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7篇
  47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植被恢复对侵蚀坡地表层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评价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对放牧和不同植被类型互作的反应,选择四川省西昌市西溪乡牛郎村马家松坡放牧丘陵坡地,分别在坡顶、上、中、下部各层采集有乔木(桉树)、灌木(米油枝)、草本3种类型植被覆盖以及无植被覆盖的0—5 cm表层土壤,测定分析了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速效氮含量。结果表明,植被对改善表层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含量的作用大小顺序为:米油枝>草本植物>桉树。米油枝、草本植物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含量,桉树改善表层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含量的作用则比较小。不同坡位对土壤有机碳、速效氮含量无显著影响。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容重变化为:米油枝下土壤<桉树下土壤<草地<裸地。米油枝能显著降低表层土壤容重,而在不同坡位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对放牧的反应不同。放牧显著降低了桉树林下表层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的含量,对米油枝和草本植物覆被下表层土壤性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2.
基于GPS与GIS 技术的长江上游山地冲沟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长江上游山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冲沟系统广泛分布,但对该区冲沟的发生演变一直缺乏定量研究数据。以西昌长山岭地区为对象,应用RTK-GPS对该区冲沟系统进行测量,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同时基于GIS技术,探讨了从DEM上提取冲沟系统的方法,并以实测冲沟系统为依据,对所提取的冲沟系统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DEM提取冲沟系统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与此同时,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山地冲沟系统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小流域的沟壑密度为46.7m/hm^2,冲沟侵蚀速率高达191.9t/(hm^2.a),小流域内的土壤侵蚀为极强度土壤侵蚀,以控制冲沟侵蚀为主的水土保持措施,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值得重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3.
黄土区植物根系对营养元素在土壤剖面中迁移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不同植物群落根系对土壤元素迁移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基因型植物细根的特殊剖面分布特征,是其适应和改善土壤养分物理化学逆境的生理生态学基础。采用原状土柱淋滤实验装置及大型挖掘剖面壁法,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研究并定量分析了不同径级根系对黄土中营养元素K、Na、Ca、Mg、Cu、Mn、Fe、Si、Al迁移强度的影响,旨在探索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的提高途径。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营养元素淋溶迁移的剖面差异并非完全取决于土壤中元素或矿物含量的大小,而是主要受制于直径1mm的须根根系在剖面中的缠绕分布特征。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营养元素的迁移强度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递减规律。不同植物根系对黄土中营养元素迁移强度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其大小顺序为:林地草地农地。林、草地土壤中元素迁移强度序列有明显变异的临界土层深度分别在30cm和10cm处。在林、草地和农地土层中常量元素水迁移强度序列为CaNaMgKSiAl,微量元素基本为CuMnFe。植物根系对营养元素迁移能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范围,随着直径1mm有效根密度和根量的增大,根系对土壤元素迁移强度的影响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84.
植物根系强化黄土土层化学风化速率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的风化主要为植物群落根系的物理作用及其所引起的生物化学作用。利用原状土柱淋滤实验装置及大型挖掘剖面壁法,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野外实验研究,定量分析了林、草和农地土壤化学风化的剖面特征及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土层的化学风化具有明显的垂直剖面分异特征,即风化速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土壤化学风化的动力学过程可划分为急剧减小和稳定状态两个阶段。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风化速率及主导风化矿物组合类型的剖面差异主要受制于直径≤1mm的须根在剖面中的缠绕分布特征。植物根系对土壤风化作用的强化效应为油松林群落>白草群落;油松林群落和白草群落根系显著提高矿物风化速率的稳定土层深度范围分别为0~45cm和0~30cm,有效根密度分别在17根/100cm2和60根/100cm2以上。  相似文献   
85.
基于GPS不同测量间距的DEM地形信息提取沟蚀参数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GPS技术正在成为一种快速高效研究沟蚀发生演变的手段。但由于GPS测量间距的影响,从建立的不同尺度DEM上获取的地形信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沟蚀研究的准确性。本文以长江上游西昌地区马家松坡小流域作为试验样区,利用RTK—GPS技术,按测量间距3,5,10m和20m等4种空间尺度对小流域的地形进行测量,基于ArcGIS 8.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相关尺度的栅格DEM,提取地面坡度、剖面曲率以及沟壑密度等地形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测量间距的增加,从DEM上提取地面平均坡度、平均剖面曲率和沟壑密度均呈显著线性递减趋势,5m的测量间距是长江上游地区描述地形的理想尺度,可以满足研究冲沟和切沟的需要,而3m及3m以下的测量间距适用于细沟、浅沟的研究需要。我们的研究结果对应用GPS技术,实现高精度快速确定地表沟蚀过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目前,中国农业产业结构正处于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棉花市场化改革也在继续向前推进,在此背景下.对中国三大棉区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及发展战略进行探讨,对于丰富中国农产品主产区迁移的理论解释和农业生产优势区域布局的实证经验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7.
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绿原酸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元宝枫叶中提取绿原酸的较佳条件为:用3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12,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2次;绿原酸得率为2.79%。  相似文献   
88.
【目的】提高太阳能喷灌系统水力性能的稳定性和能量转换效率。【方法】采用激光雨滴谱仪测量技术,对225.7~1145 W/m2之间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固定式太阳能喷灌系统水力特性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单个水滴动能、单位体积水滴动能及动能强度等参数的分布规律,并提出了系统能量转换效率的测量及计算方法。【结果】光照强度对单个水滴动能影响主要集中在距离较近处的直径1 mm以下的小水滴;单位体积水滴动能随光照强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稳定,其径向分布与建立的四次多项式模型拟合较好;动能强度随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射程末端迅速减为0,光照强度为300.8~1018.8 W/m2时波动幅度较小;太阳能喷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在24.59%~37.21%之间波动,光照强度为225.7~416 W/m2时,系统能量强度转换效率较高,稳定在36%左右。【结论】在光照强度为300.8~416W/m2时,动能强度波动幅度最小,能量分布更均匀,能量转换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9.
荀彦平  张晴 《绿色科技》2020,(6):125-127
利用内蒙古及12个盟市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3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分别计算了各地的能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提出了节能减排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0.
2011年马铃薯滞销现象、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国庆节前中国马铃薯市场价格水平和走货基本正常,国庆节后主产区马铃薯价格急剧下挫,出现了大范围的市场低迷。2011年中国马铃薯产量有一定增加,但并未打到对市场形成很大冲击的程度。造成目前滞销的主要原因是存在马铃薯价格会继续走低的心理预期,内蒙古马铃薯滞销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又进一步强化这种价格预期。中间商担心现在收购后难以出手,多数持币观望。预计进入11月以后马铃薯市场将会转暖。基本对策是:舆论降温,稳定市场;鼓励贮存,延缓上市;加工转化,平抑市场;加强引导,理性种植;强化市场监测,完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