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5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06篇
园艺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31.
奥地利黑松不定芽增殖与伸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影响奥地利黑松不定芽增殖和伸长因素的研究发现,接种到添加0.8mg/L6-苄氨基嘌呤(6-BA)和0.01mg/Lα-萘乙酸(NAA)的GD培养基上的不定芽增殖率最高可达1100%。不定芽伸长的适宜基本培养基为MS,添加0.02mg/LNAA伸长生长效果显著。继代培养中,用50g/L食用白糖代替30g/L分析纯蔗糖,可以降低试验成本。活性炭(AC)有利于促进奥地利黑松不定芽的伸长,而赤霉素(GA3)则抑制伸长。  相似文献   
132.
修剪促进油松无性系种子园母树开花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加油松无性系种子园母树雌雄球花数量,对母树进行了截顶和修剪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截顶和修剪,对增加油松母树雌雄花数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3.
我国油松主要分布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随机微卫星扩增多态性DNA(RM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全国范围内的12个天然居群245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筛选出的1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03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29个,多态条带百分率为77.58%.用NTSYS-PC软件中的SIMQUAL程序计算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genetic similarity,S_G)并聚类.结果表明:245份油松材料间的S_G值变化范围为0.5238~0.9682,平均为0.8141.采用UPGMA法在0.68水平上可将供试材料聚为4类.内蒙古宁城油松、山西地区油松各自聚为一类外,甘肃小陇山地区油松分别于陕西的洋县、留坝、周至、洛南、柞水的油松聚为一类,黄龙、黄陵、府谷的油松聚为一类.表明各居群间存在较高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4.
油松种子园子代变异和遗传稳定性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0个4年生油松优树子代家系在3个试验点的区域试验分析的结果表明:各试点油松家系间高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陇县、黄陵平均生长量大于对照30%以上;3个试验点家系遗传力为0.562~0.783,遗传变异系数为6.938%~9.682%,遗传增益显著;家系×地点的互作效应达到显著水平.根据Eberhart-Russell模式对油松家系进行稳定性分析,结合生长表现将参试家系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高产稳定型家系30个,平均遗传增益在17%以上.  相似文献   
135.
泡桐优良无性系陕桐一号和陕桐二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10年的人工有性杂交和实生选种研究,选育出了陕酮一号和陕桐二号两个泡桐优良无性系。其材积生长比兰考泡桐分别快61.6%和42.9%;丛枝病发病率比兰考桐低20—40%左右,受大袋蛾危害较轻。  相似文献   
136.
美国黄松在陕西黄土丘陵山地引种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麟游秦家沟地处陕西黄土丘陵山地,具有与美国落基山黄松原产地相似的生态条件。10年的引种生长效果表明,美国黄松在引种地能正常生长发育,适应性强且无任何病害,初步显示出其速生潜力。与黄土高原的延安树木园和榆林黑龙潭树木园比较,陕西麟游秦家沟的美国黄松具有较大的生长量:10年生树高年生长量21.4cm,胸径年生长量达到0.359cm;与本地乡土树种油松比较,美国黄松胸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树高接近油松。同一坡向不同部位栽植的美国黄松生长差异较大,台地上最好,坡面次之,沟间地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137.
几种杨树无性系扦插苗苗高年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田间调查数据为基本材料,用Logistic方程对欧关杨107号等7个杨树品种的1年生扦插苗的苗高年生长规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能很好地表达7个杨树品种的苗高年生长动态,相关系数均达0.99以上;苗木生长期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日生长量最大的时间大约出现在第118d左右,速生期出现在第93d到142d,持续时间约50d,占整个生长期的24%左右,但生长量却占年总生长量的58%。  相似文献   
138.
84 K杨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84 K杨的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以84 K杨树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对芽和芽苗生根的影响,并从预培养时间、浸染菌液浓度、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及添加AS(乙酰丁香酮)5个方面,以卡那霉素抗性苗频率为衡量指标,研究了各因素对84 K杨遗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84 K杨叶片最适的芽诱导培养基及激素配比为MS+6-BA 0.5 mg/L+NAA 0.05 mg/L,芽苗最适诱导生根培养基及激素配比为1/2 MS+NAA 0.05 mg/L+IBA 0.05 mg/L;优化筛选的最适转化体系为:农杆菌活化菌液用MS液体培养基稀释10倍,浸染5 min,共培养4 d。采用上述优化的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84 K杨每片叶平均生芽数可达20个,芽苗生根率可达99%,生根数为6条,叶盘转化率可达35%。  相似文献   
139.
奥地利黑松与油松1年生苗生长和生物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通过育苗对比试验,对奥地利黑松Pinus nigra vat.austriaca和油松P.tabulaeformis 1年生苗生长量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奥地利黑松1年生苗地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且主、侧根发达,而油松高生长量显著大于奥地利黑松。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2个树种的高生长量、径生长量与侧根鲜质量、根系鲜质量呈极显著相关,并且高生长量与侧根鲜质量、径生长与根系鲜质量关系最为密切。表2参5  相似文献   
140.
【目的】利用新型分子标记EST-SSR,从分子水平上区分亲缘关系较近、形态上难以区分的5个美洲黑杨品种,并构建其指纹图谱。【方法】采用EST-SSR分子标记,从22对引物中筛选多态性引物,用以鉴别I-69杨、陕林3号、创新杨1号、南抗1号、北抗1号5个美洲黑杨品种,并根据多态性条带计算各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构建各自的指纹图谱。【结果】从22对引物中筛选出的17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86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9条,多态性比率为80.23%,有5对引物可以将5个美洲黑杨品种完全区分开;各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44 4~0.717 2,平均相似系数为0.580 8;构建了各品种的EST-SSR特征指纹图谱。【结论】5个美洲黑杨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其中创新1号与陕林3号遗传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