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啤酒酵母主要生长在偏酸性、含糖较丰富的环境中,在其传代培养过程中会有一部分酵母死亡,甚至产生自溶。传代培养过程中不可能完全防止酵母细胞的自溶,只能控制酵母细胞自溶的限度。通过观察不同pH、装液量、酵母浸膏浓度、葡萄糖浓度、麦芽汁、紫外线照射、温度因素对啤酒酵母传代培养的影响,确定酵母菌的最佳培养方式及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值。优化后的啤酒酵母传代培养条件为:pH为5.0,温度为30℃,接种量为100 mL/L,葡萄糖浓度50 g/L,酵母浸膏浓度2.0 g/L,装液量以小于60%为宜,以增加摇瓶内的溶氧量。此外,增加摇床转速也可提高摇瓶的通气量,以40 r/min较为理想。转接酵母前,过滤去除麦芽汁培养基中析出的冷凝固物。传代培养过程中应避免紫外线辐射,以减少酵母细胞衰老、死亡及自溶的概率。  相似文献   
92.
C型口蹄疫病毒型特异性抗原的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C型FMDV型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FMDV定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含有C型口蹄疫病毒(FMDV)结构蛋白基因VP1的重组质粒pGEM—CP1为模板,设计特异性表达引物,扩增VP1及其c端编码区。对C型口蹄疫病毒VP1及其c端进行原核表达,并测定反应原性。利用纯化的C型VP1及其C端融合蛋白建立间接EHSA,分别对0、A、C、Asia1四型豚鼠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确定C型VP1及其C端与其他3型FMDV抗体的型间交叉反应性。[结果]构建了pPR0-CVP1、pPR0-CVP1c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实现了C型口蹄疫病毒VP1及其C端的高效表达,目的蛋白的分子量大小分别为33kD和20kD。Westernblot显示,VP1及其C端融合蛋白均可与对应血清型的豚鼠阳性血清反应。C型VP1及其C端与其他血清型的FMDV阳性血清均未发生交叉反应,且以VP1C端的型特异性最好。[结论]获得了C型FMDV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93.
一种高效、稳定的可溶性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O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重组克隆载体pGEM-OVP1为模板,设计表达引物,经PCR扩增获得上游带有PelB信号肽编码序列的VP1 C端编码区,将其克隆至该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了可溶性原核表达载体pET-30a-PelB-VP1C.将VP1全长编码区替换VP1C,获得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0a-PelB-VP1.将两种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工程菌株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表达,实现了VP1全长及其C端的可溶性表达,以金属离子螯合层析法分别对表达的VP1及其C端融合蛋白进行纯化,SDS-PAGE显示纯化的目的蛋白分别在32 ku和20 ku处有单一目的条带,具有较高的纯度.Western blot 分析,VP1蛋白及其C端均可与牛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反应.对重组菌株的连续传代实验证实了该可溶性表达载体的遗传稳定性,显示了该可溶性原核表达载体在蛋白可溶性表达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将口蹄疫病毒(FMDV)结构蛋白基因P1的完整cDNA序列插入原核表达性载体pET-28α(+)中,获得融合表达质粒pET-P1,转化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SDS-PAGE结果表明,pET-P1获得融合表达, Western Blot 检测证实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免疫活性,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进一步采用纯化试剂盒纯化P1蛋白做为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95.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由双链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现象。RNAi主要发生在核外,RNAi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RNAi现象自发现至今已逾10年,在此期间,已将研究重点由机理研究转向应用研究。文章以RNAi的应用为重点,从RNAi的起源、可能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研究方法、应用前景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6.
对甘肃H9N2亚型的A/Chicken/GanSu/2/99(A/CK/GS/2/99)株PA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PA基因开放阅读框由2 151个碱基组成,编码716个氨基酸;其与A/Quail/HongKong/NT28/99(H9N2)株和A/Duck/HongKong/Y280/97(H9N2)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4%和98.5%,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7%和98.7%;与A/HongKong/156/97(H5N1)和A/Goose/GuangDong/1/96(H5N1)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9.0%和87.8%,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为93.9%和94.3%.  相似文献   
97.
为了研制广谱高效的A型口蹄疫新型多表位疫苗,根据GenBank数据库的A型代表毒株VP1序列设计并合成了VP1结构蛋白上的主要抗原表位DNA段,即135 aa~160 aa和200 aa~213 aa,与牛IgG重链恒定区编码基因连接,将合成的2个表位基因经Xho工、EcoR Ⅰ和BamH Ⅰ酶切后依次克隆到pET-30a(+)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RE2IgG,将其转化到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以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pRE2IgG,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获得高效表达,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分子质量约为60 ku,且能与抗A型FM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98.
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分别表达了牛IFN-α基因、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FMDV)VP1和VP1 C末端基因,并纯化了所表达的蛋白.用透析的方法进行蛋白复性后制成油乳剂疫苗,经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以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的增殖反应活性;以液相阻断ELISA检测血清FMDV特异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重组VP1(rVP1)和rVP1 C末端蛋白能单独诱发小鼠的体液免疫反应和微量的细胞免疫反应,而与重组牛IFN-α(rBoIFN-α)共同接种的小鼠,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整联蛋白αvβ6在口蹄疫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本实验从FMDV试验感染康复猪的舌皮和肺组织中克隆到了整联蛋白αv和β6亚基的基因并将新基因β6登录到GenBank中,登录号为EF432729。猪整联蛋白β6亚基基因的编码区含有2 367个核苷酸,编码788个氨基酸残基,其信号肽由26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域由681个氨基酸组成,跨膜区由29个氨基酸组成,胞浆域由52个氨基酸组成。β6亚基含有9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3个氨基葡聚糖结合位点,1个依赖于cGMP的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10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2个表皮生长因子相似结构域和2个半胱氨酸丰富区。生物学软件分析发现β6亚基和αv亚基都有头部、茎部和胞浆域组成,且二亚基形成了比较复杂的三级结构,是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结构基础。本实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FMDV嗜性、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病毒的侵入机制等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植物反应器生产口蹄疫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