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0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通过测定热应激状态下奶牛饲喂不同浓度大豆黄酮后血细胞数、体温、脉搏及呼吸数的变化,研究大豆黄酮对奶牛热应激的缓解作用。选取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40头中国荷斯坦牛,随机均分为4组(n=10)。试验Ⅰ、Ⅱ、Ⅲ组每头牛日粮中分别添加大豆黄酮200mg/d、300mg/d和400mg/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60d。在试验开始时及试验第10、30、60天测定各组牛血液常规指标,且记录其体温(T)、脉搏数(P)和呼吸数(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体温均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Ⅱ组、Ⅲ组脉搏数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Ⅲ组呼吸频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证明,大豆黄酮可以通过调节机体代谢发挥抗热应激的作用,进而改善热应激奶牛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对轮状病毒(RV)攻毒的断奶仔猪腹泻评分及十二指肠肠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3双因子交叉设计,第1个因素为基础日粮中Ile水平(0、0.5%、1.0%),第2个因素为RV攻毒与否。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断奶仔猪48头(杜×长×大),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第1、2组饲喂基础日粮,第3、4组为基础日粮+0.5%Ile,第5、6组为基础日粮+1%Ile。在饲喂第14天时,所有仔猪灌服100 mmol/L碳酸氢钠溶液5 mL,20 min后,第2、4、6攻毒组进行灌服RV 5 mL(106 TCID50/mL)攻毒处理,第1、3、5组灌服生理盐水5 mL。攻毒后饲喂日粮不变,在试验第18天进行采样。结果显示:攻毒试验前14 d Ile试验组的腹泻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在试验15~18 d时RV攻毒对照组断奶仔猪的粪便评分指数显著高于试验组,通过Ile的治疗断奶仔猪的粪便评分指数有降低的趋势,Ile与RV具有交互作用。在Ile处理下,试验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动物生理学课程讲授中学生对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CBL)教学效果的认知,评估CBL对学生表现及提高学生组织、协调、合作能力的影响,以安徽科技学院2019级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动植物检疫专业的2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个动物科学班级和2个动植物检疫班级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选择4个班级作为试验组,采用CBL.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2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并采用小组座谈的方式对评估结果进行原因解析.结果表明,CBL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该教学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88.7%),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88.7%),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改善师生关系(80.6%和88.7%),加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96.8%),以及对基础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整合(95.2%).85.5%的学生表示CBL的学习氛围舒适,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支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其将来从事畜牧工作的兴趣(91.1%).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学生对CBL表现出强烈的偏好.因此,在动物生理学教学中结合畜牧生产实际的基础上,可重点采用CBL.  相似文献   
14.
《生物统计学》是农科类和涉农类高校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为大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毕业论文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参与科学研究、从事生产实践等奠定基础。针对课程特点通过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改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上机操作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以提高地方应用型高校《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低聚壳聚糖对鸡肠道乳酸菌的影响,试验将1日龄的健康AA肉仔鸡36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低聚壳聚糖低剂量(20 mg/kg)组、低聚壳聚糖高剂量(40 mg/kg)组,在21,42日龄时分别采样测定乳酸菌的数量,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乳酸菌菌群数量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1日龄,低剂量、高剂量的低聚壳聚糖对乳酸菌的增殖效果均较显著(P0.05),但2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2日龄,只有高剂量的低聚壳聚糖对乳酸菌增殖效果显著(P0.05)。说明饲料中添加适当的低聚壳聚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鸡肠道乳酸菌菌群数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球虫病弱毒疫苗GC02免疫接种雏鸡试验,研究GC02球虫病疫苗免疫接种对鸡的脾脏的影响。80羽1日龄肉杂鸡随机分为免疫接种组(试验组)和对照组(n=40)。免疫接种组于7日龄和14日龄各口服接种8 000个孢子化卵囊的球虫病疫苗,空白对照组接种生理盐水。在鸡21,28,35和42日龄分别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各取鸡10羽,颈静脉放血致死,立即解剖取脾脏,制作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结果显示,攻虫后的短时间内脾脏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生长发育缓慢。随后,免疫应答明显,脾脏发育明显。  相似文献   
17.
硼中毒对固始鸡生长性能及胸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20只 1日龄固始鸡随机分为 2组, 试验组在饮水中添加 400mg·L-1硼。每周每组取鸡 10只, 颈静脉放血致死,取胸腺, 称重, 制作石蜡切片, 光镜观察。实验结果表明: (1 ) 试验组胸腺重及胸腺 /体重比显著低于同周龄对照组(P<0 05), 3、5、6周龄胸腺重及 1、2、3、5周龄胸腺 /体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1); (2) 试验组 1、2周龄鸡胸腺明显萎缩, 间质显著增多, 实质急剧退化, 胸腺细胞急剧减少或空竭, 胸腺小体增多、增大; (3) 3周龄起, 试验组大多鸡胸腺发育呈恢复状态, 6周龄, 胸腺组织结构基本恢复。以上结果提示, 添加 400mg·L-1硼的饮水对固始鸡的生长与胸腺的发育, 尤其是胸腺早期发育, 有明显抑制和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分化抗原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是主要表达在CD8+T细胞表面的共受体和信号转导分子.CD8B基因编码CD8蛋白的β链,在免疫应答中起着潜在的调节作用.为分析CD8B基因在猪(Sus scrofa)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探究CD8B基因多态性对血液免疫性状的遗传效应,本研究利用qRT-PCR测定CD8B基因在大白猪7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并用PCR产物测序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对382头大白猪、84头长白猪和90头松辽黑猪CD8B基因编码区进行SNPs检测,以及分析CD8B基因突变对大白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常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D8B基因在脾脏中的mRNA表达量最高,然后依次是肺脏、胃、肝脏、肾脏、心脏和肌肉.CD8B基因外显子5处检测到1个错义突变(c.602G>A),在大白猪、长白猪和松辽黑猪群中均存在3种基因型(AA、AG和GG型),且3个猪种都是GG为优势基因型.统计分析显示,CD8B基因多态性与大白猪血液中的CD4+CD8-、CD4 CD8+、CD4 +/CD8+、血红蛋白含量(hemoglobin,HGB)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指标显著相关(P<0.05).最小二乘分析表明,3种CD8B基因型个体具有不同的血液参数,其中GG型的CD4+CD8-指标显著高于AG型,AG型的CD4-CD8+指标显著高于GG和AA型,GG和AA型的CD4+/CD8+、HGB和HCT指标显著高于AG型(P<0.05).因此,CD8B基因可能参与血液生理指标的调控,可作为影响猪免疫性状的重要功能候选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CD8B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也为猪的标记辅助抗病育种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鹅源新城疫病毒人工感染鸭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20日龄健康非免疫建湖鸭120羽,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鹅源新城疫病毒人工感染鸭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其病理演变过程.试验组皮下接种1:5稀释的鹅源新城疫病毒分离株(WF00 G株)SPF鸡胚绒尿液毒0.5 mL/羽,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隔离饲养,临床观察20 d.于攻毒后4、8、12、16、20 d每组各取鸭4羽,颈动脉放血致死,解剖观察各器官的大体病变,取部分器官,以Bouin液固定.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鸭临诊症状较轻微,仅少数鸭出现精神不振、腹泻等现象;剖检病变为心包积液、心肌质地变硬,脾肿大,肝、肺、肾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肺、肾、脾、肝等器官出血、细胞变性、坏死等.对照组无任何异常症状和病理组织变化.  相似文献   
20.
80只SPF级SD系大鼠随机分成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感染组和对照组(n=40),免疫抑制感染组大鼠一次性接种1×106/L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液1 mL,对照组接种1 mL生理盐水.于感染前(0 d)和感染后2,7,13,19 d分别宰杀10只大鼠,采集心脏、大脑,检测其GSH-Px、CuZn-SOD、Mn-SOD、总S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鼠感染微小隐孢子虫后,心脏组织的GSH-Px、总SOD、CuZn-SOD、Mn-SOD和CAT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D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的GSH-Px、总SOD活性在感染后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下降(P<0.01);DA含量在感染后极显著升高(P<0.01),而脑组织CAT活性在感染后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