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拟穴青蟹两种养殖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穴青蟹为主养品种,比较半封闭式养殖模式与传统开放式中水体理化生因子、放养品种的存活率和产量,以探索汕头牛田洋的适宜青蟹养殖模式。经过10个月的养殖试验,半封闭式养殖模式水体理化指标、污染物指标、菌体指标等总体优于开放式养殖模式。半封闭式养殖模式青蟹存活率高出开放式养殖模式66.22%,其他养殖品种的存活率和产量也均高于开放式养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开放式养殖模式相比,半封闭养殖模式能有效降低水体污染指标,提高养殖产量,较为适合在汕头牛田洋青蟹养殖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2.
动物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分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在动物体内起着重要生理作用的脂溶性有机化合物,有助于增强动物体的免疫力,其在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及其他慢性疾病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类胡萝卜素代谢机制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在与其吸收代谢相关的蛋白质和基因变异等分子方面的研究。因此,综述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的蛋白质及基因变异分子研究进展,为研究动物体内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3.
为探讨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LC-PUFA)合成代谢与渗透压调节的关系,本研究以鱼油(FO)和混合植物油(苏子油与双低菜籽油,VO)为脂肪源配制两种等氮等脂饲料,投喂饲养在3种盐度(10、20和32)下的黄斑蓝子鱼幼鱼8周后,分析了各处理组幼鱼的生长性能和鳃的磷脂脂肪酸组成、Na+/K+-ATPase(NKA)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结果显示,相同盐度下,VO组和FO组鱼的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FO组鱼鳃磷脂中的n-3 LC-PUFA含量显著高于VO组(P0.05),但VO组鱼的n-6 LC-PUFA水平显著高于FO组(P0.05);VO组鱼鳃的NKA酶活力及其m RNA表达量都显著高于FO组(P0.05)。不同盐度下,无论VO组还是FO组的鱼,盐度10组鱼的生长性能显著低于盐度20和32组(P0.05),而其鳃的LC-PUFA含量、NKA酶活力及其m RNA表达量都显著高于盐度20和32组(P0.05),各指标在后两个盐度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盐度10对黄斑蓝子鱼具有一定的胁迫性,导致其生长性能较差。摄食鱼油脂肪源饲料,可以提高鱼鳃磷脂的n-3 LC-PUFA水平;而摄食植物脂肪源饲料时,鱼体可能通过自身合成的n-6LC-PUFA调控鳃的NKA基因表达及其酶活力以调节渗透压。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饲料对黄斑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的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为开发基于以低值海藻为原料的篮子鱼配合饲料提供依据。选用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ra)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以及冰鲜鱼、配合饲料(自制)等4种饲料投喂黄斑篮子鱼8周。结果显示:生长效果以配合饲料组最好,海藻组最差。不同饲料对鱼体的生化成分有明显影响。配合饲料组和冰鲜鱼组全鱼的蛋白和脂肪含量明显高于海藻投喂组,而冰鲜鱼组全鱼的灰分含量明显低于其它3组。从肌肉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龙须菜组明显高于其它3组,尤以精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最为明显;配合饲料组鱼肌肉的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而浒苔组鱼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以上结果说明,结合海藻和配合饲料各自在生长或肌肉营养成分上的优点,可望开发出基于此类低值海藻原料的低成本黄斑篮子鱼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45.
为确定金鼓鱼(Scatophagus argus)日粮中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以鱼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3%、6%、9%、12%、15%的5种等氮的配合饲料(F1~F5),在海上网箱中对初始体质量为4.3g左右的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测定其生长、免疫与抗氧化指标、内源性消化酶活性等。结果显示,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饲料脂肪水平为9%的F3组最大,与饲料脂肪水平为12%和15%的两试验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蛋白质效率以饲料脂肪水平为12%的F4组最大,在F2~F5组间没有显著差异;饵料系数以饲料脂肪水平为9%的F3组最低,在F2~F5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其变化趋势与上述3个指标相反;肝体比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不断上升,饲料脂肪水平为15%的F5组鱼的肝体比显著大于F1和F2组。饲料脂肪水平也显著影响金鼓鱼的粗脂肪、粗蛋白、灰分及水分含量。当饲料脂肪水平为9%时,金鼓鱼胃和肠道的脂肪酶活性较高,且肠道和肝脏的免疫与抗氧化指标较好。根据饲料脂肪含量与金鼓鱼的增重率、饵料系数分别作曲线回归分析,确定金鼓鱼饲料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为8.6%~11.0%。  相似文献   
46.
为了查明华贵栉孔扇贝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产量的因素组成,随机选取203只1龄贝,对其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重量性状(活体重、闭壳肌重)等5个数量性状进行测量,并应用遗传相关、多元回归、通径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测的5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3个形态性状对2个重量性状的影响并不相同:对活体重起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高,其直接决定作用达20.31%,通过壳长的间接决定作用达25.27%;对闭壳肌重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长,其直接决定作用达22.48%,通过壳宽的间接决定作用达16.10%.建立了利用形态性状估计重量性状的回归方程.该结果为华贵栉孔扇贝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即以提高活体重为目标,主要选择壳高,同时加强对壳长的协同选择;以提高闭壳肌重为目标,主要选择壳长,同时加强对壳宽的协同选择.  相似文献   
47.
亲鱼饲料的营养质量是影响生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脂类营养方面。本文主要综述了饲料脂类成分对亲鱼的产卵量、卵和仔鱼质量、胚胎发育、精卵的脂肪酸构成的影响,以及营养成分影响生殖性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48.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是我国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重要海水养殖鱼类,其年产量高达12万t。目前,国内外有关该鱼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对有些营养素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主要就其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微量营养素的需求,蛋白源和脂肪源替代鱼粉和鱼油,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鱼的精准营养研究及高效低成本环保配合饲料的研发提供参考资料,从而推动其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9.
以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含量(w)为1.12%、2.40%、3.70%、5.85%的4种配合饲料或冰鲜杂鱼喂养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雌亲鱼1周年,研究饲料中n-3 HUFA含量对性腺、肌肉和肝胰脏等组织的脂质含量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组织中的脂质含量在各投喂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在1.12%、2.40%和3.70%(w)投喂组,其性腺和肌肉脂质中18:2n-6、二十碳五烯酸(EPA)、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n-3 HUFA的含量与饲料中相应脂肪酸的含量存在较明显的平行变化趋势;在性腺脂质中,1.12%、2.40%、5.85%(w)投喂组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1.12%(w)投喂组的n-3 PUFA、n-3 HUFA的含量都显著低于冰鲜杂鱼投喂组(P〈0.05);在1.12%、2.40%和3.70%(w)投喂组,上述3种组织中的n-3 PUFA、n-3 HUFA、DHA含量以及DHA/EPA比值都显著高于饲料中相应脂肪酸的含量和比值(P〈0.05).结果表明,花尾胡椒鲷组织中的脂肪酸构成受饲料中n-3 HUFA含量影响,受影响的顺序是性腺〉肌肉〉肝胰脏;组织对n-3 PUFA、特别是DHA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保留作用,说明这些脂肪酸在性腺发育成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50.
宁丽军  陈森  荣华  陈晓瑛  郑佳  张浩田  潘庆  李远友 《水产学报》2022,46(10):1927-1939
为研究不同糖脂比饲料对罗非鱼幼鱼生长、生理生化指标、肠道菌群组成和抗病力的影响。实验选取平均体重为27g的罗非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等氮等能的五种不同糖脂比饲料: 44.2/4(D1)、39.6/6(D2)、35/8(D3)、30.4/10(D4)、25.6/12(D5),饲喂10周,采用营养学、生化分析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了相关测定研究。结果显示,糖脂比饲喂前期对罗非鱼生长具有显著影响,高糖或高脂饲料均生长较差,但饲喂到10周后,所有组间生长无显著差异 (P > 0.05)。相比之下,10周糖脂比在脏体比、肠系膜脂肪指数、肝体比、全鱼粗蛋白、肝脏甘油三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尿素、抗病力、菌群组成等方面存在显著效应。低糖脂比D4在脏体比上显著高于高糖脂比D1 (P < 0.05),而在血清尿素和抗病力上显著低于D1 (P < 0.05),在肠系膜指数上显著高于高糖脂比D1和D2 (P < 0.05),但在全鱼粗蛋白上显著低于D1和D2 (P < 0.05)。另外,D1不仅在肝体比上高于低糖脂比D5 (P < 0.05),而且在LDL和糖耐受能力上均高于其它各组 (P < 0.05)。与之相比,糖脂比虽在肠道微生物物种丰度和均一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但在物种组成和热图显示低糖脂比D4与其它组肠道菌群组成不同。D4在聚类关系上单独一支,其门水平上衣原体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高于其它各组,特别是D2和D1,但厚壁菌门低于其它各组,特别是D2; 属水平上,D4组幽门螺杆菌属明显多于其它组,而乳杆菌、双歧杆菌属明显少于除D3外的其它组。综上所述,罗非鱼对不同糖脂比饲料有很强的适应和利用能力,但高糖比饲料利用上强于低糖脂比。本实验条件下,高糖组中39.6/6(D2)饲料组虽然在生长上与其它各组无显著差异,但其鱼体粗蛋白含量在各组中最高,肠道菌群组成上也优于其它各组,是罗非鱼适宜的糖脂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