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4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供需计算公式分析日喀则地区牧草供给量和需求量,用供需差值计算法计算牧草供给缺口,同时据此预测未来10年日喀则地区的牧草需求量及缺口,以期为促进该地区牧草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19年,日喀则地区牧草供不应求,缺口较大,最大为222.87万t,最小为132.88万t。未来10年的牧草需求和缺口预测数据表明:日喀则牧草需求量维持在300~400万t之间,缺口虽呈逐年减小的趋势,但数值依然较大。因此,本研究从自然环境、制度政策、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为解决牧草供需矛盾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
3.
行距和播量对麦宾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上,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行距与播量对麦宾草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行距和播量对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影响显著,二者对种子产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0 cm行距的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都显著高于15cm行距,30 kg/hm2播量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它播量处理(P<0.05),播量为15 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以生产饲草为目的 ,麦宾草播种行距为30 cm、播量30 kg/hm2较为适宜;若收获种子,播量可减小到15 kg/hm2。  相似文献   
4.
在玉树县巴塘乡铁力角村冬春退化草地上,开展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引种试验,共引种7属15个品种。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5个品种在巴塘地区均能正常越冬并完成生育期。牧草产量和种籽产量比较表明,其中同德老芒麦(E.sibiricus L.'Tongde')第2年干草产量最高为10030.8 kg·hm~(-2),同德短芒披碱草(E.Breviaristatus Keng f.'Tongde')草籽产量最高,达到2986.7 kg·hm~(-2)。所有牧草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并且第2年株高、盖度和产草量均高于第1年,适应玉树地区的生态环境,生产力均较好,适宜在玉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祁连山区高寒草地牧草返青期季节性超载过牧问题,自2015年5月至7月起连续两年在青海省祁连县默勒镇瓦日尕村的冬春放牧地上进行了为期60d的返青期休牧试验,休牧期间放牧家畜全部采用舍饲圈养,并于2016年8月中旬对休牧草地进行植被调查。结果表明,返青期休牧可使草地群落的总盖度、总植物量显著增加(P0.05),使禾本科牧草株高、分盖度和植物量显著增加(P0.05),对莎草科植物影响不显著(P0.05);阔叶型毒杂草的株高、盖度、生物量均有下降的趋势。休牧两年与休牧一年相比,群落中禾本科植物的株高、盖度、植物量均在继续增加,阔叶型毒杂草的各项指标继续下降。结果证明,返青期休牧可有效促进祁连山区草原化草甸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并大幅度提高草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在海拔3980m的果洛州大武乡对3头成年牦牛饲喂3种不同的日粮,按3×3拉丁方设计安排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随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增加,粗蛋白的消化率逐渐升高,而其它各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则逐渐降低,且日粮粗蛋白、粗灰分和能量消化率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干物质和有机物质消化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2)能量代谢率和消化能转化为代谢能的效率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且其平均转化效率为0.77;(3)钙、磷食入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磷存留量随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钙存留量在B日粮下最大,B日粮显著高于A和C日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48种常见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比较了不同功能群植物萌发行为的异质性,旨在揭示不同植物萌发对策的生态适应机制。结果显示;萌发率超过80%的植物有17种,小于20%的有14种,1种植物未萌发;萌发速率在l以下的有15种,大于10的有21种;萌发起始时间小于5 d的有12种,大于15 d的有5种;有6种植物的萌发持续15 d以上,30种植物的萌发在10 d内结束。种子萌发速率与种子大小呈显著负相关(P0.05),小种子物种有更高萌发率(P=0.085)和更早萌发起始时间(P=0.093)的趋势。48种植物的萌发划分为爆发型、过渡型、缓萌型和低萌型等4种类型,其中禾本科植物以爆发型为主,莎草科则是低萌型和缓萌型占优势,杂类草在几种萌发类型中均有分布,说明不同功能群植物在生存风险分摊上的异质性策略。  相似文献   
8.
对黄河源区不同龄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及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地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变化趋势总体上为先增高,后降低。人工草地7月下旬土壤含水量达到最高,黑土滩退化草地8月下旬土壤含水量达到最高。各个时期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总体上为黑土滩退化草地〉2龄人工草地〉6龄人工草地。各时期0~20cm土层土壤水分垂直变化为人工草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黑土滩退化草地总体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对黄河源区广泛分布的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沼泽化草甸在禁牧封育和自由放牧利用状态下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和营养的季节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禁牧封育草甸和放牧草甸从8月-翌年4月地上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其自然损失率分别为46.2%和49.6%。封育草甸的生产力1-4月、4-5月的自然损失率分别为5.1%和5.9%;草甸进入放牧利用后,放牧草甸牧草相对于封育草甸牧草的实际利用量约占4月草地地上现存量的48.4%,约占8月草地地上生物量的24.4%。放牧草甸牧草营养成分从8月到翌年1月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增加。该草甸在夏季属“氮碳”(NC)营养型,在冬季属“碳”(C)营养型。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返青期休牧对退化高寒草地植被特征及优势种光合生理的影响,本研究在祁连山区选择已实施返青期休牧6年的高寒草甸开展了植被特征及优势种光合生理相关指标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返青期休牧6年后,高寒草甸的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较未休牧区分别增加了38.44%,985.00%,209.56%和62.62%,其优势禾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株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化学量子效率、呼吸速率、叶面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氮含量分别提高了965.77%,139.86%,4.92%,269.37%,254.13%,197.02%和96.24%(P<0.05),其地上地下生物量与除叶温和光化学猝灭系数外的指标显著相关,叶片净光合速率与除叶温外的指标显著相关。因此,返青期休牧可显著增强高寒草地优势禾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及退化草地的恢复。本研究为推广实施返青期休牧这一措施来恢复退化高寒草地植被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