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5 毫秒
71.
72.
植物生理学是农业院校植物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植物类专业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植物生理学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农业专业化人才,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阐述了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若干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试验利用保鲜纸,薰蒸剂,保鲜液等对苹果梨贮藏效果和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保鲜纸效果最佳,其次为蒸剂。保鲜纸效果率达100%,褐变率为0;薰蒸剂的好果率达99%;褐变率为0。  相似文献   
74.
<正>"天正红珠"是从日本引进的樱桃番茄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植株无限生长,生长势强。叶片较小,叶色浓绿,叶裂深。第1花序着生于7~8节,以后每隔3片叶着生一个花序。花序大、复穗状,坐果好,适当疏花疏果,平均每花序留30个果左右。果实圆形,成熟后红色,平均单果重12克左右。果皮薄,果味  相似文献   
75.
H2O2与葡萄VvIPK2基因表达及其低温胁迫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希东  侯丽霞  刘新  卢江 《园艺学报》2011,38(6):1052-1062
 以葡萄砧木品种‘F-242’试管苗为材料,克隆了葡萄(Vitis L.)的多磷酸肌醇激酶(inositol polyphosphate kinase,IPK2)基因VvIPK2,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定量PCR和植物生理学技术,结合药理学实验探究了H2O2在葡萄响应低温胁迫中的作用及其与VvIPK2的关系。结果表明,克隆的VvIPK2其推导的翻译产物(VvIPK2)与数据库中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一致;与栽培亚麻和拟南芥多磷酸肌醇激酶高度同源。在低温胁迫下,叶片VvIPK2表达与H2O2水平均明显升高;外源H2O2能提高VvIPK2表达水平,而H2O2清除剂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降低VvIPK2表达水平。外施一定浓度的H2O2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上调Cu/Zn SOD基因表达,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但IPK2抑制剂LY-294002对内源H2O2却无明显影响;LY-294002和AsA均能降低SOD活性,下调Cu/Zn SOD基因表达,提高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推测H2O2调节VvIPK2的表达,参与葡萄响应低温胁迫过程。  相似文献   
76.
以对霜霉病不同抗性的葡萄品种左优红和霞多丽为材料,利用分子生物学和植物生理学试验手段,结合药理学试验,探讨葡萄在应答霜霉病过程中葡萄多磷酸肌醇激酶基因(VvIPK2)和H2O2的作用机制。接种霜霉病菌后15 h葡萄叶片VvIPK2表达量是正常水平的12倍,接种后3 hH2O2含量达最大值,同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升高;多磷酸肌醇激酶(IPK2)抑制剂、外源H2O2及H2O2清除剂均能改变霜霉病菌所引起的抗性葡萄品种左优红叶片PAL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同时可以影响不同抗性品种叶片的感病情况;IPK2抑制剂对葡萄霜霉病菌引起的H2O2水平变化没有影响;清除H2O2可减弱葡萄霜霉病菌对VvIPK2表达量的诱导效应。研究表明H2O2位于IPK2的上游,通过调控PAL和几丁质酶活性参与葡萄应答霜霉病过程。  相似文献   
77.
振荡授粉器在保护地樱桃番茄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樱桃番茄花期设计植物生长调节剂点花、番茄振荡授粉器授粉、自然授粉(CK)3种处理,比较不同授粉方式对樱桃番茄坐果率、产量、品质、商品性等综合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授粉器处理植株坐果率、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自然授粉高7.7%、29.1%、4.1%,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差异不显著;落果率最低;商品果率较自然授粉高5.6%;两种处理方法的单果重均比自然授粉低,其中振荡授粉器处理仅低3.1%;振荡授粉器处理果实果色亮、熟性早,较植物生长调节剂点花节省一半左右的用工时间。  相似文献   
78.
1我国甜瓜嫁接种苗产业现状 轮作障碍是限制甜瓜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嫁接是目前经济、快捷、有效降低土壤病虫为害的一项技术.在我国,嫁接技术在甜瓜上应用较少.据2011年10月蔬菜嫁接国际会议交流资料统计,我国甜瓜嫁接苗使用量(嫁接面积)约28 554 hm2,嫁接栽培比率仅占5%左右,集中在辽宁、河北、山东等地,多在保护地薄皮及介于厚皮、薄皮中间类型甜瓜栽培上应用,露地甜瓜、厚皮甜瓜嫁接栽培上应用很少,仅河北献县有伊丽莎白类型甜瓜小规模嫁接栽培,山东省海阳地区有小面积网纹甜瓜嫁接栽培.因此,我国甜瓜嫁接栽培还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79.
温室黄瓜生产中嫁接苗利用率达到95%,主要以农户自育为主,育苗成本上升成为制约工厂化育苗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大力推广顶插接法替代传统的靠接法,可以提高嫁接效率、嫁接苗质量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80.
茄子嫁接技术不仅有效克服黄萎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还能提高茄子的品质和产量,但嫁接苗生产周期长、育苗成本高也制约了茄子嫁接苗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