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1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449篇
林业   947篇
农学   539篇
基础科学   474篇
  412篇
综合类   3637篇
农作物   478篇
水产渔业   467篇
畜牧兽医   2215篇
园艺   767篇
植物保护   213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563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了建立T.Spelta1Bs染色体育性基因Rf3和rfk1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体系,提高选育效率,对T.Spelta1Bs染色体上育性基因Rf3和rfk1进行AFLP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AFLP技术对小麦进行分子标记研究可获得50~100条清晰、稳定的带纹,多态性较高,重复性好。根据T型细胞质的育性,对TSP3314/绵阳26的F2群体采用集群分类的方法构建等基因池,利用AFLP技术筛选16个Pst /Taq 引物组合,然后对F2群体进行AFLP分析,获得2个引物组合P3-T2,P4-T3,其与T.Spelta1Bs染色体有关育性片段Rf3基因和rfk1基因连锁。然后结合TSP3314/绵阳26的F2群体在T型细胞质下的育性结果,和可育株与K3315A测交后代的育性分离所得的K型细胞质下的育性结果,运用Mapmaker软件进行分析,找到了与T.Spelta1Bs染色体育性基因Rf3和rfk1连锁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52.
不同梨品种与腐烂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梨树腐烂病是一种发生普通,危害严重的病害,通过研究表明,腐烂病的发病程度除了与栽培管理和冻害等有关外,还与梨的品种关系密切,试验的品种中,以锦丰最抗病,金花、秦酥次之,五九香最差。  相似文献   
953.
鸵鸟的养殖     
宋清丽 《农村科技》2005,(12):30-31
一、品种及特性 1.蓝颈鸵鸟 属于原始品种,在粗放条件下经长期选育而成,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野生鸵鸟的特点,体型高大,增重速度较快,有较好的胴体,对恶劣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好,但性成熟较晚,产蛋繁殖性能略差。皮肤颜色蓝或灰,颈基部有白环,羽毛质量中等。  相似文献   
954.
阿维菌素注射剂与透皮剂防治肉牛疥癣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阿维菌素注射剂与透皮剂不同剂型治疗肉牛疥癣病 ,通过料重比、治愈情况和平均日增重检测其效果。针剂注射组与透皮涂抹组治愈率分别为 87 5 %和 10 0 % ;料重比分别为 3 1∶1和 2 4∶1;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0 79kg和 1 2 1kg ,二者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 1)。结果表明 ,与注射剂相比 ,透皮剂防治疥癣病效果更好 ,在生产实践中透皮涂抹与针剂注射相结合是规模化肉牛场防治疥癣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5.
956.
酸化水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探讨了酸化水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pH值为3.5~4.0的酸化水浸种,可明显提高水稻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缩短发芽所需浸种天数和破胸时数,秧苗茎基粗壮,根系发达,大大降低了水稻苗期立枯病的发病率。三年本田试验结果表明,用pH值3.5~4.0的酸化水浸种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水稻子粒产量,增产幅度为6%~9%。  相似文献   
957.
从绥粳5号的育成探索水稻育种多优集成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丰产、抗病、优质的藤系137为母本与抗盐碱、耐冷凉、抗倒伏、熟期早的绥粳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聚集亲本优良性状,去其不良性状,经过田间系统选育、特性鉴定与室内考种,育成了集丰产、优质、抗盐碱、耐冷凉、抗病、抗倒伏、早熟于一体的多优集成新品种绥粳5号。  相似文献   
958.
用微波处理柞蚕卵防治柞蚕微粒子病的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对柞蚕微粒子孢子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功率180W 处理10分钟效果最佳。不同卵龄的柞蚕卵对微波的耐受力不同,卵龄48小时对微波耐受力较强。不同功率微波处理柞蚕卵,卵的失水量不同。柞蚕卵经适当的微波处理后,有提高孵化率的趋势。经微波处理的柞蚕微粒子病卵,蚕期微粒子病死蚕率显著下降,证明微波对防治柞蚕微粒子病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59.
稻田土壤固氮微生物的多态性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的地理分布和多样性,为生物固氮在农业实践中的高效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实验室中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和分类方法,在反映土壤微生物的基因信息上有很大的局限,因此目前逐渐地被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替代.PCR(聚合酶链式反应)-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能够很好地分离PCR产物中的具体基因,为在时间与空间上追踪优势菌株提供了新的方法.该文以PCR-DGGE技术为主,阐述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稻田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60.
对我省谷子品质改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1,他引:3  
分析了山西省谷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小米食用品质改良中存在的不足:谷子生产中早熟区缺乏优质品种,中晚熟区和夏播区优质品种单一,种植时间长,退化严重,对谷子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在谷子育种研究中,食用品质基础研究薄弱,品质改良手段滞后,不能适应生产和市场对谷子品种的要求。提出了以RVA分析为主的小米食用品质改良的设想:利用RVA分析筛选优质品种资源,开展食用品质的遗传研究,以优×优、优×高产品种进行组配,对其后代材料在田间进行产量性状的选择,在室内采用RVA分析进行食用品质指标测试,室内外相结合,选育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