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9篇
  1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2种提取椰子树RNA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椰子树组织中富含多糖和酚类化合物,为了获取高质量的RNA,笔者以椰子树叶片和根部为材料,比较分析CTAB法和SDS法提取RNA的效果。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椰子树组织的总RNA效果较好,能有效克服酚类物质和多糖对RNA提取的影响。经OD值检测和电泳检测,总RNA的28 S和18 S条带清晰可见,纯度较高,完整性好,无明显降解,以此RNA为模板进行RT-PCR反应,能获得特异条带,表明该RNA完全可以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操作。  相似文献   
72.
以22个黔西南州野生茶树单株春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其芽叶性状并测定一芽一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以期明确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春梢特征及品质特性,为黔西南州野生茶树的适制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合理开发利用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春梢芽叶光泽性、持嫩性较好,茸毛含量较高。各材料间生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茶多酚含量为19.88%~36.36%,均值为28.57%;游离氨基酸总量为0.84%~4.90%,均值为2.71%;咖啡碱含量为1.28%~4.45%。22个材料中,4号、11号、13号、15号、16号及18号材料适宜制作绿茶,5号、6号、7号及22号材料适宜制作红茶。  相似文献   
73.
通过分析石阡苔茶群体品种鲜叶和成品茶的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石阡苔茶群体品种鲜叶中,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和Vc的含量高于福鼎大白茶鲜叶,其中B样点鲜叶中咖啡碱、可溶性糖、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均高于A、C样点,A样点Vc含量最高达1.13%;成品茶茶多酚含量低于福鼎大白茶,而咖啡碱、水浸出物、Vc含量明显高于福鼎大白茶。说明作为贵州地方又一群体品种,石阡苔茶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对大学遗传学教学中有关三点测验与遗传图谱绘制方面的6个典型疑难问题进行了解答和分析,以加深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文心兰切花花被不同开放阶段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心兰茜种(Oncidium Gower Ramseg)‘黄金2号’鲜切花为实验材料,对其花被不同开放阶段花被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瓣与花萼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花发育和衰老过程中不断上升,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在花盛开前期上升至峰值,之后呈现下降趋势,而花瓣与花萼的蛋白酶活性在花发育初期缓慢升高,分别在盛开前期和半开放期达到最大值,之后急剧下降。本研究揭示了3种酶活性在文心兰切花不同开放阶段的变化模式,不仅可以用来阐述文心兰切花的衰老机理,还可为延长文心兰切花寿命的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文心兰切花不同开放阶段花被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文心兰切花不同开放阶段花瓣和花萼(统称花被)中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瓣中的细胞质膜透性在花发育前期增加较缓慢,盛开前期到盛开期则急剧增加,从衰老初期到衰老期又再次升高;花萼的细胞质膜透性在花发育前期呈现下降趋势,盛开期之后持续升高。花瓣和花萼中的MDA含量在花发育前期各有起伏,但花瓣的MDA含量在衰老初期之后急剧升高,而在花萼中MDA的含量在衰老初期之后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花瓣和花萼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相同,都是在前期缓慢增加,盛开前期到衰老期缓慢下降。花瓣中可溶性蛋白总体呈下降趋势,而花萼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持续上升。花瓣和花萼氨基酸含量从盛开期到衰老期逐渐降低,脯氨酸含量也自盛开期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7.
文心兰(Oncidinm)又称舞女兰、瘤瓣兰,是兰科文心兰属的总称,该属植物全世界的原生种多达750种。海南种植文心兰的经济栽培品种多为切花类,以Onc.Gower Ramsey(俗称"南西")系统为主。这是目前全世界主要的切花品种,为Onc.Goldiana×Onc.Guiena Gold的交配后代。该花花色鲜黄,作为高档切  相似文献   
7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春梢一芽二叶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4个古茶树优系矢车菊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古茶树矢车菊素含量最合适的流动相A为超纯水,流动相B为乙腈,体积比为1:9。古茶4号的矢车菊素含量最高,而古茶2号矢车菊素含量较低,且均显著高于或低于对照福鼎大白茶。  相似文献   
79.
【目的】为了研究桃树花芽越冬过程中细胞内含物变化与花芽休眠的关系。【方法】以‘中华寿桃’(Prunus persica L.var.densa Makino cv.Zhonghuashoutao)为试材,分析比较越冬过程中8个时期花芽休眠状态和细胞内含物变化。【结果】‘中华寿桃’花芽在内休眠期间SOD活性呈现逐渐上升,随着内休眠解除,活性降低;POD活性在内休眠阶段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内休眠解除过程中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内休眠维持和解除过程中,CAT活性逐渐降低,而Vc出现几次较大的波动;内休眠阶段H_2O_2含量和产生速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内休眠解除过程中维持相对平稳的状态;内休眠期间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增加,而总氨基酸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内休眠解除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总氨基酸含量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越冬休眠期间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中华寿桃’花芽可能在感受低温反应后,抗氧化代谢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细胞内含物发生变化,可能对其内休眠维持和解除产生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0.
克隆了橡胶树HbHMGS1基因上游长1 656 bp的启动子序列及其一系列5′缺失片段,并利用PlantCARE启动子预测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同时,以GUS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构建植物缺失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烟草和拟南芥,并对GUS蛋白的表达活性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动子能够在烟草叶片和T2代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幼苗时期及成熟期不同组织器官中驱动下游GUS基因的表达,且叶片染色呈现明显的蓝色。将包含有HbHMGS1启动子的转基因拟南芥苗进行光周期处理发现,GUS蛋白活性在光照96 h处理时瞬间增大到处理72 h时的3.2倍,黑暗条件下处理72,96 h后叶片GUS活性也显著增加,分别是处理48 h时GUS活性的1.38和2.13倍。通过定量检测HbHMGS1启动子及其各缺失启动子响应热击及干旱处理的GUS蛋白活性发现,-699到起始密码子-1处的699 bp序列可能是主要的热击响应区域;干旱响应区域则主要位于-213到起始密码子-1处的213 bp序列中。结果表明,HbHMGS1启动子在调控HbHMGS1基因响应光照、热击及干旱诱导表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