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据科学家报道,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椰子(一种数百万热带乡下居民的生活来源)生产不利。斯里兰卡和美国的科学家研究斯里兰卡7个椰子产区自1932~2003年的月降水量和1971~2004  相似文献   
42.
棕榈油是由油棕树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是重要的食用油及工业用油。自然状态下,油棕的产量受到授粉率的制约。将油棕花粉在适宜的条件下贮存并保持其活力,在适当时间对油棕人工授粉对于提高油棕的产量有实际的意义。本研究运用培养基萌发法研究干燥时间、保存温度、培养温度和培养基成分对油棕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棕花粉保存的最佳条件为在38℃干燥36 h后保存于-20℃;油棕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温度为35℃;适宜浓度的蔗糖和硼酸能促进花粉萌发,高浓度则抑制;硝酸钾的浓度对油棕花粉萌发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3.
椰子林土壤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拮抗椰子泻血病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椰子林不同类型土样中分离到101株放线菌,采用PDA培养基和高氏一号培养基及甲壳素脱乙酰酶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以椰子泻血病菌为指示菌,用对峙培养法选出抑菌带宽度达18 mm以上的菌株14株,菌株FSD-14拮抗效果最明显,其次是FSD-27。这两种菌株对椰子芽腐病菌、椰子果腐病菌等供试真菌均有良好抑菌效果,对各供试病原真菌的抑菌带宽度达18 mm以上,F1S1、F26S1、S40-2、F20M4能产生甲壳素脱乙酰酶。通过对FSD-14的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属于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lus)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44.
菌草(JUNCAO)是用于栽培食用菌、药用菌的草本植物。以菌草绿洲一号为研究材料,通过植物组织表面消毒、研磨组织、培养基培养等方法分离纯化内生菌,并进一步通过分子手段鉴定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等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Enterobacter ludwigii;平板对峙等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具有拮抗作用。该菌株具有溶磷性、接触酶反应呈阳性、能使明胶液化、水解淀粉等生物学特性。根据菌株的拮抗特性和其他生物学特性结果可以推测,该菌株可作为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原菌及作为促生菌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5.
椰子红环腐线虫病是严重危害椰子的一类世界性病害,已被多个国家列为检疫性病害,我国尚未有该病分布的报道。为加强对该病的检疫,参照国内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潜在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风险管理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对椰子红环腐线虫病传入我国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椰子红环腐线虫病的风险性R值为2.30,属于高度危险性入侵病害。提出了防止其入侵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6.
47.
槟榔是一种重要的热带药用植物,也是海南省第二大经济作物。病虫害是制约槟榔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子。近年来,槟榔病虫害研究成果丰硕。本文对槟榔8种主要病害和5种主要虫害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同时提出研究问题与展望,以期为科研人员和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牛晓庆 《农技服务》2014,(4):180-180
从花椒修剪的目的、修剪时期、修剪原则、修剪方法等对花椒的整形修剪进行介绍,为花椒的优质高产提供借签。  相似文献   
49.
本实验以奇异根串珠霉菌(Thielaviopsis paradoxa)为目标菌,通过平板梯度稀释法从槟榔根系土壤中分离获得放线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对奇异根串珠霉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并通过发酵液复筛出4株抑制效果达90%以上的菌株,编号为D2-3、G1-12、D2-9和G9-4。通过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抑制率99.76%的菌株D2-3进行分类鉴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一株链霉菌,与桑树链霉菌(Streptomyces samsunensis)16S rDNA序列相似性为99.41 %。  相似文献   
50.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制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其中9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苯甲.丙环唑对病原菌的菌丝抑制作用最强,测试的8个浓度均完全抑制了菌丝的生长;百菌清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100%;对病原菌芽管的生长抑制率最高的是百菌清和苯甲.丙环唑,达到100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十三吗啉、异菌脲和甲基硫菌灵的毒力作用较强,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3.3768×10﹣5、0.0432、0.2692、1.2462和4.5994 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