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硫酸安普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抑菌和体内抗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酸安普霉素(apramycin sulphate)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的体外抑菌效果及饲料中添加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内抗A.h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硫酸安普霉素MIC、MBC和MBC/MIC分别为0.5μg/mL、1.0μg/mL和2;硫酸安普霉素在A.h调整期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属于静止期杀菌药物,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PAE),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经过10代继代培养,其耐药性获得速率为2倍。A.h浸泡感染96 h后,对照组累积死亡率为86.7%,添加组为44.3%~66.7%,相对保护率为23.1%~50.1%。结果表明,硫酸安普霉素对A.h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效果,不易产生耐药性;在饲料中添加硫酸安普霉素,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抗A.h感染能力,添加量为240 mg/kg饲料时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72.
[目的]明确58份酿酒葡萄品种对葡萄霜霉病的抗性,为新疆酿酒葡萄品种的引种、栽培和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法,对58份酿酒葡萄品种的抗病性进行鉴定,依据接种第7d的病情指数和潜育期的长短,对其抗病性进行评价.[结果]58个酿酒葡萄品种分为四类,其中抗病性较强的品种16个,占27.59;;抗病性中等的品种22个,占37.93;;感病品种14个,占24.14;;易感品种6个,占10.34;.其抗病性与病害的潜育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感病性越强,潜育期越短.[结论]供试58个酿酒葡萄品种均可被霜霉病菌侵染,其中抗病的有香槟、黑虎香、莱格纳、卡托巴等16个品种,中度抗病的有卡海特、黑后、黑贝蒂等22个品种,其它20个品种均为感病或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73.
[目的]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 (Berk.&Curt.) Berl.&de Toni)是一种专性寄生菌,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和保存,故探索其较长时间的保存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发病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方法]研究5;二甲基亚砜低温冷冻保存、带菌叶片液氮冷冻低温保存、带菌叶片直接低温冷冻保存以及20;甘油和5;二甲基亚砜+5;脱脂牛乳五种方法在不同低温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对孢子囊致病性的影响.[结果]在五种方法中,以带菌叶片液氮-72℃低温保存效果最好,360 d后用其孢子囊接种,其发病面积百分率为21.2;以上,仍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其次为用5;二甲基亚砜-72℃低温冷冻保存和带菌叶片直接-72℃保存,360 d后接种,其发病面积百分率分别为6.2;和3.6;,保存效果明显不如前者.[结论]五种方法中,以带菌叶片液氮冷冻低温保存方法较好,在-72℃条件下,可以保持该菌孢子囊的致病性360 d以上.  相似文献   
74.
以氧化钇(Y2O3)为指示剂,按照"70%基础饲料+30%试验原料"的方法测定了初始体重(2.20±0.15)g凡纳滨对虾对家蝇蛆粉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对家蝇蛆粉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8.18%、83.34%、89.26%和75.38%。凡纳滨对虾对家蝇蛆粉总氨基酸的消化率为86.56%,氨基酸消化率的变化范围为80.74%~92.31%,其中组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的消化率均在90%以上。研究结果为评价家蝇蛆粉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5.
选取960尾初始体重为(5.09±0.12)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1种对照饲料和5种添加低聚木糖的试验饲料,添加量分别为0、200、400、600、800、和1 000mg/kg饲料,记作G0、G200、G400、G600、G800和G1000。饲养期为8周,每两周取样测定肠道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大肠杆菌(E.coli)数量,4周和8周时取肠道样测定肠道形态。试验结束时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感染试验,计算96 h内的存活率。结果显示,4周和8周时,各添加组罗非鱼中肠皱襞面积和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对罗非鱼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双歧杆菌数量在4周时G600和G800组显著增加(P<0.05),在6周时G400和G600显著增加(P<0.05);8周时,G800组罗非鱼肠道乳酸杆菌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P<0.05);各添加组肠道大肠杆菌数量随养殖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各组之间在各时间段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注射嗜水气单胞菌96 h后,对照组的存活率为26.7%,低聚木糖添加组为78.3%~95.0%。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有降低大肠杆菌数量的趋势,并提高罗非鱼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添加600 mg/kg左右最合适。研究亮点:首次在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饲喂奥尼罗非鱼幼鱼,动态取样,采用细菌培养方法,测定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在养殖期间不同时段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组织切片技术,观察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肠道皱襞面积和肌层厚度的影响;并采用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感染试验,了解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抗病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以杂C-546为试材,采用10、20、40、80、160 mmol/L外源CaCl_2浸种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处理种子,比较分析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Pn、Fv/Fm、POD和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抑制玉米幼苗生长条件下,一定浓度CaCl_2(10~80 mmol/L)处理可降低玉米幼苗生长伤害程度。80 mmol/L CaCl_2浸种处理对玉米低温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与对照比较,发芽率提高8%,发芽势提高24.6%,发芽指数提高33.2,相对电导率降低51.8%,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76.3%,SOD活性增加35.7%。适宜浓度的CaCl_2在低温条件下可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降低低温对玉米幼苗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77.
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HAB-8的生物学特性及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技术鉴定HAB-8菌株,应用对峙法测定了抑菌效果,对其在不同营养条件的适应性、耐盐性等进行了测定,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抑菌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技术鉴定HAB-8为B.subtilis;HAB-8菌株在6种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在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别,直径从16.25~22.50 mm;HAB-8可在0~20%NaCl浓度的条件下生长;PDA平板对峙培养,发现HAB-8菌株,对芒果炭疽病菌等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有较大差异,平均抑制率为58.52%;光学显微镜观察,抑菌带边缘的菌丝,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形态变化,菌丝扭曲变形,中部或顶端膨大变粗;孢子变形等;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细菌与菌丝直接接触,引起菌丝及孢子的畸形。说明拮抗细菌可能除了通过分泌活性物质来进行拮抗之外,还可能通过直接作用来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78.
康有为以"我注纬书"的思路随意发挥纬书神话,重塑孔子"托古改制"的形象,为他发动启蒙运动和政治变革确立理论依据。就学理方面来讲,在科学昌明的时代,康有为还在利用纬书这种具有迷信性质的东西作为理论上的依据,致使其学术研究带上了非科学、非理性的神秘色彩,从而遭到学界的质疑;从政治方面来看,康有为利用纬书"神化孔子"所引发的学术争论,背后隐藏的是维新派与顽固派、改良派与革命派的政治斗争与分歧。可见,康有为"我注纬书",重塑孔子形象的努力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反而给思想启蒙和政治变革增添了阻力。  相似文献   
79.
对河南省某蛋鸡场病死鸡中分离的一株鸡源新城疫病毒(NDV)进行血凝性、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F基因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HA效价平均为1:128,HI效价为1:1024,MDT为55h。F基因测序表明:其编码区长度为1662bp,共编码553个氨基酸;F基因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117,具有典型的NDV强毒分子特征,表明该分离株为强毒株,将其命名为A/Chicken/China/zhoukou1/18(简称ZK1/18)。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株属于Ⅶ型,是引起河南省新城疫疫情的主导基因型。该疫情提示,属于基因II型的LaSota疫苗株不能完全抵御基因Ⅶ型野毒的侵袭,在鸡群抵抗力降低时,可造成鸡群感染发病,需要加强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马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zooepidemicus)新疆分离株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蛋白(SzM)基因的分子进化与变异情况,为该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本试验对新疆地区某马场采集的病马淋巴结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已发表的马源SzM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其SzM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将获得的SzM序列与GenBank中不同动物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得到了一株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将其命名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ZMSY15-1。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磺胺嘧啶钠耐药,对其他14种药物均敏感。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ZMSY15-1与国内外不同动物源分离株SzM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56.0%~70.0%。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可分为4个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ZMSY15-1与猪源分离株SzM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为59.9%,分别属于2个不同的群,其与美国马源分离株NH55426亲缘关系最近。本试验结果可丰富国内马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zM基因的信息数据,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的致病机制研究和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