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55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50篇
  27篇
综合类   264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小流域土壤侵蚀及径流过程自动测量系统的实验应用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流域内降雨-径流-土壤侵蚀过程中不同时空点处流量、流速、泥沙含量的获取是土壤侵蚀机理研究中的难点,其实时、准确测量为侵蚀模拟-预报模型的建立与检验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该文针对这一问题,将量水堰及水位传感器、薄层水流流速测量系统、γ射线泥沙含量测量仪有机组合,构成流域土壤侵蚀过程测量系统。将该系统测量仪器布设于室内小流域模型各沟道出口及沟道内典型点处,在降雨强度25 mm/h,降雨历时5 min条件下,系统测量的流域出口处流量及泥沙含量变化值与采用手工采样方法测量结果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38,0.749,流速误差为8.7%,比较结果显示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在此测量精度范围内,同时测得各沟道口流量及泥沙含量动态变化过程及沟道中典型点处流速。流域内径流过程及径流含沙量的动态测量结果表明将该系统应用到土壤侵蚀动态过程的研究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82.
本文以四川省射洪市473名高素质农民为样本,开展高素质农民培养问题。调研调查发现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存在:整体素质偏低,培育主体缺乏连续性,扶持政策针对性不强,培训需求满足和满意率有提升空间等瓶颈。提出了加强接班人储备,健全制度体系,打造“品牌”等对策。  相似文献   
583.
本研究以‘黑农48’(高蛋白型)大豆(Glycine max)为材料,在根系周围接种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以空间代替时间进行连作处理,应用酸性品红方法检测F. mosseae侵染大豆根系情况并按后列分级标准计算根腐病发病率;运用化学滴定法和比色法检测处理后大豆根系及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试验选取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1年、2年和4年)进行盆栽试验,并设定不接种F.mosseae为对照组(C),接种F. mosseae为处理组(T)。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大豆根系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呈上升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呈下降趋势;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酶活性逐渐降低,其中土壤脲酶(URE)、CAT、蔗糖酶(SUC)、磷酸酶(PHO)和PPO活性先降低后升高,纤维素酶(CEL)的活性逐渐降低。接种F.mosseae诱导大豆根系产生防御酶活性和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F. mosseae可以缓解连作障碍、增强植物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584.
研究楸树无性系对梓属重要害虫楸蠹野螟的抗虫性,分析不同楸树无性系对楸蠹野螟抗性的差异,筛选合理的评价指标,初步建立楸树无性系对楸蠹野螟抗性的评价体系。在楸蠹野螟为害期,以排粪孔、虫瘿和羽化孔为主要依据,调查13个1年生和11个2年生楸树无性系的楸蠹野螟为害情况,并测量1年生楸树的株高和胸径,计算楸树的被害率、虫口密度、被害指数、相对生长量影响率和活力系数,并以此为指标评价和分析不同楸树无性系对楸蠹野螟的抗虫性及耐虫性。结果表明,调查的楸树无性系均受楸蠹野螟的为害,属易感品系,且8月和10月被害较重,但不同无性系间的抗性仍存在一定的差异。1年生楸树无性系中,9-1、8-11、1-3和63的虫口密度和被害指数相对较低,抗虫性较强,反之,2-7、19-01、1-4、1-1和5-8抗虫性较差。楸蠹野螟为害对楸树株高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能刺激个别楸树无性系的胸径增长。63的相对生长量影响率最大,耐虫性最差,5-8、1-4和19-01次之;而6-7和2-7的相对胸径和相对株高生长量影响率最低(P<0.05)或较低,耐虫性最好,1-3、1-1和9-1次之。楸树的活力系数在不同无性系间虽有显著差异,但与被害程度无显著相关性。2年生楸树被楸蠹野螟为害较早,但抗虫性较1年生苗木有所提高,7月的被害率和被害指数最低,6月虫口密度最低,这3个指标的最高值多出现在8月和10月。5-8、128、63和4-1的被害水平处于最高或较高水平,对楸蠹野螟的易感性较强,抗虫性较差;反之9-1、2-8和19-27的抗虫性相对较强。8月和10月楸蠹野螟的为害较重,2年生楸树对楸蠹野螟的抗性较1年生有所提高,其中9-1的抗虫性和耐虫性都较强,而5-8的抗虫性和耐虫性都较弱。6月和8月是抗虫性调查的关键时期,被害指数和相对胸径生长影响量可以作为楸树无性系抗虫性和耐虫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指标。  相似文献   
585.
利用洪湖市气象站逐月降水数据和洪湖水位站水位资料,计算不同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及其干旱等级,分析洪湖市旱涝气候演变及不同时间尺度旱涝气候事件演变特征,探讨降水量、不同时间尺度SPI与洪湖水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洪湖市近62年来干旱年和洪涝年频次和等级均相差较小,不同季节旱涝变化及等级频次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洪湖市呈湿润化演变趋势,SPI以0.086/10年的速率弱增长,春、秋季SPI呈下降趋势,干旱略加剧,夏、冬季SPI呈增长趋势,洪涝加剧;洪湖水位与降水变化趋势一致,但时间上有所滞后,洪湖水位与SPI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程度因SPI的时间尺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SPI_3与水位相关性最好,利用3个月时间尺度的SPI_3来监测洪湖水位变化,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采用SPI_3指数监测洪湖水位。  相似文献   
586.
立足于小麦收储生产实际,以实仓库存小麦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得到了其呕吐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关键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安全水分小麦的呕吐毒素含量不会发生变化。小麦感染赤霉病会引起呕吐毒素的大量积累,是造成小麦呕吐毒素含量超标的关键因素。此外,不同小麦品种抗性不同,硬质小麦较软质小麦可能更容易感染赤霉病,导致呕吐毒素含量高。研究结论及建议对减少粮食损失、安全储藏、企业降本增效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7.
2017年,宿迁市以粮食生产供给侧改革为契机,以建设百亿级优质稻米产业为目标,加大稻米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优质稻谷订单生产、绿色生产技术应用、稻米精深加工提升、品牌培育打造等全产业链建设工作,稻米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20年全市稻米总产值达106.28亿元,实现了百亿级优质稻米产业建设目标。针对稻米产业前期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本文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宿迁稻米全产链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588.
针对铧式犁使土垡侧移而无法适应设施农业耕作需求的难题,设计一款新式犁体.基于铧式犁的设计方法水平直元法和翻土曲线族法,提出一种翻土曲元法.通过对犁体导曲线、翻土曲元线的设计,由翻土元线中点穿透于导曲线且翻土元线角度按照规律变化后得到一种翻垡后土垡无侧移且无犁沟的就地翻土犁体曲面,利用Solidworks建立就地翻土犁数...  相似文献   
589.
为研究低聚果糖对肉兔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和肠道pH的影响,试验将420只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35日龄健康新西兰断奶肉兔分为7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4个处理组在基础日粮分别添加0.2%、0.4%、0.6%、0.8%低聚果糖,2个抗生素处理组分别添加10 mg/kg金霉素和10 mg/kg恩拉霉素,试验共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金霉素组和0.6%、0.8%低聚果糖组肉兔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9.58%、8.31%和7.76%,添加金霉素组和0.4%、0.6%、0.8%低聚果糖组血液葡萄糖浓度分别显著提高17.45%、21.34%、26.32%和19.47%,添加0.6%和0.8%低聚果糖组血液甘油三酯浓度分别显著提高26.26%和36.36%,0.8%低聚果糖组血液胆固醇浓度显著提高38.24%;添加低聚果糖可降低肠道pH但未达显著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添加低聚果糖可一定程度替代金霉素和恩拉霉素,其最适添加量为0.6%。  相似文献   
590.
黄磊  刘敏  杨明  丁钊  余萍  杨超 《耕作与栽培》2023,(3):110-112+123
薏苡新品种吉薏8号,具备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本文着重介绍了薏苡新品种吉薏8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措施、田间观察记载技术标准等,以期为大面积推广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为薏仁米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