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81.
胚胎病可以分为三类,即由种蛋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引起的营养性胚胎病;由母源或外源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胚胎病;由孵化措施不当引起的胚胎发育不良或异常。其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导致一部分胚胎死亡,降低出雏率;二是病胚孵出的病雏、弱雏,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都远不及健雏;三是种鸡某些传染病(如白痢病)的病原微生物通过种蛋带菌——病胚——病雏的途径广为扩散。胚胎病的治疗措  相似文献   
82.
83.
选用光敏组合S-143×C602的F2代不育材料进行花药培养,从后代(Ho)材料中发现不育株,命名为HSF2-35-1。对该不育株进行恢保测定,该材料表现为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别用保持系(花育13B、花育446B和花育560B)与其回交多代,获得3个不育系:命名为S13A、S446A和S560A。该不育系败育彻底,不育度99.98%,不育株率100%,不育性稳定,对纹枯病、稻瘟病为中抗,高抗稻曲病,耐盐碱,用其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米质优,达到国标优质米标准。  相似文献   
84.
津优2003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用粳型不育系341A与粳型恢复系773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组合,表现出优势强、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5.
大豆干物质转化能力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化能力性状是重要的产量能力性状之一.在2005年和2007年分别对212和191个共403个大豆品系的转化能力性状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其在育种中利用和选择方法两年分别进行了 7个和6个试验.每个试验供试材料的主要生育期类型及其变幅都不相同.结果表明:在2005年正常年份测定转化能力性状是准确的,而在2007年不正常年份所测定的结果是不准确的:在正常年份,从中晚熟到早熟4个熟组的平均转化能力依次提高.在不良年份,转化能力受抑制导致籽粒产量降低,不同熟期组间转化能力的顺位也发生异常变化在正常年份,品种间的收获重、籽粒重、表观收获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小,而茎重的变异幅度却较大;籽粒重、表观收获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小,而茎重的变异幅度却较大不正常气候条件下则有相反趋势由于取材不同,生育期和转化能力性状间相关性有很大大差异.不同试验的籽粒重与粒茎比的相关系数筹异很大,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准的不到50% 实际收获指数与粒茎比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利用粒茎比或表观收获指数作指标就可以有效地选择实际收获指数同等成热期材料的粒茎比变异幅度明显,在不同成熟期的材料中都可以获得高转化能力材料.筛选出一批高转化能力的种质.  相似文献   
86.
“武津粳1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共同培育的粳稻新品种,2 0 1 3年4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条纹叶桔病、熟期适宜、穗粒结构合理、分蘖力较强等特点,适宜在京、津、唐地区作一季春稻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稀播,培育壮秧,适当密植,主攻穗数,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87.
以区试对照品种‘津原45’和优质食味米品种‘津川1号’为参照,对‘津育粳18’的外观和食味特性值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食味品尝试验对其食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津育粳18’稻米的外观、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含量、淀粉糊化特性以及食味评分与‘津原45’均无显著差异,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津原45’;与‘津川1号’相比,‘津育粳18’的整精米粒率较低,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糊化特性较差;从食味品尝评价看,3个品种在味道和粘度上差异不显著,‘津川1号’米饭的外观和综合评价明显优于‘津育粳18’和‘津原45’,硬度强于‘津育粳18’,而‘津原45’和‘津育粳18’的外观、硬度和综合评价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8.
为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养殖池塘底泥Biolog Eco板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周边底泥1#和中部底泥2#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文献中常用的5种预处理方法底泥微生物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碳源利用模式和多样性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3 d后周边底泥1#样品异养细菌总数(7.73×105 CFU·m L-1)显著低于中部底泥2#样品(3.48×107 CFU·mL-1)(P0.05)。不同预处理方式底泥微生物群落的AWCD值、六类碳源利用情况、多样性指数及主成分分析差异较大。240 h时,1#底泥方法 4和方法 5除对胺类碳源的利用(方法 5显著高于方法 4)外,微生物群落的上述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有多项指标显著优于方法 1、2、3(P0.05);2#底泥方法 5处理微生物群落的多项指标显著优于方法 1~4;且无论在1#底泥还是2#底泥,方法 5主成分分析的平行点均较为集中,说明其平行性较好。因此建议采用方法 5进行养殖池塘底泥的预处理,即10%底泥稀释液在250 r·min-1转速下振荡30 min,经600 r·min-1离心10 min,离心上清液直接接入Biolog Eco板。  相似文献   
89.
本研究在商业化RNA提取试剂盒的基础上,通过以下3方面的改进使之成功应用于油菜、花生、芝麻和大豆的各个时期的种子RNA提取。1)增加抗氧化剂巯基乙醇和PVP;2)根据不同作物的油脂含量调整氯仿的比例;3)改进RNA沉淀方法。与常规的CTAB、TRIZOL及文献报道的RNA提取方法比较结果显示,本方法提取的RNA在完整性、得率及质量上都优于上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后期荧光定量表达分析。FAD2基因在四种作物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差异表达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果树三维信息获取与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实现果实收获机器人避障,研究了树枝空间信息提取方法和果树树枝三维重建方法:采用归一化互相关法获取立体图像视差图,在图像中提取树枝骨架并采用多线段逼近法提取特征点;结合视差图,利用双目立体视觉原理计算树枝骨架特征点的空间坐标,再利用距离图像求取树枝半径信息;将分枝点断开形成简单线图形,简化了树枝三维信息。在空间坐标原点采用12棱柱构建各段树枝模块,通过仿射变换将三维模块以正确的位姿与其他模块组合成果树模型。试验表明,生成的虚拟果树为水果采摘机器人避障及路径规划提供了环境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