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20篇
  16篇
综合类   147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陆地生态系统中一类重要的土壤微生物,能与约80%的陆地植物形成互利共生关系。本研究通过构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单播、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单播、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1:1)混播组合,设置接种AMF和磷添加处理,探讨土壤有效磷水平与AMF互作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体系地上生物量及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接种AMF处理相比,接种AMF处理下紫花苜蓿单播体系地上生物量提高17.59%,无芒雀麦单播和混播地上生物量分别降低10.23%和10.26%。施磷处理下,接种AMF对单播和混播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混播体系中无芒雀麦的地上竞争率大于紫花苜蓿,接种AMF对紫花苜蓿地上竞争率无显著影响,使无芒雀麦地上竞争率降低56.41%。接种AMF使混播体系中紫花苜蓿地上磷吸收量提高66.12%,对无芒雀麦地上磷吸收量无显著影响,缓解了无芒雀麦对紫花苜蓿的竞争排除作用。综上所述,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构建的(1:1)混播体系中AMF能有效抑制禾草无芒雀麦的地上竞争力,利于豆禾混播体系的维持。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建立基于气候因子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单木直径生长模型用于预测胸径生长,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基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2013、2018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中的187块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固定样地及样地位置对应的气候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建立考虑气候因子的传统单木直径生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样地效应构建兴安落叶松单木直径生长混合效应模型。最后,利用独立检验样本数据对基础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检验。  结果  年平均气温MAT、生长季平均降雨量Pgm是影响该地区兴安落叶松胸径生长量的主要气候因素,二者与胸径生长量均呈正相关。其余显著影响胸径生长量的因子包括初期胸径的倒数(1/DBH)、大于对象木的断面积和(BAL)、每公顷株数(NT),3个变量都与胸径生长量呈负相关。胸径混合效应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760 4,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386 6和0.486 3 cm2。与基础模型相比,混合效应模型的R2提高了0.321 7,MAE和RMSE减少了0.230 6 和0.267 4 cm2。在模型检验中,混合效应模型也呈现出了较好的拟合效果。  结论  基于气候因子的单木直径生长混合效应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兴安落叶松胸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23.
选择车流量大,且绿化良好的北京西北四环六郎庄段为试验地,在早高峰时段采集距公路0,16,36 m处的空气样品,利用ATD-GC/MS(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空气中的苯系物和氯代烷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没有绿化带的对照地相比,随着距离的增加空气中的苯系物和氯代烷烃的种类和含量降低的程度更为明显,而空气中萜烯化合物含量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随距离增加迅速升高,说明绿化带植物通过吸收污染物,并释放萜烯等挥发物改变空气组成,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起到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24.
木薯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II克隆及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品种SC124为试材,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木薯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II的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基因全长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2 256bp,编码751个氨基酸,通过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该cDNA与基因库中登录的木薯SSII(登录号为:EF667961.1)序列同源性达到99%,但与其它植物的同源性较低,为77%~84%。对木薯SSII多态性分析可知,在木薯基因组内存在等位基因及旁系同源基因。  相似文献   
25.
26.
对新选056、南洋红、GR891、辐选01、华南124和新选048六个木薯品种生育后期抗衰老生理和淀粉积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木薯品种生育后期抗衰老生理与淀粉积累特性有明显差异,木薯后期茎叶生长状况对块根淀粉积累有明显影响,后期茎叶过早衰老或生长过旺对块根淀粉积累都不利。对抗衰老能力最强的是华南124,其次是辐选01和新选048,抗衰老能力最弱的是南洋红。其中新选056、南洋红、GR891、辐选01、华南124和新选048生育后期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383.93△OD470/gFw.min,279.33△OD470/gFw.min,405.20△OD470/gFw.min,445.97△OD470/gFw.min,364.43△OD470/gFw.min和202.20△OD470/gFw.min;丙二醛含量分别为0.0178μmol/gFW,0.0189μmol/gFW,0.0237μmol/gFW,0.0153μmol/gFW,0.0128μmol/gFW和0.0140μmol/gFW;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0.74%,0.70%,1.02%,0.84%,1.12%和1.30%;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分别为3.07,4.77,6.85,3.64,2.57和3.11;块根淀粉含量分别为29.6%,25.8%,32.8%,32.7%,25.6%和28.9%。  相似文献   
27.
生物有机肥对木薯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木薯品种辐选01和利达生物有机肥为材料,就生物有机肥对木薯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处理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同时,生物有机肥处理能明显提高土壤孔隙度、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转化酶活性、土壤速效N含量、土壤速效P含量和土壤速效K含量,其促进效应因生物有机肥用量和生长期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28.
规模化猪场爆发急性高热病,采集死猪肺脏病料和血清5份用RT-PCR方法进行PRRSVNSP2基因扩增,3份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编号为scwhn01,scwhn02和scwhn03.对scwhn01 NSP2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分析,有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与VR2332,JXA1,BJ-4,HuN4,CH-1a,HB-1(sh)2002和HB-2(sh)2002的NSP2的同源率在74.2%~91.0%之间,并从病料中分离到2株细菌,编号分别为SNC0901和SNC0902,均使被攻毒小鼠死亡.16S rDNA测序并在Genbank中blast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和大肠杆菌.对所分离的细菌进行17种抗生素药敏实验,对头孢噻呋、头孢噻吩等敏感;对克林霉素、阿莫西林/棒酸等中度敏感;对荷兰、林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土霉素等耐药.表明该猪场因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混合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导致猪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29.
基于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原理和计算方法,采用GIS技术,计算岷江流域汶川县境内209个子流域系统的地貌信息熵值,并结合其他诱发因子进行泥石流敏感性分区,将泥石流敏感性划分为高、偏高、中等、偏低和低5个区间。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县209个子流域中仅有7条子流域敏感性高,63条子流域敏感性偏高,69条子流域敏感性中等,54条子流域敏感性偏低,16条子流域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30.
不同复种方式生产力及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经不同年次对四种不同复种方式的生产力及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甜玉米//花生//夏甜玉米-晚稻→豌豆的复种方式生产力最高,生态、经济效益最好;其次是早稻-秋甜玉米//花生→豌豆;再次是春甜玉米-晚稻→蚕豆;早稻-晚稻→冬闲较差。可见,实行间套多熟种植,不但能提高作物生产力,而且能有效地提高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