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RT-PCR法,以口蹄疫病毒China/99感染的牛舌水泡皮为材料,扩增目的cDNA,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再经重组质粒电泳、PCR和EcoR1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猪源毒在3A基因内缺失10个密码子,与牛源毒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A-G和T-C的转换率较高,而且A-G转换导致氨基酸变异的几率大于T-C转换,它们是影响氨基酸稳定的因素之一。China/99P3区编码产物在第8、120、121、127、132、193、493、501和538位具有特征性氨基酸,可能与该毒株的表型如毒力等有关。3A基因突变率较高,3B、3C和3D较低,3D最为保守,这对维持3C和3D蛋白酶和3B的引物功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原核细胞表达羊口蹄疫病毒(FMDV)受体整联蛋白β6亚基的配体结合域 (LBD)片段,分离纯化目的蛋白.以含有羊整联蛋白β6亚基全长cDNA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得到β6LBD基因片段,经酶切消化处理后与同样酶切处理的原核表达载体pP_(RO)EX~(TM)HTb相连,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P_(RO)/β6LBD,测序确认读码框正确后,将其转化感受态细胞 BL21 (DE3),IPTG诱导表达重组羊β6LBD融合蛋白.SDS-PAGE鉴定重组蛋白的表达并利用镍离子亲和树脂对其纯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鉴定表达产物.成功构建了pPRO/β6LBD原核表达载体,实现了羊FMDV受体整联蛋白亚基β6LBD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SDS-PAGE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3 kDa,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菌体中.用本试验室保存的抗FMDV受体猪源整联蛋白β6亚基LBD的单克隆抗体进行ELISA 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该单抗可与重组目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证明纯化后的蛋白与特异性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反应及抗原活性.为深入研究整联蛋白受体β6亚基在羊体内的分布及其在FMD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3.
筛选靶向FMDV受体猪源整联蛋白αv亚基基因抑制FMDV复制的最佳siRNA.根据猪源αv 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siRNA,Lipofectamine 2000转染siRNA于PK-15细胞,利用qRT-PCR检测RNAi组(iαv-480、iαv-1719和iαv-2077)、空白组(Mock)和阴性对照组(Control)中αvmRNA表达情况;在转染siRNA12 h后通过接种100 TCID50,收集病毒液,测定TCID50,确定其抗病性变化.结果显示,瞬间转染PK-15后,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3个RNAi组均不同程度抑制αv亚基基因表达,在24 h iαv-480组在mRNA水平抑制90.1%,作用最明显.TCID50测定表明iαv-480组有较低的病毒滴度,说明其抗病性增加.针对猪源整联蛋白αv亚基基因的最佳siRNA的筛选成功,为深入研究干扰FMDV受体抗FMDV转基因路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采用RT-PCR方法,从口蹄疫病毒中扩增出长约600 bp的核苷酸片段.纯化后与载体pMD18-Tsimple连接,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及DNA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片段为口蹄疫病毒L基因.将质粒pMD18-L与表达载体pEGFP-N1分别用BamHⅠ+XhoLⅠ双酶切,将所获目的基因与带有酶切位点的载体连接,经酶切、PCR鉴定及DNA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质粒pEGFP-L构建成功.将转染的BHK-21细胞,经荧光鉴定和RT-PCR检测,证实L基因在BHK-21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05.
牛口蹄疫病毒受体通用亚基αv的基因克隆及分子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发现,4种整联蛋白αvβ1、αvβ3、αvβ6、αvβ8能够介导口蹄疫病毒感染自然宿主,其中αv是4种受体的共用亚基。本试验对牛口蹄疫病毒受体通用亚基αv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对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牛αv亚基基因的编码区含有3147个核苷酸,编码1048个氨基酸,其中信号肽由30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域由957个氨基酸组成,跨膜区由29个氨基酸组成,胞浆域由32个氨基酸组成;在890和891位氨基酸之间有1个蛋白酶裂解位点(KR-D);胞外域含有13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XT/NXS)、2个Ca^2+结合位点[DX(D/N)XDGXXD]、18个半胱氨酸残基。该基因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DQ871215。牛αv基因与猕猴、家鼠、犬、人、鸡的αv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0%、85.7%、90.1%、91.2%、73.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7%、91.6%、96.3%、95.0%、81.6%。牛αv亚基存在复杂多变的二级结构,这是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分子基础,其中1-30位、988-1017位氨基酸区段疏水性较强,形成表面蛋白结构的可能性较差,分别是该亚基的信号肽和跨膜区。本试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口蹄疫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1898年首次发现的病毒性动物疾病,因其发病凶猛,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口蹄疫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主要侵害家养或野生的偶蹄类动物。作为一类烈性传染病,口蹄疫不仅损害了发病国家和地区的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7.
口蹄疫病毒株OA/58 3C蛋白酶的结构模拟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口蹄疫病毒株OA/58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目的cDNA,然后与pGEM-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提取的重组质粒用凝胶电泳、PCR和EcoRⅠ酶切法鉴定。该毒株与Poliovirus,Hepatitis Avirus和Human rhi-novirus 89毒株3C序列对比分析发现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38.8%,37.1%和36.5%,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23.7%,19.2%和17.6%。通过Swiss-pdbViewer软件模拟出FMDVOA/58 3C蛋白酶的3D结构和表面模型。并鉴定出此毒株3C蛋白酶的活性中心为Cys31-His46-Asp84。  相似文献   
108.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反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CR方法扩增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k/GS/2/99株NA基因(1 400 bp),克隆至pET-28a(+)载体上,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NA,转化E.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以终浓度0.8 mmol/L的IPTG诱导表达8 h.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载体能高效表达NA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52KD,纯化产物能与N2亚型的AIV鸡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9.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新生牛血清购自GIBICO生物公司;青霉素、链霉素购自哈尔滨制药六厂;降脂烷购自sigma公司;过碘酸钠购自上海生物试剂公司;脱脂乳购自飞鹤乳业公司;Babl/c小鼠购自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0.
整联蛋白结构与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联蛋白是一类α/β异源二聚体膜受体分子,通过细胞膜的双向信号转导作用以调节细胞分化、迁移、免疫、黏附等生物学功能。整联蛋白能通过多种途径如黏附斑激酶、胞内-外离子浓度及结构域构象变化等介导细胞信号转导。近年来,研究的焦点是整联蛋白如何通过构象的改变来调节细胞信号转导以及对配体的亲和力。论文主要从分子水平上就整联蛋白结构和介导的信号转导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