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23篇
  2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2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籽粒灌浆动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受精子房体积膨大和粒重2个方面研究两系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两优培九的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1)开花日序与受精子房体积膨大速度,饱满粒的充实度,单粒平均粒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2)两优培九的受精子房体积膨大速度和粒重增加速率均比汕优63慢,单粒平均粒重和充实度也比汕优63优。(3)施用粒肥,剪叶或疏花主要通过改变弱势粒的子房膨大速度来影响粒重的增加速率,粒重和充实度,施用粒肥和蔬花后两优培九的单粒平均粒粒重和充实度明显提高,而剪叶处理后效果相反。  相似文献   
52.
优质抗病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两优108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两优108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以培矮64S与籼稻品系宁恢10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10~12 t/hm2)、米质优(可达国家优质稻谷GB/T 17891-1999 2级标准)、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作一季中稻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3.
利用生理生化方法和电镜观察,对衰老过程中白条纹突变体6001剑叶光合特性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该突变体抽穗期和乳熟期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野生型6028低34.78%和3.00%,而完熟期高于野生型;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在抽穗期较低,但在衰老过程中,特别是衰老后期净光合速率的下降显著减缓;Ca2+-ATPase和Mg2+-ATPase酶的活性和光合磷酸化活性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在整个衰老过程中类囊体膜只有68kDa多肽组分发生了明显变化,68kDa多肽组分的含量变化可能是导致光合作用变化的原因之一;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衰老过程中突变体的叶绿体结构更为完整,叶绿体膜解体缓慢。突变体6001在衰老过程中光合性能衰老相对缓慢,表现出抗衰老特性。  相似文献   
54.
水稻亚种间杂种后代Pgi-1同工酶的异常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籼稻品种与粳稻品种或偏粳型广亲和性品种的杂交后代F2集团8个,分析了位于第3染色体上的Pgi-1同工酶的分离情况。其中4个F2集团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偏离正常的孟德尔分离比例,带粳稻标记基因Pgi-1的配子明显减少,只占总受精配子的41.4%±2.8%。而另4个F2集团则保持正常分离比例。分析结果表明, Pgi-1的异常分离与雌性育性无关,也不是由于花粉形态性败育而致,在第3染色体Pgi-1附近,存在一个独立于ga-2和ga-3的新的配子体基因,控制花粉的受精竞争。在该配子体基因位点上,一些粳稻品种或偏粳型广亲和性品种具有的等位基因可以消除籼粳交后代中由于受精竞争而导致的粳配子败育。  相似文献   
55.
在野外条件下,利用荧光动力学分析和生理生化研究技术,在灌浆期对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R2P及其原种R299功能叶的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系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R299相比,R2P的功能叶叶绿素含量高12.43%,净光合速率高26.86%;(2) R2P的PSⅡ具有更高光化学活性,有活性的反应中心数量多,热耗散的能量比例较少,光能吸收、传递和转化为电能效率较高;(3) R2P具有较强电能转化为活跃化学能能力,全电子链电子传递活性和光合磷酸化活性分别比R299高58.2%和48.1%;(4)暗反应关键酶方面,R2P的Rubisco初始活性较高,具有较高的PEPC和PPDK活性,差异显著;(5)与R299相比,R2P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分别高12%、15%、22%,O2生成速率和MDA含量分别低9%、22%.研究证明R2P在光反应和暗反应方面优势明显,抗氧化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56.
比较研究了夜间低温对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常规杂交稻汕优63光能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两优培九在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膜脂过氧化以及光谱特性上的变化没有汕优63明显,可见其对低温不是很敏感,抗冷性较强。低温下2个品种的光合功能及抗氧化功能都受到一定影响.但两优培九在光能转化上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57.
以两系杂交稻两优108为材料,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用量及配比对灌浆期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建立了三元二次肥料效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两优108灌浆期剑叶光合速率与氮、磷和钾用量呈曲线或直线相关,一定范围内施用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光合速率,效应大小为磷>氮>钾;磷的影响最显著,磷、钾肥对光合速率具有正效的互作效应;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N、P2O5和K2O的施用量分别为190.2~240.6 kg/hm2、50.8~83.6 kg/hm2和238.2~363.0 kg/hm2时,两优108剑叶光合速率能达到20.5 μmol/(m2·s).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灌浆结实中期短期低温弱光与土壤水分亏缺对叶绿素含量及籽粒的影响。结果表明,齐穗20d后的短期(4d)18℃低温弱光和一定程度的土壤水分胁迫(低限土水势-40kPa以上)并不会引起两优培九及对照品种汕优63和武运粳8号的叶片早衰;短期低温弱光会使两优培九谷粒充实率、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减低,但敏感程度低于汕优63和武运粳8号。在本试验范围内,土壤水分对3个品种的籽粒影响较小。常温常光照下较高的土壤水分对提高两优培九整精米率和降低垩白粒率有利,短期低温弱光处理下较低的土壤水分对降低垩白粒率有利。  相似文献   
59.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构成及其生态关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产量水平及其构成,揭示引发产量变异的主要构成因素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联性,应用2006和2007年中国南方稻区8个气候生态试验点的生育进程、茎蘖消长、籽粒灌浆、产量及其构成与同期气象数据,建立了产量与其构成因素、各构成因素与温光因子的统计关系。两优培九稻谷产量变幅为5~18 t/hm2。以每平方米总粒数引发产量变异的贡献率最高(60.5%),其次为结实率(32.9%)。扩增总粒数主要依赖每平方米穗数与每穗粒数的平衡增加。华南双季早稻生育中期的梅雨寡照对于每穗粒数、开花期持续高温对于结实率、长江中下游麦(油)茬稻生育前期高温对于穗数、乳熟期日照骤减对于结实率都有负面影响。云南河谷地区稻作期的适温、长日、强辐射,促成每平方米425穗、7.2万粒、结实率90%的产量结构,产量高达18.2 t/hm2。结实率累积动态呈左偏不对称的S形曲线。谷粒干物质积累呈Logistic曲线,拐点在花后8~14 d。穗数与本田营养生长期、每穗粒数与生育中期日照时数、结实率与后期日照时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开花期持续高温、乳熟期障碍型冷害和台风等气象灾害制约结实率的提高。每平方米总粒数是影响两优培九产量的主要因素,发挥其大穗优势、在有效分蘖临界期形成目标穗数的茎蘖数、构建足穗大穗群体,是进一步提高其产量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0.
栽培密度和施肥方法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选用早籼品种二九丰和浙辐802,晚粳品种秀水48和矮粳23,分别在1986年早季和晚季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稀植(比密植)和分次施氮(比一次施氮)有提高出糙率、精米率、整米率、米粒透明度的趋势,而施用钾肥有降低出糙率、精米率、整米率的趋势,而施用钾肥对米粒垩白度无明显影响。稀植降低米粒长度,分次施氮有增加米粒长度的趋势,施钾则对米粒长度无影响。密度对蛋白质含量影响因品种而异,分次施氮能明显提高蛋白质含量,施钾有降低蛋白质含量的趋势。各处理对支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胶稠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