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乌龙茶是我省特有的优势茶类,1998年全省栽培面积57.8万亩,产量4.58万吨,出口创汇1390万美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1.3%、38.5%、37.5%。随着消费群体的改变、市场的拓展,近年来乌龙茶在国内外市场销售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高档优质乌龙茶更是供不应求。因此,如何尽快选育一批高产优质高效乌龙茶新品种,对于加速我省茶叶品种结构调整,全面保持我省茶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
23.
朝阳是崇庆批把茶的有性后代,经过单株观察鉴定、适制性试验、比较试验、区域试验与生产示范而育成的一个乌龙茶新品种.产量高,香气浓,品质优,早生,抗性较强,适应性较广,适宜在粤、闽北乌龙茶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分析了伏季休茶留养技术对福云10号绿茶品种春梢萌芽期、发芽密度、1芽1叶百芽重、净光合速率、鲜叶产量和制茶品质等主要增效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伏季适当休茶留养可使福云10号春茶萌发提早4~6d,春茶发芽密度极显著低于对照,春茶1芽1叶百芽重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提高3.51%~26.19%,小区春茶鲜叶产量提高26.62...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福建省夏暑绿茶、乌龙茶生产和效益情况,提出伏季休茶概念、意义和夏暑季茶的采养、修剪调控技术及茶园肥培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6.
茶树杂交种金观音、黄观音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配铁观音(♀)与黄金桂(♂)杂交,从F1中分离单株,经20多年的观察筛选、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育成综合性状优异的杂交种金观音(又名茗科1号)、黄观音.两个杂交种适制鸟龙茶与绿茶.黄观音亦适制红茶、白茶,适制性广.保持铁观音或融有双亲的优异品质性状.花香高,品质优异,超过黄金桂.香气与制优率均比铁观音高.金观音、黄观音超亲优势强,产量高,比双亲平均增产20%至60%以上,扦插繁殖力、抗性与适应性强,明显超过双亲.开采期与黄金桂同期,分别比铁观音提早13d与10d左右,早生种.全国区试平均品质得分比福建水仙(89.8分)分别高5.1分与3.9分.平均产量比福鼎大白茶分别增47.1%与35.8%.抗性分别评5分与4~5分.性状优良且稳定,适宜在江南、华南及福鼎大白茶适栽的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27.
在安溪县茶科所茶园开展铁观音伏季休茶试验。结果表明:采制春、暑、秋茶,留养夏茶的处理方式,秋茶采摘面平整、成熟期一致,秋茶产量、品质较佳,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8.
福建省茶业品牌化经营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福建茶业发展已从产品经营转向品牌经营,品牌助推产业发展效应显著.但与此同时,受制于多种因素困扰,福建品牌茶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总结福建品牌荼业发展成效基础上对福建茶业品牌化发展问题展开分析,并籍此提出福建品牌荼业升级策略,以为福建茶业市场化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9.
福建有机茶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福建是我国茶叶主产区,产茶历史悠久。目前,全省茶同面积约13万hm^2,总产量13.09万t,出口茶叶2.3万t,创汇7000多万美元,分别居全国的第三、第一和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和茶叶企业的重视,目前,已获得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TRDC)和欧盟(法国)ECOCERT、BCS等机构认证的企业有建阳市莒口镇茶埠茶场、宁德市仙山茶厂、福鼎市品品香茶厂、福鼎市天湖茶业有限公司,武夷山市大坑口岩茶厂、  相似文献   
30.
优质高效的茶叶施肥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茶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一部分是茶园土壤本身所含有,一部分靠施肥来保证其需要,但土壤本身养分的含量是很低的,加之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原有的淋失、挥发损失很多,远不能满足栽培茶树的营养需求,必须靠施肥来补充,且一些土壤本身缺乏某些元素,更需要通过施肥来获得.因此合理的施肥是茶树获得高产优质的一项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