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园艺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萝卜抽薹基因连锁的AFLP和SCAR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结合BSA法,对萝卜抽薹基因相连锁的AFLP分子标记进行研究,获得两个与萝卜耐抽薹基因相连锁的AFLP标记,遗传距离分别为14.6 cM和9.1 cM.序列测定和Blast分析表明,标记ACG-CAG(123 bp)与拟南芥中锌指蛋白3(zinc finger protein 3,ZFP3)的cDNA同源性为89%,期望值为6e-23;标记ACT-CTG(175 bp)与拟南芥中的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AtRE1基因的同源性为83%,期望值为4e-42.并将其中一个标记转化为简单易行的SCAR标记,遗传距离为7.5 cM.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以萝卜品种‘鲁萝卜4号’为材料,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其肉质根在生长发育过程的5个时间点和春秋两季所含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肉质根所含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异硫氰酸酯类、醇类、醛类、烷烯烃类、酮类、醚类和酯类,以异硫氰酸酯类、醇类、醛类和醚类物质为主,其中4-甲硫基-3-丁烯异硫氰酸酯含量最高;醇类物质含量在肉质根不同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上下波动,异硫氰酸酯类、醇类、醛类物质含量均为先上升后下降; 4-甲硫基-3-丁烯异硫氰酸酯是春秋两季萝卜中含量差异最大的风味物质,其在春季含量为34. 929μg/g,是秋季含量的3. 9倍。  相似文献   
23.
为更好地预防春大白菜生产中的抽薹现象,提高春大白菜生产水平,本研究选用23个适宜不同季节栽培的大白菜品种,利用电子数据采集记录仪研究了春季气温、地温变化特点及其对春季大白菜抽薹的影响,并比较了人工春化大白菜种子和田间直播两种方法鉴定大白菜耐抽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实测的24 h最低、最高温度与天气预报存在较大差异,增大了田间管理的难度。根据田间实测温度及其变化特点将春季气温、地温分成3个时间段,并根据其特点相应地提出了春大白菜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EcoRⅠ/TruⅠ与EcoRⅠ/MseⅠ两个双酶切组合的比较,证明在AFLP标记体系中,完全可以用内切酶TruⅠ替代昂贵的内切酶MseⅠ。EcoRⅠ与TruⅠ可同时加入,在不同温度下分段进行酶切:37℃酶切4 h,然后65℃酶切2 h,可达到分步酶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水果萝卜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蔬菜品种之一,它品种多样,主要有绿皮绿肉、绿皮红肉、紫皮紫肉、白皮白肉四大系列。水果萝卜以其栽培面积较小、商品价值高而拥有不可替代的市场,可因地制宜的进行引(试)种和推广。  相似文献   
26.
萝卜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试材,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叶片、花和花蕾中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超氧阴离子以及SOD、POD、CAT的活性。结果表明,盛花期花蕾和花朵中,不育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均低于保持系,丙二醛和超氧阴离子含量高于保持系,SOD、POD和CAT酶活性变化与萝卜的雄性不育相关。  相似文献   
27.
为了建立萝卜组培过程中种子消毒及培养的简单有效方法,以萝卜种子为试材,采用L16(43)正交设计,开展了植物组培抗菌剂PPM浸泡浓度(1.0%、1.5%、2.0%和3.0%)、浸泡时间(0.0、0.5、2.0和4.0 h)及培养基中PPM浓度(0.0、0.1%、0.3%和0.6%)对萝卜种子消毒效果及无菌苗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PPM浸泡浓度对污染率有显著影响,对发芽率、根长、株高和下胚轴长的影响不显著;PPM浸泡时间对发芽率、污染率、根长、株高和下胚轴长均有显著影响;培养基中PPM浓度对污染率、根长、株高和下胚轴长具有显著影响,对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主次效应分析表明,培养基中PPM浓度是影响污染率、根长、株高和下胚轴长的最主要因素,PPM浸泡时间影响次之,PPM浸泡浓度影响最小,最优组合A2B3C2可使发芽率达到96.67%,污染率为2.22%,根长为7.00 cm,株高为8.60 cm,下胚轴长为0.73 cm。探索开发了一套操作简便、无需冲洗的萝卜种子消毒方法以及高发芽率、低污染率的无菌苗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8.
采用侧枝扦插法,可使耐抽薹萝卜移栽苗成活率较高,根系比较发达,植株较健壮,培育出的后代遗传性稳定,解决了耐抽薹萝卜留种过程中由于植株腐烂导致萝卜种质丢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与大白菜TuMV抗病基因TuRBCS0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大大加快育种进程,然而由于大白菜抗病毒病遗传规律的复杂性,目前所定位的基因和筛选的连锁标记远不能满足育种需要,为了更好地对抗病毒病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pekinensis)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本研究筛选了与大白菜抗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抗性基因TuRBCS0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在对该基因进行定位的基础上,利用回交1代(backcross1,BC1)分离群体,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BSA)、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和序列特异引物(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SP)标记技术,筛选与该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对13对SSP引物和16对SSR引物的分析表明,有8对引物在两亲本间表现多态性,有5对引物扩增出的标记与基因TuRBCS01紧密连锁或共分离,分别为mBr4072、Bra025493-1、Bra025493-2、Bra025467-4和Bra025467-5.筛选出与大白菜TuMV抗性基因TuRBCS0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2个,分别为SAAS_mBr4072_240 (1.5 cM)和Bra025493-1(1.0 cM),另有3个标记与基因TuRBCS01共分离,分别为SAAS—Bra025493-2_749、SAAS_ Bra025467-4—780和SAAS—Bra025467-5_ 956.上述标记丰富了大白菜抗TuMV分子标记的数量和种类,有望用于大白菜抗病毒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30.
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萝卜SSR—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Taq酶、Mg^2+、模板DNA、dNTP、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获得了最佳反应体系,即20山反应体系中含有0.10mmol/LdNTP,3.0mmol/LMg^2+,50ng模板,0.500μmol/L引物,1.0UTaq酶。使用优化的反应体系,扩增条带清晰,可满足不同引物组合和萝卜材料的要求。此研究为今后利用SSR技术对萝卜种质资源进行分类、构建遗传图谱和基因定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