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4篇
  13篇
综合类   5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1篇
植物保护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变量施肥机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传统的施肥方式已不能实现肥量的精确控制,与之相应的耕种施肥技术需要提高和改进.近几年推广的精准农业技术,由于成本高和技术性强等原因还不能得到广泛应用.精准农业的推广急需一种简易、轻便、造价低廉、适合一般用户使用的变量施肥机械.为此,在已有施肥机的基础上,设计了与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变量施肥机.  相似文献   
32.
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专家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研究是利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先进的软件制作工具,制作出一套果树病虫害测报与防治技术的专家系统软件。本专家系统由三套软件组成,即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专家咨询系统、昆虫图像处理及计算机视觉系统、果树害虫辅助鉴定多媒体专家系统。本套系统软件具有果树害虫的自动识别,害虫的辅助鉴定等害虫鉴定功能,同时其具有浏览、查询、知识学习、病虫害的预防、防治策略、资料输入、资料输出等果树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功能。专家系统具有知识水平高、信息量大、实用性强、系统、可靠、迅速、简便等诸多优点,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林果病虫害的测报与防治水平,带来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3.
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玉米产业的潜在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又称秋黏虫,起源于美洲。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以来,目前已扩散至我国25个省、市(区)。目前在我国发现的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玉米,本研究在收集了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及防治情况,玉米的产量、面积、价格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模型@RISK分别预测了其在防治与不防治场景下对我国玉米产业的潜在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在不防治场景下,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玉米的潜在经济损失总量的90%置信区间为375.68亿~3 283.45亿元,投入防治后可挽回的潜在经济损失90%置信区间为254.78亿~2 918.93亿元。因此,为保护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安全生产,应加强田间防治来降低其对我国玉米产业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4.
组蛋白修饰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一种主要形式,对基因表达和表型调控具有重要作用.组蛋白修饰的N端尾区可通过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修饰来改变染色质的状态以及调控基因的表达.与脊椎动物相比,昆虫种类繁多,且有变态发育、表型复杂等特征,可以成为探索动物社会行为、发育调控和毒理作用等表观遗传基础的模型.本文总结了昆虫组蛋白修饰的...  相似文献   
35.
昆虫免疫及五种重要入侵昆虫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我国入侵昆虫种类繁多、为害范围广,在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领域备受关注。昆虫免疫是指昆虫识别"自己"和"异己"成分、破坏或排斥外来有害物质,从而维持自身健康并延长寿命的反应机制,在入侵昆虫的传入、定殖和为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模式昆虫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免疫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5种代表性入侵昆虫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er)、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ngustica Spinola、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和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的免疫机制以及该机制在其生物入侵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加强重要入侵昆虫免疫机制研究的展望,一方面要加强研究更多种入侵昆虫的免疫机制,另一方面应将关注点逐步从免疫现象的发现深入至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6.
榕树粉蚧是一种重要的入侵害虫,对果蔬和园林植物存在巨大的潜在威胁.为满足开展检疫处理、防控、生物学和生理学等研究的需要,本研究以南瓜为饲养材料,在室温条件下(26±1℃,RH 65%±5%)观察榕树粉蚧的生物学特性与发育历期.结果 表明,榕树粉蚧具有典型的雌雄二型现象.雄虫主要经历卵、1~2龄若虫、预蛹、蛹、雄成虫阶段...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 ]了解宁夏贺兰县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宁夏地区牛结核病净化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对宁夏贺兰县2个规模化奶牛场开展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测奶牛2 230头。[结果 ]在2个规模化奶牛场累计检测出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奶牛79头,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双阳性奶牛72头,双阳性率为3.23%(72/2 230)。[结论 ]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准确度较高;在对牛群进行结核病检测时,先以皮内变态反应方法筛测,再结合γ-干扰素ELISA检测结果确诊,更有利于牛结核病的检测与净化。  相似文献   
39.
为探索利用热释光技术鉴别低剂量电子束辐照鸭梨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了经100~900Gy辐照处理后鸭梨表面的热释光强度,结果表明,选用参比剂量400Gy,结合发光曲线形状,选取发光曲线面积积分温度区间70~280±20℃,发光比f值0.10作为检疫辐照鸭梨的判定阈值,可以定性鉴别低于900Gy的检疫辐照鸭梨,即当f值大于等于0.10,第一次发光强度在温度小于250℃时出现峰值,则判定样品经过辐照处理;当f值小于0.10时,或第一次发光强度在温度小于250℃范围没有峰值,则判定样品未经辐照。热释光分析法可用于低剂量电子束检疫辐照鸭梨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40.
李志红 《种子世界》2021,(10):0051-0053
在我国的粮食种植中,玉米是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工业、饲料以及医药等行业。因此,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掌握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提高玉米品质和综合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与玉米产业相关联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