敌对菜青虫的跟随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59.
在对安徽省祁门县七里桥茶厂茶园捕食性天敌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极点排序分析方法,研究了茶园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动态分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茶园捕食性天敌群落在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演替。结果表明,茶园捕食性天敌群落的时序动态可以分为6种类型,演替可以分为形成和发展阶段、鼎盛阶段和衰退阶段3个主要阶段。研究结果为科学制订茶树不同生育期害虫防治策略和综合治理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0.
本文对种群空间格局的现有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现有指标均不宜用作种群聚集度的相对测度,尝试提出了种群聚度的相对信息量指标,继对Taylor的logv—logm回归法的判断法则作了部分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