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运用SWOT分析法对淮南市潘集区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淮南市潘集区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射阳县耕地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射阳县2006年耕地地力评价、1981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射阳县土壤肥力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6年射阳县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平均含量分别为14.0g/kg和14.9mg/kg,与1981年相比,极显著上升;2006年土壤pH为8.1,与1981年的8.5相比,下降了0.4;与1981年相比,脱盐土有返盐现象,中重盐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良;由于喜钾作物的大范围栽培,土壤速效钾含量极显著下降,从1981年的165.0mg/kg下降至2006年的154.7mg/kg。  相似文献   
23.
木质素是芳香性单体聚合后形成的天然高分子,对其进行高效绿色分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将1,4-丁二醇应用于棉秆木质素的分离,通过系统考察和试验优化,得到的最优条件是以80%的1,4-丁二醇为溶剂,按其体积与棉秆质量的比例12∶1(m L∶g)投料,以36%的硫酸为催化剂(用量为溶液体积的2.2%),在210℃下蒸煮3 h后,木质素的产率达到97.4%。对该溶剂的重复利用4次后,木质素的产率才开始明显下降,为木质素的高效绿色分离和棉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为揭示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休闲期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的蓄水保墒与增产增收效应,寻找适合渭北旱塬春玉米田水肥高效利用的耕作方式和施肥水平,于2013—2014年度在陕西省合阳县甘井镇春玉米田分别设置传统农户模式(翻耕+低肥,S1)、现有高效模式(免耕+高肥,S2)、创新高效模式(深松+平衡施肥,S3)等模式处理,研究各类耕作与施肥相结合保护性耕作模式下春玉米水分利用率、产量和经济效益差异。结果表明,创新模式S3和现有模式S2较农户模式S1播前增加了土壤贮水量;创新模式S3和现有模式S2处理在玉米主要生育期0~200 cm土层平均土壤贮水量分别比农户模式S1增加23.3 mm和18.1 mm,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2.3%和10%,产量增加11.1%、9.2%。创新模式和现有模式均较农户模式能够增加土壤贮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但创新模式蓄水保墒,增产增收优势明显,是适合渭北旱塬地区春玉米生产的水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制备转人表皮生长因子(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hEGF)基因红花植株,为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hEGF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植物偏好的双基因hEGF克隆至表达载体pOP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OP-hEGF-hEGF,采用冻融法将质粒pOP-hEGF-hEGF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通过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红花,采用PCR检测、Southern blot筛选转基因红花阳性植株。【结果】成功构建了植物特异表达载体pOP-hEGF-hEGF,通过转化红花子叶,共获得了30株转基因红花植株,其中3株鉴定为阳性,转化率为10%;对转化植株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从DNA水平检测结果可知,hEGF基因已整合进红花基因组中。【结论】获得了转hEGF基因的红花株系。  相似文献   
26.
研究小型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雾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科学使用小型植保无人机防控小麦病害提供指导。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调查各处理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评价供试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40 g/L氯氟醚·吡唑酯SC 180 g/hm2、19%啶氧·丙环唑SC 199.50 g/hm2和23%醚菌·氟环唑SC 103.50 g/hm2添加增效剂迈飞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效,防效分别为77.88%、74.23%和73.26%。42%苯菌酮SC 189.00 g/hm2、430 g/L戊唑醇悬浮剂SC 129.00 g/hm2、75%肟菌·戊唑醇WG 202.50 g/hm2和40%腈菌唑WP 120.00 g/hm2添加增效剂迈飞对小麦白粉病防效在60.90%~65.72%之间。7种药剂均可用于小型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为了减缓抗药性的产生,建议在生产上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27.
为评价海南霉素钠预混剂对鸡毒害艾美耳球虫的疗效,采用人工感染的方式,选用180只鸡健康雏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除不感染不给药组外,每组鸡均经嗉囊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2×10^4个。受试药物与对照药物均经混饲给药,海南霉素钠浓度为7.5mg/kg,莫能菌素浓度为100mg/kg,地克珠利浓度为1mg/kg,给药持续时间为10d,期间动物均自由采食。结果显示:海南霉素钠预混剂在防治爆发性球虫病时有良好效果,综合其对鸡人工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的临床症状(血便)、病变损害和卵囊的控制及增重等影响,海南霉素钠预混剂按推荐剂量7.5mg/kg连续使用10d,对鸡毒害艾美耳球虫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马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zooepidemicus)新疆分离株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蛋白(SzM)基因的分子进化与变异情况,为该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本试验对新疆地区某马场采集的病马淋巴结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已发表的马源SzM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其SzM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将获得的SzM序列与GenBank中不同动物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得到了一株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将其命名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ZMSY15-1。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磺胺嘧啶钠耐药,对其他14种药物均敏感。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ZMSY15-1与国内外不同动物源分离株SzM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56.0%~70.0%。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可分为4个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ZMSY15-1与猪源分离株SzM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为59.9%,分别属于2个不同的群,其与美国马源分离株NH55426亲缘关系最近。本试验结果可丰富国内马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zM基因的信息数据,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的致病机制研究和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通过从结构与意象两个方面对苏童的长篇新历史小说《碧奴》进行分析,探讨其叙事策略,发现它有着表层结构平衡而深层结构不平衡的特点,同时探讨"碧奴"这一人物形象和"泪水"这一意象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功用,进一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文本主题。  相似文献   
30.
通过分析一起蛋鸡痛风继发感染链球菌病的病例,阐明了这2种疾病混合感染时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探索了这2种病混合感染时应采取的诊断方法和综合防制措施等,为蛋鸡养殖可能发生的鸡痛风继发链球菌病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方法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