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孙六才  李白 《植物保护》1987,13(3):51-52
淮安植保部门用我厂生产的3%久效磷颗粒剂,每亩2公斤兑湿润细土30公斤制球穴施,另设市售80%敌敌畏乳油每亩200克兑水15公斤弥雾作对照药剂。不施药的  相似文献   
22.
结合西红花苷含量测定,针对西红花的采后加工过程中采花期、采后贮藏温度及烘干温度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后期采花获得的成品西红花中西红花苷含量较高;西红花采后进行4 ℃冷藏处理及室温处理,对西红花苷的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西红花采后在8 h以内应及时烘干;西红花采后在80 ℃下进行烘干,成品西红花中西红花苷的含量高且外观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3.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龙江省近几年频繁发生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以及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为猪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了确诊是否有副猪嗜血杆菌感染,采集病死猪肝脏、脾脏和肺脏等病料,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对其理化特性进行鉴定,应用PCR方法对其16S rRNA基因扩增后进行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进行BLAST分析,把相近的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同源性和进化关系分析;用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敏感药物。结果分离出一种具有多形性的NAD依赖性菌株,经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基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以往报道的副猪嗜血杆菌中国、日本和美国分离株属于同一亚群,而西班牙分离株属于单独的亚群;分离菌株对壮观霉素和头孢拉定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24.
利用前期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3株解磷细菌(分别命名为A1、A2和A3),开展河水中有机磷农药降解试验及抑制藻类生长试验。农药降解试验结果表明,A1、A2、A3处理组河水中有机磷农药降解率分别为7204%、7237%和6571%,平均降解率7004%,比对照组提高3605百分点。针对有机磷农药对藻类生长的刺激作用,将3个菌株与有效微生物(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复配,结果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增殖的抑制率达5861%。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环境修复的微生物菌剂开发、应用提供菌种材料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灰葡萄孢BcPDR1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Digit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DGE),获得了933个受BcPDR1基因影响的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过程、新陈代谢过程、细胞组分和催化作用等方面。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数据,获得了14个差异表达的胞壁降解酶基因;热图分析和Real-time PCR分析发现,14个胞壁降解酶基因在突变体BCt89和ΔBcPDR1中的表达水平被明显上调或下调,确定了BcPDR1基因对胞壁降解酶基因的正负调控作用。试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BcPDR1调控灰葡萄孢致病力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为明确灰葡萄孢BcPDR1基因与病菌cAMP信号途径中PKA编码基因BcPKA1BcPKA2BcPKAR之间的关系,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BcPDR1基因突变对PKA编码基因BcPKA1BcPKA2BcPKAR表达的影响,以及PKA编码基因突变对BcPDR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BcPDR1基因突变体中BcPKA1BcPKA2BcPKAR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和回复菌株,BcPKA1BcPKA2BcPKAR基因的RNAi突变体中BcPDR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我们分别构建了PKA编码基因BcPKA1BcPKA2BcPKAR在敲除突变体ΔBcpdr1中过表达的菌株ΔBcpdr1/BcPKA1-OE、ΔBcpdr1/BcPKA2-OE、ΔBcpdr1/BcPKAR-OE;对过表达菌株的表型和致病力进行分析发现,过表达菌株的菌落形态、菌核形成、菌丝形态、生长速率、产孢量和致病力均与突变体ΔBcpdr1表现显著的差异,而更接近野生型BC22的表型和致病力。结果表明,灰葡萄孢BcPDR1基因与PKA亚基基因BcPKA1BcPKA2BcPKAR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BcPDR1基因负调控这3个基因的表达,而这3个基因对BcPDR1基因表达有正调控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灰葡萄孢BcPDR1基因调控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对酒行     
松子排烟去,英灵眇难测。 惟有清涧流,潺缓终不息。  相似文献   
28.
李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61-16663
介绍了病程相关5(PR-5)蛋白的结构特征、功能与机理,指出其在植物抵御真菌类病害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对其应用于转基因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稻谷在长期贮藏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陈化,主要原因是稻谷本身脂质的降解。在成熟的种胚中存在3种LOX同工酶,其总活性的80%~90%为LOX-3,该酶的缺失可以延缓稻谷的陈化变质。其活性缺失体(Daw Dam)可以降低贮藏期间稻谷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水平,减少包括己醛、戊醛和戊醇等令人不快的陈化气味的累积,遗传分析的研究则证实LOX-3的缺失由单隐性基因控制。通过测序确认水稻突变型(MT)lox3基因与野生型(WT) lox3基因相比,基因编码的mRNA再编码区第1 497个核苷酸发生了G到A的置换突变,导致了翻译提前终止。利用该分子标记对部分水稻重要种质资源的lox3基因型进行了鉴定,并选育了三份LOX3缺失的水稻新品系。本研究设计出一种引物组合,其中外引物lox3-o-F、lox3-o-R分别位于突变位点的两侧,内引物lox3-i-F、lox3-i-R在突变位点上。利用该引物组合对水稻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通过扩增产物带型即可区分lox3基因是野生型(WT)、突变缺失型和杂合型。该基因标记位于lox3编码区内部,与其他标记方法相比检测更准确,四引物的设计通过一次普通PCR即...  相似文献   
30.
犬尿氨酸途径(Kynurenine pathway,KP)是色氨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其途径关键酶基因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物过程。为明确玉米大斑病菌犬尿氨酸途径及其途径关键酶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大斑病菌犬尿氨酸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进行鉴定;利用玉米大斑病菌的表达谱数据,对犬尿氨酸途径关键酶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玉米大斑病菌中含有犬尿氨酸途径关键酶犬尿氨酸单加氧酶(KMO)、犬尿氨酸酶(KYN)、犬尿氨酸氨基转移酶(KAT)和吲哚-2, 3-双加氧酶(IDO)的编码基因,犬尿氨酸途径关键酶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和侵染的不同时期呈现高表达水平,表明玉米大斑病菌中存在犬尿氨酸途径,犬尿氨酸途径关键酶基因可能在病菌生长发育和侵染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研究结果为阐明玉米大斑病菌犬尿氨酸途径在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